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激活课堂

2018-08-08 10:23韩卫萍
教育界·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主观题考点选择题

韩卫萍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我们把“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步骤。1.课前:预习考点,自主学习。 2.课中:任务引领,合作探究。 3.课后:背写练结合,巩固成果。 4.课外:“时间”游戏,激发兴趣。实践表明,“任务驱动型”历史小高考复习课模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高考复习

为了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实施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和目前小高考形势与要求,我们高二历史备课组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及不断调整优化,形成了任务驱动型历史小高考复习课模式,复习课的基本操作步骤如下。

一、课前:预习考点,自主学习

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是实现有效和高效课堂的前提。目前高二文化课科目高达九门,特别是语数外三科的作业较多,所以,历史课前预习的任务预设原则是少而精。因此,我们通常设定两个任务:一是填写考点,二是10道选择题。

二、课中:任务引领,合作探究

任务一:读写考点,温故知新。用时8分钟

自主学习:利用小预备的2分钟时间,由课代表带领全班同学读上节所学的考点知识。

成果展示:请两位同学上黑板默写上节课的重要考点。其余学生在默写本上完成任务。

评价总结:采取学生“找茬”与老师总结打分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做法是由学生找出默写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补充、完善,然后教师总结并打分。评分标准为:默写全对5分,错一处扣1分,“找茬”者纠错一处加1分。

任务二:梳理考点,构建体系。用时12分钟

自主学习:学生对本课考点逐一梳理,弄清各个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形成共识,构建出本课的知识框架。

成果展示:请一个小组的代表上台,画出本课的知识树。

评价总结:其他小组点评,为知识树“修剪”或者“添枝加叶”,教师总结打分。评分标准与任务一相同。

任务三:辨析疑点,突破难点。设定5道判断题,用时5分钟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判断对错,纠正错误。

评价总结:老师总结打分,每题1分。教师对学生的疑难点加以解析,并进行变式训练。

任务四:合作探究,灵活运用。以选择题和材料题进行对点训练,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用时10分钟

自主学习:10道选择题课前预习时间完成,课内小组讨论其中有疑难的题目。1道主观题在每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统一认识,形成书面答案。

成果展示:由小组代表公布选择题答案。根据主观题的设问数,分别请几个小组板书答案,每组解答一个小问。

评价总结:选择题每题0.5分,满分5分。主观题每小题分值依据问题设置而定,满分10分。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错误率高的习题,侧重从审题方法、解题思路上引导启发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同时教师要注意答题的规范化训练。如:书写工整,表达准确,使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晰,序号化,层次化等。

任务五:熟读考点,强化记忆。用时10分钟

自主学习:学生找出考点关键词或核心内容,强化记忆。例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可找出四个关键词: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责任内阁。记住这16个字只需1分钟轻松搞定,事半功倍。

成果检验:传统做法是教师随机提问同学,如此检查范围有限又浪费时间。现在我们采用小组互查方式,具体做法是:由每组小组长负责提问,第一组问第二组,第二组问第三组,以此类推。各组同时进行,每个小组长只需提问四个同学,这样全班绝大部分学生的背诵情况都可以检查一遍,效率明显提高。经反馈大多数学生认为此种办法新鲜有趣,特别是对于学习自觉性较差,心怀侥幸爱偷懒的同学更是一个有效的制约。

小组提问计分方法:每人背一个考点,对的得1分,不会的扣1分,4人相加为小组总得分。

三、课后:背写练结合,巩固成果

背:利用夕诵时间,熟背考点,巩固当天所学内容。

写:教师结合历年小高考考情,划出本课重要考点,布置学生抄写。

练:教师精心选题,组成15道选择题的小练习,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根据多年教学实际情况所得数据来看,第一, 35道客观题中绝大多数都是中等或简单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第二,优生想冲A,就要保证客观题不失分,35道客观题如果错2道以上,夺A希望就很小了。第三,数据显示中等及以下的学生,30分的主观题平均只能拿到十几甚至几分。所以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要想确保过C,关键是提高客观题的正确率。如此来说,背考点、抄重点、客观题专项训练正是符合考情与学情的对症之药。

四、课外:“时间”游戏,激发兴趣

通过对历年小高考题的研究和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我发现大部分选择题都可以用时间定位法来解答,且正确率极高。我想只要学生把考点的时间记牢,那么提高客观题的得分率就会轻而易举。鉴于此,我们備课组成员精心整理出360个考点时间题,安排学生利用课余边角时间熟记。之后,在全年级举办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擂台赛。分个人赛和团体赛两项,赛制借鉴了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的规则。此活动,寓学于乐,学生们热情高涨,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大增,效果显著。

我们高二备课组的全体老师,利用平时及每周集体备课时间,积极思考努力钻研,对任务单的编制、任务的设计、自主学习及成果的展示方法、学习评价方法和评分标准等,应注意的问题深入探讨,并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对其不断调整优化,形成了“任务驱动型”历史小高考复习课模式。一学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它使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学会”转向“会学”。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能力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至于该模式的最终成效如何,我想三月的小高考会给我们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D].北京师范大学,1998.

[2]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中的误区及浅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0)

[3]钟启泉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主观题考点选择题
浅谈“立体几何主观题”的复习备考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