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8-09 02:27郑福新
智慧健康 2018年17期
关键词:腹围鸣音胃肠功能

郑福新

(北海市中医医院普外科,广西 北海 536000)

0 引言

由于胃肠道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粘膜血管分布丰富,一旦进入应激状态,其胃酸会因此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粘膜屏障功能严重受损[1]。相关调查证明,危重患者至少出现一项胃肠道症状,容易导致MODS和ACS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严重的影响[2-3]。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本研究采用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探讨该方法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急性阑尾炎住院患者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30~75岁,平均(39.5±4.5)岁,上腹部、脐腹疼痛,局部压痛、反跳痛。所有患者在进行CT检查后24h内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治疗。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60例,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0~75岁,平均(38.5±5.5)岁;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30~75岁,平均(40.5±3.5)岁。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选穴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天枢穴,每天2次,每次20~30min。并对患者进行情志疏导,强调心态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患者意识到自身的情绪对病情和治疗的影响,促使患者能够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面对疾病与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血浆胃动素(MOT)、胃肠功能指标。通过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精神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浆胃动素(MOT)

观察组:干预前(200.55±36.05)pg/mL,干预后(446.35±50.96)pg/mL;对照组:干预前(198.50±41.05)pg/mL,干预后(360.35±50.56)pg/mL。和干预前对比,观察组干预后MOT水平明显更高,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干预后MOT水平明显上升,P<0.05。

2.2 胃肠功能指标

观察组:腹围改变5例(8.33%),肠鸣音消失3例(5.00%),腹内压增高6例(10.00%),便秘3例(5.00%),肠内营养不耐受2例(3.33%);对照组:腹围改变15例(25.00%),肠鸣音消失20例(33.33%),腹内压增高10例(16.67%),便秘18例(30.00%),肠内营养不耐受10例(16.67%)。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腹围改变、肠鸣音消失、腹内压增高、便秘、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

2.3 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

注:a和护理前对比,P<0.05;b和对照组对比,P<0.05。

3 讨论与结论

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在外科住院患者中占比约为10%~15%[4-6],发病率高,发病急,病情多变。根据病情的特点还可以划分为单纯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坏疽穿孔阑尾炎。目前临床治疗阑尾炎的有效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治疗,虽然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但是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对于腹部手术危重患者而言,在胃肠功能评估方面则缺乏客观的指标[7]。由于疾病和药物的影响,其胃肠功能出现紊乱,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腹腔监视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病死率,给危重患者的救治带来了更大的难度[8]。由此可见,必须寻找安全有效的方式维护和改善危重患者的胃肠功能。

中医认为,胃肠功能紊乱和五脏功能紊乱、阴阳失调密切相关,因此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是治疗焦虑的重要方法[9-10]。本研究采用中医针灸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术后患者进行干预,证明和干预前对比,观察组干预后MOT水平明显更高,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干预后MOT水平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腹围改变、肠鸣音消失、腹内压增高、便秘、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中医针灸结合情志疏导措施对促进胃肠道黏膜血液循环、氧合状况具有明显的改善。上巨虚和下巨虚共同得气可促使胃经阳热之气;足三里则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和痛经活络的功效,进而促进肠蠕动,减少腹内压增高的发生。同时,根据中医学理论,精神情志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针灸在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明显,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对提高术后生存质量作用明显,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腹围鸣音胃肠功能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的差异性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探讨
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值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效果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包头地区不同性别痛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