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子的储存管理

2018-08-09 01:39李俊瑞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4期

李俊瑞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大豆种子储存中对仓库选择的要求,并结合大豆种子储存前的质量检验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大豆种子在仓库储存中需要进行的管理任务,从环境检验与大豆种子自身状态观察两方面展开论述,为大豆种子的安全储存管理提供技术参照,也帮助减少储存过程中种子损耗率。

【关键词】:大豆种子;储存管理;种子保管

1、大豆种子储存的仓库选择

大豆种子,在选择储藏仓库时,要保持干燥在潮湿环境下大豆种子容易萌生胚芽,影响到种植质量。其次是温度适宜性,在保持种子干燥的情况下储存环境中不应该温度过高,并且要保持通风。最后是环境质量的选择,如果大豆种子保存在具有污染的环境中,很容易影响到种子自身质量。大豆种子保存环境选择,还有具有遮光能力,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直射环境下。大豆种子的自身质量可能会降低,种植后便不能发芽也难以达到预期种植效果。大豆存储仓库选择也可以根据保存需求,对于有的仓库作出维修,包括地面防水,屋顶防水遮光处理以及周边污染物检验。确保仓库的安全性以及使用性可以达到大豆种子存储需求,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存储管理。大豆种子存储仓库选择还要考虑仓库内的空间面积,是否方便对种子搬运,以及存储过程中通风处理,是否方便进行。满足以上几项标准规定之后,仓库具备对大豆种子的存储条件。如果在地面防水以及通风上存在隐患,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一步调整。

2、大豆种子存储前的质量检验

在对大豆种子进行集中存储管理前,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对比是否可以达到大豆生产种植需求标准,并对其中质量不达标的种子进行筛选。质量检测是接下来生产种植任务开展的安全保障,如果检测中发现质量不达标的大豆种子仍然被投入使用,将会导致出苗率下降问题。质量检验,包括蛋白质含量,种子的吸水能力,以及在潮湿土壤中是否容易膨胀。通过这种检验方法可以确定大豆种子在生产种植中是否具有出芽能力。大豆种子存储中的质量检验也可以与存储环境结合进行,这样根据大豆种子的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宜的存储环境,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在存储过程中对大豆种子造成二次伤害。只有质量达标不存在膨胀、霉变的种子才能放入到仓库中,其中质量不达标的种子则需要筛选出来,含水量也是需要重点检验的,只有含水量达标的种子,才能安全保存,如果湿度过大存储时容易发霉变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下面文章将针对大豆种子存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论述。

3、大豆种子存储过程中的仓库管理

3.1仓库存储区域隔离

大豆种子在仓库中存储需要对仓库进行隔离分区,种子应该是单独存储的,不可以与农药化肥等其他农用生产物资接触,在开展的种子存储管理任务中。观察具体存储量以及存储中需要完善的内容,综合探讨有效规避措施,从而达到预防种子出现质量损坏的效果。仓库分区管理,还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对库内情况进行检验并记录所测量得到的各项数据。不同农用生产物资之间,需要间隔安全标准以上的距离,以免空气挥发造成污染。大豆種子存储质量,可能会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出现差异性,因此管理人员不仅要检验大豆周边环境,还要结合仓库内整体情况作出评估报告。判断是否符合大豆种子存储条件需求。

3.2存储环境潮湿度监测

仓库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库内的湿度以及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气候环境发生变化时,库内的湿度与温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不同程度波动。为避免潮湿环境影响大豆种子质量,管理人员检测得到库内的温度是多数之后,需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必要时可以记得住干燥剂来降低库内湿度,温度对种子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在此环境下开展的各项管理任务。更应该考虑温度湿度的综合变化因素,湿度检验则需要技术人员实时监测,并定期对仓库进行通风,使库内的潮湿空气可以排除。仓库管理人员,根据气候变化对仓库内的环境进行调解,将温度与湿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这样大豆种子所处的存储环境也将是最合理的。

3.3大豆种子形态观察

大豆种子在仓库中存储技术人员还需要定期对种子形态进行观察,一旦发现种子存在膨胀或者发霉损坏时,要及时对已经损坏的种子进行隔离,以免影响到其他质量达标的种子。当大豆种子存储中出现形态变化,则表示存储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大豆中的安全需求。需要管理人员及时反映这一情况并采取控制措施,对仓库内的环境进行改造,满足大豆种子存储需求。如果种子存储量较多,容易出现内部通风散热不达标的情况,虽然观察外层种子不会出现异常,但内部仍然存在发霉风险。因此带队大豆种子形态进行观察时技术人员取样要掌握技巧,分别从整体存储结构的不同区域选择种子。这样所得到的观测,结果才更符合实际情况,即使那层种子已经出现损坏,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得到控制。综合以上管理控制措施,种子的安全管理效率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结语:种子生活力的主要标志是其萌发性能,一批种子的寿命指群体发芽率从收获后降到50%所经历的时间,也称“半活期”,即群体平均寿命。发芽性能和寿命主要决定于遗传特性、种子形态结构和生理活性、种子质量和贮藏条件。以种子含水量和贮藏的温度、湿度等的影响显著。通过以上文章论述可以总结到,根据种子的生理特点及贮藏的目的分为三大类:即干藏法、湿藏法和流水藏法。在高温情况下又易导致红变,所以应当采纳低温密闭的储藏方法。通常可趁寒冬时节,将大豆转仓或出仓冷冻,使种温充沛降低后,再进仓密闭储藏,最佳外表加一层压盖物。加掩盖的和未加掩盖的相比照,在种子堆表层的水分要低,种温也低,并且坚持原有的正常色泽和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 黄洪云,杜宁,张璇.高压静电处理对大豆种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种子,2017,36(2):9-11.

[2] 王晓晶,呼凤兰,褚盼盼.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大豆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17,36(2):79-82.

[3] 陈锋,刘鑫,孟永杰,等.玉米/大豆间作增强大豆种子在萌发期间的抗逆能力[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7(5):64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