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高产影响因素及策略

2018-08-09 01:39梁均健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玉米影响因素

梁均健

【摘要】:我国属于以种粮为主的农业大国,其中玉米为主要种植项目,也可以说玉米种植质量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因此要加强对玉米种植的重视程度,增强玉米整体素质,保证实现理想产量目标。然而由于各地域客观条件的不同,使得各地区玉米质量和产量也各不相同。这不仅不能实现理想产量目标,也防碍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因此,本主通过对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做出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措施,从而为各地区玉米种植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许多地区在考虑种植玉米时,只注重眼前成本投入的大小,而没有从现实的角度进行考虑,更无法谈及对影响玉米高产的因素施以规避及种植技术的良好运用,造成玉米产量不高的后果,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防碍当地经济稳定发展。因此分析影响玉米高产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1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因素

1.1土壤条件与肥料追施

地理位置,水质情况、土壤情况、成长期的管护、养料的选择、养料施加量等是干扰玉米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土壤既是种苗的载体,更是种苗而汲取养料和生存的前提保障,所以,土质情况会关系到种苗的长成。土层不疏松、结块、洪涝灾害、会造成根基腐蚀、空壳和获取大养分不充分;土壤中的PH值不平衡、土壤中营养成分低,土层厚度不标准会造成种苗生长速度迟缓、缺乏活力;肥料施加量大會造成土层结块,透气性不高。据相关指导资料表明,在进行施肥时每100公斤种粒的养料需求量是;氮为2.6公斤、磷1公斤,钾2.6公斤。也就是说这三种肥料施加比例要控制在3∶1∶3,如果肥料施加比例不标准会造成种苗营养不良和不健康的现象。比如,氮肥超量、磷和钾量过低会消弱种苗对在恶劣环境中的抵抗能力。并且,施加时间段选择不标准,各种肥料比例不科学,也会产生不良后果,比如具有促进种苗抽穗的肥料施加时间过迟,会造成种苗营养的缺失;在各种肥料比例均衡,但总量过低的情况下,会使得种苗整体出现早衰、植株颜色逐渐由深变浅、甚至造成植株的躺倒,整体长成素质不高。肥料施加总价格过高会引起植株抽穗多,长速快,而玉米穗长成度不饱满。在同一区域中如果施肥时间不相同,容易引起植株间长成的差异性。

1.2 自然条件与气候

地方环境制约和严重风沙、气温突降、旱灾、光照度过高都会影响果实的丰收。玉米适宜较高的气温,对温度有一定的标准,在长成过程中必须要有较高的积温和光照强度,在发育平台期对于温度的需求也高。在出穗期长须期,如果是遇到雷雨天气,光照量也对显下降,光合作用也对被削弱,防碍了植株的长成,甚至降低植株的整体素质,无法实现理想的产量目标。所以,在温度和光照达不到标准的情况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玉米植株的健康长成。

1.3种植方式与管理工作

种苗间距的远近也是影响玉米丰产的主要原因,农业人员在规划整体布局时,将种苗间距设置过大、过小或者是存在大小差异,都会关系到最后产量和质量。有些农业人员为求得果实大而饱满,而故意将种苗间距加宽,这样势必会造成土地空间一定程度的空闲,种苗总量下降,素质佳植株量下降;如果种苗间距过小,会限制种苗正常生长,并且使得种苗在成长中出现养料争抢、成长空间拥挤的情况,降低植株间的透气性和最后期段的长成,甚至影响理想产量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在撒种环节中,如果将质量和素质不同的种粒渗杂到一起,就会造成种苗成长高度不一致的情况。在种苗不断生长过程中,高度不标准的种苗就受到到相对较高种苗的欺压,长此以往种苗间的高度差异就会愈加明显,以至于导致低矮苗空壳等情况。

2 栽培对策

2.1 科学土墒与施肥管理

在栽种之前应根据玉米适宜的生长环境,挑选土质蓬 松、土壤肥厚、无积水渍涝,氮磷钾含量丰富的地区栽种。为提高地力条件,还应对土壤进行深耕细化、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施农家肥15.0~22.5 t/hm2 、三元复合肥450~600 kg/hm2,然后根据需肥规律合理确定施肥日期、次数和数量,并按照攻秆肥、攻穗肥、攻粒肥,分别占追肥总量的30%、60%、10%,从而合理地调整肥料的需求,确保营养丰富,养分充足。

2.2 认真选择各粒

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种类,并且将购回的种粒进行筛选,划分出质量的级别,这是保障玉米良好长成的前提,若所选品种质量不佳或者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就会使出苗期延缓种、整体不强壮,体量弱小、甚至影响最后的丰产,所以在种子选择时,不要只顾成本投入高的问题,而是要从现实的长远角度进行考虑,需要了解所选择品种的抗旱性、抗逆性等。结合当地的土质,水质等条件,充分掌握所选品种的质量和素质。

2.3 合理种植方式管理

如果玉米种苗由于自然条件不能健康长成,应该对所采取的种植方式做出进一步改良。比如将播种日期适当提前,为育苗过程提供充足的时间,防止不良气温对其长成的妨碍,提升对玉米的光照度和积温。比如,在育苗期其中温度要控制在10摄氏度以上,主干生长期温度为15-25摄氏度,开花期温度为25-30摄氏度,抽穗期为25摄氏度,灌浆期温度要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除此之外,玉米在间歇性的强光照射下,长成状态较好。比如在育苗期日照时间在控制在8-12小时,而积照量要达到800-900小时。

2.4加强田间管理、适实收获

当种苗长出后,要做好间苗工作,根据合理的密度设定调整株距,采取补种、栽苗等方式进行调解。在拔节前后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保墒蓄水能力,使用化学除草 剂,搅拌细沙并结合喷雾施药,减少杂草抢夺生长空间、肥料和自然资源。在排灌管理方面,降水充沛的地方应注意排涝防渍工作,在降水量较小、蒸发量较大的地方,应根据玉米种植密度结合气候条件进行灌溉,一般耗水量在4500~5 550 m3 /hm2。

结语

总而言之,水土情况、自然条件、种植方式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这就需要农业 人员在以后的玉米种植过程中,将这三个因素进行有效规避,重点是结合自然条件,选择对当条件适应的玉米种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种植方式进行改良,从而为玉米的健康长成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齐达.玉米高产的制约因素与相应的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14):43.

[2]李恒涛.影响玉米高产的重要几项因素[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78.

[3]王家容.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85-86.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玉米影响因素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