玩转汉字,玩出快乐,玩出智慧

2018-08-08 10:23丁莉
教育界·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开放识字教学主体

丁莉

【摘要】“科学认读”是以脑科学为理论指导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出发,诱导儿童主动识字。教师在了解学生识字基础的起点及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更适合的学习生字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科学认读;主体;开放;潜能识字;识字教学

汉字的运用从古至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识字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汉字本身的规律特点,举一反三,学会识字,爱好识字。语文课标指出:小学阶段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以上。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遗忘。

而新课标对儿童自主阅读已有新的要求,希望一二年级就能让孩子认识2500个以上的汉字,并通过对汉字的识记掌握来促进孩子较早进行自主阅读,再通过阅读时间的保证和阅读量的增加,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于此,笔者所教班级参加了本区“科学认读”活动的实验教学。“科学认读”活动的实验宗旨是基于脑科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汉字,以生活为背景学习汉字,将识字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学力。它紧紧扣住汉字文化特性和儿童学习汉语言的特点,将汉字的趣味性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关注、寻找生活中的汉字,从而实现自主阅读。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让学生成为识字活动的主角

新课标要求:低年段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科学认读”课题的方案设定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它所强调的“主体、开放、潜能”都强调以主体为出发点,都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识字活动课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1.自主搜集材料

识字剪贴本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主选择识字内容、制作剪贴本的过程中,提高识字的兴趣,发展学习汉字的主动性。孩子们的剪贴本中藏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多彩世界:“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奥特曼”“可口可乐”“统一冰红茶”“薯愿”,他们把爱吃的零食、饮料的包装纸剪贴下来,把喜欢的卡通明星收集起来,从而轻松地认识了这些汉字。因此,动手制作识字剪贴本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

2.自主交流新知

每次布置完下节识字课的主题,学生都会在课外收集大量的资料。既然孩子们热情高涨地去收集,就要给他们展示的舞台,否则孩子们就会失去搜集的兴趣,也就大大降低了学生搜集资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识字课上,笔者都会给学生主动展示自我的机会。若能充分利用好小组交流来自主识字,学生的主体性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3.自主创作拓展

每次上完识字活动课,学生们都意犹未尽。笔者就会充分调动学生们的高涨的热情,让他们动手自主整理搜集的资料,再进行自主创作。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合作,制作墙报或者展板,展示在教室墙外。上完《我的家乡》一课,孩子们把搜集來的景区介绍布置成了一张旅游地图,这引来不少其他班级的学生前来观看,孩子们别提有多得意了!

二、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识字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应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可见,语文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科学认读”识字活动课就是要以生活为课堂,走开放的识字教学之路。

1.让家庭生活成为识字的温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这就可以看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每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便开始了学习,从认识父母、了解环境到学会说话、学习认字,都体现出了人的学习。家庭生活中有意识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认识汉字。可能你不经意地在诱人的零食包装袋上随意指点,孩子就在无意中认识了汉字。可能你在电视屏幕前信口一言,孩子就对汉字产生了兴趣。正是因为父母在家庭中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认识了汉字。

2.让校园生活成为识字的乐园

校外环境和班级活动可以成为孩子们识字的乐园。美丽的校园环境就是很好的识字教材:学校名称、班级、每个专属教室的标志和名称、楼梯走廊的宣传标语以及滚动电子屏上的信息等,这些都成了孩子们自主识字的资源。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度过每天的学习生活,我们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精心地去打造班级小环境,并带着孩子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这可以为孩子们学习汉字服务,让班级也能成为一个识字的乐园。笔者在班级中开辟了“图书角”“我是小明星”“植物园”,每个标题都贴在醒目的位置。笔者在班级中还开展了每周一诗的活动,每周会在黑板上写一首没有学过的古诗,课间,孩子能认一认,读一读,日积月累,孩子们也增加了不少的识字量。

3.让社会生活成为识字的天地

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有着太多的学问了,一句句广告语,一个个商店名称,一块块路牌,一个个景点,只要你是个有心人,把它们当成识字课本,孩子可能会学得更加起劲。社会在发展,每天的新闻报道,突发的重大事件以及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同样也是孩子们识字的来源。“青奥会”“马航客机失联”等新闻孩子们也同样关心,以此为识字的契机,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孩子们发现报纸上、网络上的新闻能看懂,读通时,可想而知,他们的识字热情肯定会空前高涨。

三、让学生在识字中发展潜能

“识字开智”,就是说多识字能增长人的智慧。“科学认读”的研究不仅仅是关注孩子的识字量是否提升,能否进行自主阅读,最重要的还是看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是否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对儿童以后的成长和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儿童注意力

根据儿童的智力特点,采用科学的认读方式,如游戏识字等就是充分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汉字。与此同时,儿童在游戏学习中,必然会集中注意力,调动全身的心智,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通过识字,好多浮躁的孩子逐渐变得能集中注意力了,能静下心来思考和学习了。

2.有助于增强儿童记忆力

记忆力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最主要的基础功能之一,也是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志之一。“潜能识字”利用了歌诀记忆法,使杂乱无章的刺激信息促使大脑多个区域工作,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记忆状态下牢记歌诀,不断地提高记忆能力。

3.有助于增强思维力和想象力

“潜能识字”在引导儿童识字的过程中,除了对字形结构加以思考,想象,悟出规律,还通过视觉语言理解词句,这恰好符合目前语文识字建構心理中“在字词认知过程中,有一个对字形视觉信息的整合阶段和产生字义的认知阶段,并且这两个阶段是历时的”的理论。可见,“潜能识字”做到了。在识字教学中,从字义具体的字到字义抽象的字的逐渐过渡,达到了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要求。

在识字活动课中,教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后,便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编首儿歌,编个字谜等。学生们在兴趣的激发下,便会调动全身心智,根据字形规律,对已有信息进行编码、整合、联想等,从而发展了儿童的想象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部“科学认读”——“主体、开放、潜能识字”实验课题下的识字教学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开放的识字途径,增强了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提升了学生的学力,让我们的低年级识字教学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科学教育·科学认读”课题组编. 潜能识字[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

[3] 刘伟.语文识字教学科学方法建构的心理学依据[J].课程·教材·教法,2000(12).

[4] 唐孝威,杜继曾,陈学群,魏尔清,徐琴美,秦丽娟.脑科学导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 姚本先.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开放识字教学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