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家校融合,提升教育合力

2018-08-08 10:23朱亚飞
教育界·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育合力家校互动

朱亚飞

【摘要】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沟通配合、共同促进提高。学校要努力促进家校融合,在教育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尽量提升学校的教育合力。要促进家校结合,统一教育理念;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管理;构建联系网络,促进家校互动;搭建亲子平台,升华亲子关系。只有学校和家庭携手,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完美融合,形成并提升教育合力,真正做到家校合一,携手育人,促使民族素质的普遍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家校融合;家校互动;家校合一;教育合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若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微、复杂的任务。”可见,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沟通配合、共同促进提高。但事实上现在两种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全部交给了学校,认为孩子上了学就应由学校负起全部的教育责任,而家长则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造成了孩子教育单一化的问题;而有一部分家长则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有时教育方式和方法又不能与学校保持一致,导致孩子有了困惑,不知到底该听谁的。所以我们要协调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努力促进家校融合,在教育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尽量提升学校的教育合力。

一、办好家长学校,统一教育理念

要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与学校教育工作者从各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同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力,两者之间合作同盟。

1.上好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

国家现在每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都给全国学生上一节开学第一课,可见其重要性,家长学校同样如此。在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家长学校的第一课也就开始了。开学第一课,就是要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思想、教育观念告诉给家长,提高他们的认识,让家长看到教师、学校育人的诚意。同时聘请一些有多年丰富家庭教育经验的专家给所有新生家长做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从而提高新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识,统一家长的教育理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家校齐心协力把孩子教育成一代新人。

2.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学校活动

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家长教育同样如此。除上好开学第一课外,还要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学校活动,可以是聘请名师专家做家庭教育讲座,可以是学校老师介绍先进教育理念,可以是有经验的班主任讲家校合作的方法,也可以是教子有方的家长介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学校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指导,要指导家长们怎样有针对性、有效地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比如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做个实实在在的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何配合和帮助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等等。

3.每月一次家教经典文章推荐

家长毕竟一般都不是教育工作者,许多人缺少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学校德育处负责家长学校的老师每月向班主任推薦一篇优秀的育子文章,再由各班班主任推荐给各班家长,家长们读后也可以在群里和老师、家长们共同讨论,交流感受,这也是家长学校的一部分。这些经典文章拓宽了家长们的教育视角,提升了家长们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每位家长的育子水平。

二、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管理

要提高家长搞好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只提高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把家长请进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

1.分级建立家委会

家委会是增进家校情感的纽带,是加强家校联系的桥梁,在学校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家委会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分级建立了学校和班级家委会,帮助进行管理。家委会是在家长推选和学校综合平衡基础上产生的。

学校在制订一些重大举措及活动、学校工作计划时,都会主动征求家委会的同意,同时及时向家委会传达最新的教育方针政策等。在学校一些重要活动时,也会邀请家委会成员参加,比如学校的朗诵比赛邀请家委会成员做评委等。家委会成员也会为班级和学校的工作献言献策,协调学校、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促进家校合力。

2.开放信息通道

学校通过校园网站、班级博客、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多个网络平台,及时把校园大事发布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学校还通过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师德调查问卷等,全面了解家长对学校和老师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及时调整工作方向,解决教育漏洞和问题。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每学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可以随意走进课堂听课,课间可与孩子一起活动,也可帮老师管理班级,家长在这一天的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也看到了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在学校生活中的表现,同时也对老师有一个监督约束的作用,还能发现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构建联系网络,促进家校互动

构建家校联系网络,是家校互相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

1.家访电访信访相结合

家长与老师的互访,是家长与老师沟通的理想方式。现在手机已经普及,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采取电话访问、QQ、微信聊天的方法。老师要本着“期中期末常规访,先进后进针对访,突发事件马上访”的家访原则,本着关心、爱护学生的教育思想,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有策略地指出缺点,共同研讨改进的方式方法。切忌不宜语言过激,要让家长能接受,肯接受,易接受,这样才能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对于个别特殊情况的学生,最好能走进学生家庭进行家访,深入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多种沟通方式,提高沟通频率,增强教育合力。

2.用好各类班级群

现在是网络信息化时代,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班级的QQ群、微信群,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不能将QQ群、微信群仅仅作为发布家庭作业和通知公告的平台,应是老师与全体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比如在班级教育过程中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对某些好的同学需要进行表扬,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点,最近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学校的一些学习图片、视频,学校的一些通知、好书推荐等等,都可借助这一平台进行。

3.适时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应适时召开家长会,让老师与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召开家长会时,除老师汇报孩子在校的教育学习情况外,还可举办作业展览,汇报演出,科技成果展示,也可让优秀孩子和家长做经验交流。家长会的召开能使家长迅速了解到整个班级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也可以单独与老师沟通,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表现,找出不足,加以教育,使家长能真实感知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开好家长会既加强了家校联系,又为学校教育增添了活力。

四、搭建亲子平台,升华亲子关系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肓。”这个“好的关系”不是溺爱而是尊重,不是依赖而是信赖,不是包办一切而是独立与合作。

1.亲子共读

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更为良好的读书环境,从一年级开始即开展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活动。学校和老师根据计划推荐一些经典篇目进行亲子共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同一本书,互相说说读书体会,帮助孩子逐渐喜欢上阅读并学会独立阅读。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加强了亲子关系。

2.亲子文体活动

学校在每年的趣味运动会上均设立亲子项目,如小脚踩大脚、家庭接力等,在每年的艺术节上也有亲子演出和亲子书画表演。父母和孩子齐上阵,在你追我赶、相互配合中达到心有灵犀的亲子效果。在相互理解,谦让,信任的过程中稳固亲子关系。

3.优秀家庭评选

每学年举行“好习惯一级棒”家庭的评选活动,为学生和家长树立起真正的榜样和楷模。在每年的六一庆祝活动中由校领导亲自给孩子和家长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父母与孩子感动、感谢、感怀之情溢于言表,升华了亲子关系。

总之,只有学校和家庭携手,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完美融合,形成并提升教育合力,真正做到家校合一,携手育人,才会促使民族素质的普遍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合力家校互动
一例小学生入学适应的案例
为心灵安个家
基于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媒体视角下中职学校家校互动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