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林相改造树种选择与评价的分析

2018-08-09 01:39王晓莉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树种

王晓莉

【摘要】:近些年,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理念在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得以贯彻落实。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重庆市政府和市委提出了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森林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对此,本文分析了该地森林林相改造树种选择和评价,为重庆森林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森林建设;林相改造;树种;选择评价

【前言】:重庆市的森林建设工作已经开展多年,因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在18摄氏度左右,环境的优势使其栽种的树木类型高达122种以上可以分成常绿针叶乔木、落叶针叶乔木和常绿阔叶乔木三种,但随着生态旅游等观光活动的展开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故分析林相树种的改造是重中之重。

1、 森林林相改造现状

重庆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发展城市之一,据该地区的林业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旬的森林种植量就高达130万亩左右,并建立了带有观赏性的生态景观森林公园,扩大了绿色生态建设的范围和城市的观赏度。同时,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也开始进行林相改造工程,按照总体规划、试点、推广和市内到周边的过程,进行了模块改造、间歇套种改造等把种类丰富的森林树种划分成多个区域,提高了市区的生态景观林相和周边农业园林的生态经济效益。再加上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优越,使得林相改造进程加快,为了更专业化的调整森林林相结构,该地在树种的工作上进行了试点栽种,先后选用了马尾松、白兰花、榆木等树种进行前期实验,降低了质量和种植效果不高的马尾松种植面积,添加了成活率较高的阔叶树种形成混交林,大大地提高了林相改造工作的速度,优化了重庆市的林相布局[1]。

2、 森林林相改造树种选择和评价的对策

想要保证森林林相改造工作的质量,就要从树种的选择入手,对树木的抗病虫害性能、成活率等指标综合评价,保证森林种植面积的增长和景观、经济双重效益的提高。对于森林种植面积不足的重庆而言,林相改造树种选择和评价可以参考以下的几点对策进行。

2.1区分种植环境,选择合适树种

重庆市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以上,辖区内包括了二十六个区、八个县级单位和四个自治县区,根据森林种植区域不同在树种的选择上也要有所调整。第一,市区内的生态景观林林相树种选择。市区内交通路线和建筑物占据了大部分的土地面积,森林建设也要以生态景观性为主,这就要求选择树种时要根据实际的功能合理种植。首先,重庆市可种植的树木种类很多,目前多是以观赏性强的常绿阔叶乔木为主,色彩搭配和种类上过于单一。在进行林相改造时,要适当的将乡土树种引进,注重落叶、阔叶树种的搭配提供季节性景观的同时提高树种的适应性,形成植物种类多样的园林模式。其次,合理栽种高大树木。现阶段的市内树种选择大部分都是以高大的树种为主,既能够遮挡阳光又增加了种植种类的丰富,但缺点也很明显,如易对配电线路造成阻碍、遮挡交通视线等,但之所以移栽大树与此类树种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关系。为更合理的选择树种,要根据实际种植区域进行选择是基本的原则,像公园内可以在道路的两旁栽种高大的树木种类,而布置供电线路的区域则要避免有遮挡性树种的存在。

第二,周边县区树种的选择。与市区内的种植要求不同,部分县区的人造林在需要一定的生态经济效益。对于这一部分地区,林业部门要帮助种植企业或个人选择合适的树种,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为种植户提供意见参考,以免出现侧重经济行性种植的问题对重庆市的整体林业改造布局产生影响。林相改造的过程中,在树种的规划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树种的种植需要在规定的区域内有同种树木种植为主,因此树种选择之前相关组织部门要提前对种植区域划分,以便选择树种时更具有针对性。目前,周边区域选择的树种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不能主观地以经济效益为基准选种适应性能差的观赏性树木。同时,重庆市的旅游业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周边县区的树种选择也要关注生态景观林带来的旅游效益,结合本区域内的风土特色减少外来树种的引进,以当地而特色树种为主,拉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可供选择的乡土树种有侧柏、黄葛树、二乔玉兰和天竺桂等[2]。

2.2引进先进技术,完善评价系统建设

重庆市栽种树种的多样化,给树种的指标评价工作带来了挑战,以往的方式多是以各区域种植的报告和季度总结作为林相改造工作的信息基础,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信息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新时期,林业管理部门要学会使用网络技术构建大数据信息平台,系统化地对森林树种的各项因素进行评价。一是录入当地种植的树种名称、科目、栽种面积和区域,并进行罗马编号以便随时查阅和增减,如重庆市种植的树种就可以大致的划分为阔叶乔木和针叶乔木两种,并向下细分为常绿落叶和常绿阔叶。二是明確评价指标和因子,林相改造之所以对树种评价提出了要求,和评价系统为森林建设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有关。林相树种评价的指标可以从准则层和因子层入手,将树种进行筛选。准则层指的是树种的生态建设功能、抗逆性和景观效果,因子层则是树种自身的抗寒、抗旱、形状、性能以及抗病虫害等方面,比如重庆市夏季温度较高、光照强度大,在选择树种时就可以直接在评价系统中查找抗旱性能高的种类像构树就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三是建立重庆地区的综合评价分类数据库,依据树种自身和林相改造要求进行评分和分类并将其以简化的标号标示如抗病虫害可以标为D1以此类推对评价指标排序,像重庆种植的树木中评价为一级的树木有朴树、刺槐、木荷、构树、香樟和黄葛树,在选择树种时就可以将这六种作为主要的种植种类,此后再依照种植要求和规划合理补充其他树种。

结语:总而言之,森林林相改造对合理规划种植面积、提高成活率等都有显著的作用,而树种选择和评价是保证改造的前提条件。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要按照种植环境和布置要求合理选用树种且利用信息数据手段完善评价体系,为建设森林重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高福,唐陆法,陈华进.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探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6,19(04):8-12+19.

[2]朱嘉.重庆市林相改造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南方农业,2016,10(06):84-85.

猜你喜欢
树种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全球三分之一树种面临灭绝危险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苏南地区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发展对策
野生树种培育驯化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浅谈混交林在植树造林应用中的重要意义混交原则及营造技术要点
银川市主要公园绿化树种调查与评价
刺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