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微型课题组织管理情况的研究综述

2018-08-08 10:23周才萍
教育界·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区域

周才萍

【摘要】微型课题因其微小、灵活、操作性强等特点,相比规划课题而言,更容易被教师接受和普及。为了更好地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教师、学校教科室、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三个层面,对微型课题的研究及管理进行综合述评,重点梳理了教师微型课题的相关组织管理情况,并结合本校、本地区微型课题开展现状,提出了组内互助、校内互助、区域互助的“互助式”微型课题管理方式。

【关键词】微型课题;组织管理方式;学校层面;区域

微型课题,也称小课题、个人课题、学校课题、学期课题等。2005年8月16日,江苏王存宝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微型课题,教育研究的“快乐便桥”》一文,被公认是网络可查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微型课题研究的文章[1]。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提出把“专家教授的教育科研”转向“普通教师的教育科研”[2],推动了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的广泛开展。江苏省镇江市、山东省青岛市、浙江省淳安县[3]、上海市闵行区、吉林省长春市[4]等地区的小课题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查阅到江苏南通的冯卫东自2006年以来发表了大量关于微型课题的文章,见证了微型课题研究“运动”的开展[5]。

一、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必要性及价值的相关研究

关于什么是微型课题,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绝大多数研究者一致认为,微型课题研究着眼于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实际问题、现实问题的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微型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契机。与各级规划课题相比,微型课题更贴近“教师最近发展区”,一线教师易操作、易见效[6]。广义地说,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就是在进行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是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7],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8]。

二、关于微型课题组织管理的相关研究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走“大众路线”的微型课题更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我们在欣喜地看到微型课题研究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思考,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明确;研究过程随意,研究方案与实际教学“两张皮”[9];课题研究质量不高[10];立项热闹结题难;教师教科研能力处于低水平状态[11];教科研管理低效率等。

陈旭远等提出:对微型课题研究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作为外部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微型课题的确立以及具体运作样态[12]。很多学校及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微型课题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关于微型课题管理的研究已涉及微型课题研究流程的设置、教师微型课题专题培训的组织、微型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落实、微型课题研究质量的评价、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对校级微型课题的管理形式研究等。

1.微型课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对微型课题发展的影响研究

研究者们提出,作为教科研的管理者,首先要有让教育科研大众化,让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的意识,树立帮助教师逐渐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意识。为此,需要转变教科研观念,树立研究的服务意识——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学改革、服务教师成长[13]。课题研究不是门面工程,而是通过研究让学校、教师、学生受益的实在工程。

微型课题为广大一线教师投身研究创造了条件,但很多一线教师不是不愿意参与研究,而是因能力不足、时间不够、问题意识不强等导致研究受阻。微型课题研究,学校不仅要推波助澜、因势利导,还要科学谋划、着力管理[14]。作为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则需要加强宏观指导[15]。从文献资料可看出,微型课题研究开展较好的城市与地区,离不开教科研主管部门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过程推进的扎实有效以及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是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良好补充,也是教科研管理工作是否有效开展的最好证明,这是双赢的好事情。

2.微型课题管理已有经验研究

(1)微型课题管理要注重提升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倡导在教研中做科研

教师是教学一线的实践者,也是教育科研成果的直接受益者。課题研究的第一步就是精心选题,作为课题管理者,要引导一线教师从课堂生成的问题中选择自己能研究、有价值的小问题切入,研究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中最想研究、最能研究的问题。其次,要注重引导教师顺应学校课改浪潮,顺势而为,将教育科研的研究点与学校的大课题建构起联系,将研究点归属于课题框架下的研究专题[16],形成学校大课题下的二级子课题、三级子课题。再次,学校教科室要与教务处、德育处加强联系,以教研组、班主任组为单位,开展“有主题有系列”的教育教研,以课题研究的视角,带题备课、带题上研究课、带题研讨[17],通过长程设计和持续跟进[18],把学校教师的一个个“个人课题”凝聚成学校教师群体的智慧结晶。

当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并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把日常的教和研融为一体,塑造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相信教师的生命状态会因此而不同,学校的教科研氛围会因此而不同。

(2)课题管理注重引导协作研究,拓展微型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谚语有云:“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倡导“教师即研究者”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到教育科研的大潮中。微型课题研究既是个体的探索,又少不了同伴互助。学科组协力研究、骨干教师协同研究[19],定会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正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除了在校内进行协同研究,来自教科研管理部门的绝大多数研究者,一致推崇区域“抱团”研究的模式,并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丹东市元宝区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结合工作需要,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活动,推动课题研究的开展,形成了区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常态工作模式[20];福州市台江区通过构建三级网络,实施联动管理,对区域性推进学校教师小课题管理进行了持续探索[21];还有苏州市吴中区由区级教科研管理部门牵头下的“群英辐射,三级抱团”模式[22]等,均是开展区域性微型课题研究与管理的有效尝试与探索。

(3)微型课题管理需要建章立制,提升微型课题管理的有效性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教育科研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和完善有关管理机制,才能使教科研管理健康发展,良性运行[23]。无论是学校教科室,还是上级教科研管理部门,都需要建章立制,做到立项流程明晰化、研究过程常态化、结果呈现多样化,课题研究才会不流于形式,只有脚踏实地的真研究才能多出成果、出真成果。

在过程管理方面,宜昌市武陵区的“三段展示三级认定”的课题实验管理策略[24];大连市中山区实行的“三三三”制组织管理、“五阶段”区域推进、滚动式“四个一”的发展模式[25]等,都注重微型课题的扎实推进、有序管理,以夯实研究过程。

还有的地区采用网络申报、网络资料过程化管理的方式,有的地区则统一印制了微型课题研究手册,来规范微型课题的过程研究,同时又方便监管。如我区教科室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吴中区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研究的工作意见》(2009年3月)、《关于进一步规范吴中区微型课题区校管理方式的意见》(2011年3月)、《关于组织开展吴中区微型课题研究共同体活动的指导意见》(2013年4月),还印制了《吴中区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手册》指导并规范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

(4)微型课题管理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切实引导教师有序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微型课题的开展已有十余年,但是从文献比例看,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管理者的经验总结明显多于教育一线教师的成果提炼,小学、幼儿园的研究成果明显多于初高中的,这也反映出“从上而下”(即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学校-教师)推行的微型课题研究,并没有在我国教师群体中取得理想中的“全面开花”的效果。

作为课题管理者,更需要首先承担起教师课题研究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切实把教师引导到“想研究、会研究、善研究”的道路上来,让教师从“要我研究”变成“我要研究”。教师们只有真实研究过、经历过,才能体会到丰收的喜悦。

三、学校微型课题组织管理的反思与展望

微型课题的组织管理研究已经有了较多成果,对刚刚踏上微型课题研究之路的我校来说,有了很多可借鉴的资源。可是地区有差异,生源有不同,“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任何地区的先进管理方式与管理经验,都不可照搬照抄,都必须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创造性地借鉴。正如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的程蔺萍老师提出的,微型课题研究区域推进机制的建构要特别讲究科学性,要正确处理好“制度与情感”“规范与变通”“原则与灵活”的关系[26]。从这一点看,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依然可能面临不少困难,而困难的克服过程本身就体现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笔者来自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初中,2006年由两所镇办完中的初中部重组而成,学校现有学生数2383名,在编教师184名。近年来学校主课题研究颇有成效,有专著出版,但事实上参与科研的教师数量并不多。2009年,我区正式开启微型课题研究的“校级立项,区级鉴定”管理模式。几年实践下来,有些学校已形成自己的微型课题研究管理体系[27]。但一方面虽然校级立项的微型课题数量可观,能够有资格进行区级鉴定的微型课题不多,优秀者则更少。另一方面区内各校极不均衡,尤其是初高中较弱。以我校为例,作为区内最大的一所初中,今年8月刚调离本校的前任校长是苏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教科研学术带头人,学校历届教科室领导教科研能力都较强,但我校的微型课题却始终没有开始过,不得不说这是一份无法回避的遗憾。虽然广义来讲,研究教学的老师很多,能把课上得精彩的老师,一定是经过了反复斟酌和研究的结果呈现。但能有意识进行深度研究,并把研究成果提炼、升华,最后反哺教学的教师不多。

笔者于2017年10月在校内发起成立了“教科研共同体”,老师们自主自愿加入,并每月完成一定量的研究任务,老师们戏称“交作业”,这一做法目前来看,颇有成效。共同体还得到了校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每次团队组织研讨活动和培训活动,校长和分管校長都亲临现场,一把手柳校长还亲自申报了自己的微型课题,与老师们共同研究。身教重于言教,校长、教科室领导的亲力亲为是教师们参与到微型课题研究中的最好示范。今年我校是微型课题“首秀”年,就有14个微型课题校级立项,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学科,而且青年教师是主力军,为微型课题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笔者提出的“互助式”微型课题管理方式研究,不仅仅在校内互助,还有校外区域互助。我校成立教科研共同体并大力推进微型课题研究,这一做法受到了区教科室的认同关注,教科室专家们表示非常愿意陪伴团队走过第一年,并会量身设计针对性较强的系列培训。“教科研共同体”成员既是与笔者一起互助共成长的伙伴,也是笔者领题的微型课题的研究对象,而我们同时还是区教科室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教师避免教学工作的枯燥乏味,就要把教师引到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微型课题研究,我想,无疑就是引领教师快速通往幸福殿堂的捷径吧。

【参考文献】

[1]王存宝.微型课题,教育研究的“快乐便桥”[N].中国教育报,2005.

[2]唐德海.教研背景下的“个人课题”研究指导[J].上海教育科研,2012(8):51-53.

[3]郑仲仁.小课题研究的价值观视角与实践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5(9):53-56.

[4]周国韬.小课题研究的概念、方法与推进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9):1-2.

[5] 韩大勇.冯卫东谈“微型课题”研究[J].天津教师,2008(2):44-48.

[6] 胡永红.小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4-5.

[7]刘中黎.中学卓越教师培养与微型课题研究[J].教育评论,2013(4):48-50.

[8] 姜广运.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个人课题研究[J].吉林農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12):104-106.

[9] 夏静.有效推进微型课题研究的学校教科研管理机制与策略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2(8):46-48.

[10] 刁光树.从微课课题看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研究带给我们的思考[J].小作家选刊,2016(25):202.

[11] 李燕斌,林建春,叶卉茹.区域推进小课题有效管理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2015(8):53-56.

[12] 陈旭远,杨宏丽,边艳红.基于UAS关系互动中的微型课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77-181.

[13] 冷永良.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思考[J].榆林学院学报,2013(5):134-136.

[14] 侯庆民.基于以学校为管理主体的微型课题研究策略[J].教师,2017(8):100-101.

[15] 孙萍.对推进教师小课题研究区域性发展的几点思考[J].华夏教师,2016(4):87.

[16] 施坚.教科室助推教师研究的三个一[J].教育科学论坛,2017(3):44-46.

[17] 邵晓娅,秦昆.以微型课题研究为载体 引领信息技术教师关注教学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1-54.

[18] 薛辉.区域教科研方式转型的行动研究[J].写作,2016(5):87-91.

[19] 章亚萍.协作研究提高微型课题研究的含金量[J].科技资讯(科技?管理),2011(4):75-77.

[20] 刘松.区域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2017(1):18-20.

[21] 李燕斌,叶卉茹.提高教师小课题研究水平的管理策略[J].教育评论,2016(11):69-72.

[22] 李彤彤.微型课题研究的新路径——微区域“抱团型”组织管理策略追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6(1):55-59.

[23] 金小芳.探索小课题管理策略 提升小课题管理实效[J].基础教育参考,2017(14):24-25.

[24] 黄英文.突出过程分享 强化验证推广[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5(3):22-23.

[25] 于美.略论小课题研究的区域推进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9):63-65.

[26] 程蔺萍.构筑区域性推进微型课题研究的运行机制[J].教育科学论坛,2010(7):28-30.

[27] 李彤彤.微型课题研究的新路径——微区域“抱团型”组织管理策略追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6(1):55-59.

猜你喜欢
区域
分割区域
探寻区域创新的密码
论“戎”的活动区域
区域经济
分区域
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分区域比较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