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天目山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2018-08-09 01:39吴丽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环境保护

吴丽

【摘要】: 在调查、发掘天目山森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本着“以保护为主, 发展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就公园功能区的划分、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 并提出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建议,以推动天目山森林旅游活动健康、持续、良性循环地发展。

【关键词】: 天目山森林公园; 景观资源; 旅游开发; 环境保护

1. 概述

随着城市工业化、人口都市化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人类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追求愈来愈烈。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奇异的地貌景观和自然历史遗迹,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所在,所以对人们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具有开发森林旅游的广阔前景。由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不受破坏,开展旅游业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何在保护区进行森林旅游开发的调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天目山)位于淮河源头,信阳市平桥区西北部,地处驻马店、南阳、信阳三市的交界地带。公园规划总面积3164.36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027.33公顷,水域面积78.88公顷,森林覆盖率84.9%。境内山势险峻,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众多。

2.1 自然景观资源

2.1.1 植物景观

天目山地处“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森林结构具有典型的过渡带特征,树木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植被共138个群系、约210个群丛,森林覆盖率高,其中大寨的百年马尾松林,古木参天,枝干虬曲;天目湖景区的千亩竹海,清秀挺拔,婀娜多姿;龙潭沟景区的千亩红叶林在仲秋季节分外妖娆,为公园披上了一层红妆;东门杜鹃谷早春季节,姹紫嫣红,为公园增添一抹秀色。一年四季景观各异。

2.1.2. 动物景观

天目山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地,据调查,有陆生脊椎动物258种,鸟类19种,兽类6种;另外,公园内昆虫资源、和鱼、蛙类也相当丰富。当你置身于景区时,听到的是悦耳的鸟叫,看到的是蝶飞鸟舞,显现的是一派优美祥和的自然景观。

2.1.3. 峰石景观

公园内地形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为次。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峰峦叠嶂,在花岗岩或变质岩露出地段,总有很多奇石,有的半浸在水中,有的高耸如云,如鹦鹉,似卧虎,像灵龟,有的被命为“飞来石”,有的被命上山石,下山龟等。怪岩、奇石在婆娑的枝叶和柔美的清泉映衬下, 愈发嵯峨奇异, 威巍壮观。

2.1.4. 水体景观

由于天目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园内年降雨量非常丰沛,龙潭沟溪长3000多米,清泉四季不绝,常年淙淙不息;另外公园有大小瀑布5处,其水流经峡谷,急剧下泻,形如跌水,状如轻纱,绵延100余米;此外在天目山山麓脚下,水质清秀的天目湖四季纯净,赏玩垂钓,其乐无穷。公园内几乎山山有泉瀑,谷谷有溪涧,其若公园的血脉, 不断孕育涵养并供应新鲜血液, 使得公园活力倍添。

2.2 人文景观

天目山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这里曾是南伯候姜文焕的封地,小山顶为其祭祀地;春秋末期,楚国国君楚昭王被吴王打败后也曾逃到这一带避难,随后到长台关建立了城阳城;这里有小金顶道观、陈平寨、磨盘寨等遗迹,具有很高的古迹保护价值。

2.3 宜人的气候, 奇特的天象

公园年平均气温15.1 ℃, 1月平均气温1.9℃,7月平均气温约28℃,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日凉润、秋高气爽、春暖花香的得天独厚的小气候,非常适宜于开展避暑、度假、休养等森林游憩活动。

3. 旅游开发利用规划

根据景观特色和目前森林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天目山将以翠林、险峰、碧湖、奇石和历史古迹为景观特色,满足多功能森林旅游的需求,如森林游憩、科学考察、教学实习、避暑野营、森林疗养、休闲度假等。

在景点、景物的规划上应充分利用天目山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 并本着“以保护为主,发展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和保护景观资源。针对森林植被较好的林地, 可强化保持森林原始、粗犷之特点, 对于纯林可改造为针阔叶混交林, 同时对果园、茶园及相关农垦地,按其意境进行必要的修整, 力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保持自然美。在旅游附属设施建设上要以方便游客,便于游览,但又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原则。

4. 环境保护原则措施

森林公园是森林旅游的主体, 而森林旅游是以生态原理统筹规划生态旅游资源, 以保护生态环境,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 为此在合理开发森林公园景点、景物及服务基础设施的同时, 要注意采取如下开发保护措施。

(1)总体建设应以生物工程为主,以营林为基础的建设方针

森林公园的景观特色是以植物及自然环境为主体的, 森林公园环境质量的好坏主要在于森林风景资源所表现的内涵和形态,因此森林公园的总体建设应以生物工程为主, 重在体现以营林为基础的建设方针。做到景观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2)森林旅游活动要强调计划性和保护性

森林旅游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对象, 以观赏自然风光和学习、研究、探索自然生态为目的, 这种自然生态系统常具原始、神秘、野趣等特点, 因而开展森林旅游要更强调计划性和保护性。

(3)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知名度,增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大力诠释生态旅游要义的同时, 要加强资源的个性化宣传,提高知名度,让广大群众既了解生态旅游的益处。同时我们可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启发游人,自觉地把旅游和保护密切相连,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社会氛围。

(4)采取积极措施, 消除或减少环境的污染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人为活动的增加, 其原始性或自然环境状态必然受到影响, 甚至遭到破坏。因此在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时, 必须对森林公园的地質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调查,并要加强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5)为确保森林旅游环境质量, 森林公园的建设必须适度

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环境的开发行动, 强调保持其原始性和完整性, 在景区内尽量减少人工景点, 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 必不可少的基础服务设施的位置、规模、风格及色彩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总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体的,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天目山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为平桥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富河. 拟设立河南省天目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

[2] 刘惠清, 许嘉巍, 刘凤梅. 景观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地理科学,1998.18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政策
金华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