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

2018-08-10 09:33孙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主体现状

孙伟

【摘要】英语是高中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同样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才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本文作者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就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主体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10-02

引言

对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新时期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日益凸显。现代教学中提倡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只有在学习中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从而带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做好新时期的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让学生活跃于英语课堂上,从而使英语教学的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笔者在新课改实施后,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创新,发现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优越性,也摸索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认识。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虽然新课改对传统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讲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教师认识到其原因,才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改进。

(一)班级人数众多

从现实情况来看,每年的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而师资力量却不能及时改善,这就造成班级人数的增多,高中阶段的班级中,每个班级人数都会在六七十人以上,面对众多的学生,教师感到不可能照顾到每位学生,只有在课堂上不断讲解,才能够更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受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把高考定位教学的主要目标,他们认为只有把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才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把握主动权。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在课堂上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下。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对策

(一)做好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程学习上,如果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中沉闷的气氛,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身心放松,以便于更好地参与到英语知识的探究之中。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在英语学习上会感到轻松,从而收获的知识更多,在英语学习上产生自信心,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还应该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优等生给予高度评价,而忽视了学困生的发展。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对每位学生都给予合理评价。

不管学生成绩如何,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时,当学生取得细微的进步时,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学生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究欲,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做好教学方法的合理

选择教学方法选择合理,将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讲授法是教师授课的主要模式,这种只有教师参与的课堂是乏味的,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时期出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1)分组教学法高中阶段,每个班都有六七十人。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

三、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

(一)在课堂初始阶段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在新课导入时,用一定的时间,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巧妙的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或新闻报道来启动学生的主动思维,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使学生大脑处于主体能动性的状态。教师在课堂初始阶段采用的启发式引入,不仅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还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学生思考问题,由被动到主动,为良好的课堂效果建立一个积极的开端。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思考总结形成的分析、綜合、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推进过程中,巧妙地设置问题、适度的挑动竞争、恰当的点拨引导,促进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掌握一定的思维规则和方法,尽量让学生多讨论、多动脑、通过自己的活动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等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运用启发教学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后,教师按照启发式教学的原则设置一些不一般的提问,设法造成悬念,激发学生解疑的兴趣。还训练学生多提问,以互问互答或小组竞赛的方式。达到学生反复听、说的目的,学习英语需要“说出来”的勇气和胆量,为了使启发式问题达到最好的效果,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胆量。英语必须以听、说为基础进行学习,因此,采用以教材为主提问,配合实物和图画的提问启发教学方法。不仅巩固学生已形成的能力,还会完善学生思维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四)课堂讨论中启发式教学的渗透

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开展课堂讨论,起到有助于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与教材相联系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思考,引起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间可以组成小组对教师准备的内容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是一种知识的重新组合和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学习一些关于社会问题的英语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正反两种观点,让学生站在其中一个立场,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或者分组辩论,讨论或辩论过后,教师再在各个同学观点的基础上做出点评。这样让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结语

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本质就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式教学既体现了教法的革新,也渗透了学法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正确地使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海兵.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10)

[2] 仲海燕. 基于中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运用的探究[J]. 中学英语之友(下旬). 2017(08)

[3] 曾金平. 英语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J]. 学习月刊. 2017(10)

[4] 张光宇. 在创新教育观下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探索[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7 (08)

[5] 程兴霞. 寻找切入点,实施英语课堂创新教学[J]. 校园英语(教研版). 2017(03)

[6] 孙金红.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调控策略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1)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主体现状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