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体系研究

2018-08-09 01:39刘银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植被恢复技术体系石漠化

刘银

【摘要】:本文概述了我国石漠化治理的现状,梳理了我国目前采取的石漠化治理相关措施,分析了岩溶石漠化山地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办法,旨在不断提高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水平。

【关键词】: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技术体系

【引言】: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荒漠化现象。它属于一种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形态,由于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资源、水资源及相关的农林生产和生活环境加剧恶化,给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我国是世界四大岩溶集中分布区之一,尤其是我国的西南岩溶山区更是非常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石漠化治理非常紧迫。本文就此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给业内人士一些思路和启发。

1、我国石漠化治理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石漠化地区展开了生态治理,主要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探索并实际应用,在岩溶山地退化生态环境的整治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表层岩溶水调蓄与开发技术、造林营林技术、植物林木栽培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生物培肥技术等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多种不同类型的整治措施和模式相互融合,在我国局部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成功,比如在林业先导型、节水农业型、上保中治下开发型、异地移土型、流域单元治理型、环境移民型以及坡面生态工程型等。然而由于我国石漠化治理面积大,这些研究在小规模范围内可以显现出其效果,但是在大规模大范围内还缺乏有效的持续性,治理研究技术和措施在系统性上还较薄弱,没有形成一套大规模的可操作性的综合防治体系,一些关键性技术和手段问题还需进一步攻克。

2、我国目前采取的主要的石漠化治理措施

大多数业内研究人士认为进行石漠化治理的最本质途径就是植被恢复和重建。目前我国在石漠化治理方面也大多以植被恢复这一直观表现为评价的重要原则,在植被恢复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方面是进行人工造林,在深度退化、严重破坏、生态平衡严重恶化的区域或地段进行客土造林;另一方面是进行封山育林,某些无法人工造林的区域或地段比如石缝、石面等狭小的生态环境进行封山育林来进行植被的恢复。在石漠化治理的具体措施上,目前已经形成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成功的植被恢复模式主要有三类。

2.1利用封山育林来实现植被恢复。

针对岩石裸露率超过70%的山地,这些地区土层薄、土壤少、水资源缺乏,人工造林的条件无法满足,采用封山育林来进行植被恢复。这种全面封禁的措施可以禁止人类和畜牧的破坏,同时利用周边环境的自然草种先培育草类,然后进行灌木的培养。在长时间(一般3~5年)的封育之后可形成乔木、灌木以及草被相结合的生态植被群落,由于多种植物覆盖率不断增长,可有效控制土壤的继续侵蚀现象,逐步实现水土保持。这种恢复植被的方法主要是具有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特性,在石漠化发生的初期效果较为明显。一般的喀斯特石质山地,在进行3~4年的封育期后,群落覆盖将实现较为稳定的增长。

2.2利用山地乔灌混交林来实现植被恢复。

針对岩石裸露率为50%~70%的山地,这些地区土层较厚,可以适当进行灌木乔木的天然下种。这种措施可以将人工造林和天然恢复相结合,通过载阔抚灌的形式来培育乔木、灌木、草被的复层混交林。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用普通的树种,同时还可以采用各种经济林木树种,同时兼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人工造林基于因地制宜的原则,乔木灌木等乡土树种能够更容易成活且生长良好,因此可以明显加速植被的正向生态进程,有效促进了岩溶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

2.3利用生态经济林来实现植被恢复。

针对岩溶山地坡度较为平缓的中下部地区,岩石裸露率较低,自然条件较好,可以进行生态经济林树种的栽种和培育。这种措施通常选择符合石漠化地区的优良适生经济树种,比如花椒、桑树、金银花等,一方面可以通过植被恢复来重构岩溶石漠化山地的顶级植被生态群落,改善岩溶石漠化山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特色的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3、岩溶石漠化山地治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虽然我国针对不同的岩溶类型和石漠化进程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得到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岩溶石漠化的治理成效还并不明显,很多地区石漠化现象仍在继续恶化。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岩溶石漠化山地治理的技术体系还不够系统化;二是在治理措施的实际应用上有些现实问题还需要继续摸索和攻克;三是在治理成效评价方面还需从生态系统的综合性方面来不断完善和体现。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应尽快构建和完善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体系,将这一生态系统的各项参数纳入体系内,比如土地、水、大气、生物、气候、居民、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尽可能采用一种更客观、更全面、更系统的综合治理体系来实现岩溶石漠化山地治理和评价。在植被恢复的技术方面,治理人员还需继续深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根据生态系统自身的演变规律来选择合适的植物树种,有步骤分阶段的补充种源,促进树种的结构调整,实现石漠化山地的生态恢复。其二,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合理筛选和搭配树种,基本原则是选用具有稳定生态功能的植物,同时兼顾到经济生产力和生产效益,合理搭配生态功能型、生态经济型、药用型、牧草等类别。第三,继续深入研究种间优化技术和群落空间配置技术,做到既考虑单个种群的生态位置同时也考虑到不同种群间的生态位置,实现种群间的互惠互利,促进植被恢复。

结语

石漠化的治理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进程,治理效果的良好实现需要各方面要素密切配合,只有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深入研究,才能早日实现石漠化生态系统的根本性正向演变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峡谷石漠化地区多种耐寒植物造林试验初报,蒋宣斌,陈丽洁,周小舟,等,《重庆林业科技》,2011(1)

[2]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江泽慧,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GCP448:岩溶生态系统全球对比研究进展,章程,袁道先,《中国岩溶》,2005,32(3)

猜你喜欢
植被恢复技术体系石漠化
浅析玉龙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孪生风云”之石漠化与贫困
废弃菌糠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基于Java技术的搜索引擎研究与实现探讨
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问题及对策
湖南将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