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2018-08-10 19:36刘和声
师道 2018年7期
关键词:图书室苏区李老师

刘和声

“我深知,尽管职业生涯已经结束,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却将伴随终生。”这是我镇中心小学支教老师李敏红发自肺腑的朴质之言。正是因心灵深处蕴藏着对山区教育、山区孩子的深深眷爱,才有这朴质诚恳的承诺。

2016年3月的一天,深圳市深福保集团退休干部李敏红和丈夫麦庆棠风尘仆仆赶来苏区中心小学报到。当她手捧教师资格证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的心不由得颤抖了一下,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李敏红自2004年起一直参加深福保集团在我们紫金苏区的扶贫助学工作,是我的老相识、老朋友。在我的印象中,她一直像邻家大姐一样关爱山区的留守儿童、贫困学生。一年前,她跟我说:“刘校,我马上就要退休了,退休后到您校支教,您接收吗?”在我心里多么渴望像这样有知识、有能力、有爱心的干部来支援偏远山区教育,我们实在太缺人手,求之不得呀!所以爽快地说道:“好呀,好呀!”而在我的工作接触和印象中,深圳国企员工的工作压力已经够大,够辛苦的了,到了退休年龄理当享受安逸生活,哪里还要再操劳;况且我们是偏远山区,生活与工作条件都极其艰苦,退休后怎么还会来支教?我一直以为是玩笑话,没放心里。当他们一脸真诚,满怀热忱又谦逊地来报到时,我真的既震惊又感激。有一句话说的是“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当真不假!

限于條件,苏区中心小学只能在教师公寓安排16平方米的狭小“套间”供李老师夫妇生活与办公,房间只能放下简易的床铺及办公桌,条件确实艰苦。当我满怀歉意地说:“李老师,房间太简陋了,真的辛苦你们!”他们总是笑着说:“可以了,比想象的好,比我们下乡时的条件更是好多了。”看到他们舒心的笑容,我的心才好受些。

他们主动承担四、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任务。在认真研读课程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的同时,他们将教材内容与国家、社会的新形势、新成就紧密结合,与老区的革命传统教育紧密结合。为此,他俩上央视网搜索了大量纪录片剪辑成教学视频,用丰富多彩的影像信息拓展教材,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体验与认知,带领山里的孩子“走进”广阔的社会、深远的历史、灿烂的人文,以及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他们认真研读学校提供的数本紫金与苏区的红色史料,利用课余时间遍访散落在山野村落之间的红色遗址、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园,探望革命烈士的后人并收集有关著作与家谱,拍摄了百余张“老苏区”照片,为下阶段收集与整理拟作校本教材的《红色苏区革命先烈故事》作了必要的准备。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课堂,而亦师亦友的李老师和麦老师也为孩子们所敬爱。

长期以来,学校教师编制不足,图书管理员不到位;图书管理落后,借书还书只能手工操作,虽有一定数量的图书却难以发挥作用,图书室形同虚设。李老师夫妇主动承担起学校图书室的管理工作。他们一有时间就往图书室里钻,将所有图书一一整理、分类、上架及录入电脑,借助深福保集团工程师提供的技术支持,引入中小学图书管理软件,实施现代化图书管理,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学生借书还书非常便捷。在他们的倡导与组织下,学校在寒暑假连续开展了三届“好书和我相伴”读书与征文活动。李老师亲自为100多位写作读后感的学生撰写评语,还自费精心选购图书褒奖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为了让更多的山村孩子受惠于课外阅读,在中心小学图书室管理模式见效后,李老师夫妇又主动请缨,将其管理模式“复制”到全镇的其它小学。至2018年1月,中心小学、黄布小学及小北小学的3万余册图书被悉数纳入电脑化管理,3所学校师生逾700人能够便捷地借阅图书,图书室的功能与作用日益显现,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乐园”,校园读书之风日益浓厚。

这两年来,李敏红老师夫妇既是“深圳人”,又是“苏区人”,为特区与老区联结起一条关爱孩子的纽带。他们了解到苏区学校缺少艺术老师,便积极联系深圳福田区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开展多批次的教育帮扶,深入各小学给孩子们上音乐、美术和舞蹈课,又面向老师开展艺术教育能力培训。

他们说,他们有两个家,一个在深圳,一个在苏区。在深圳的家,有他们分外牵挂的85岁老父亲;在苏区的家,有渴望陪伴与关爱的无数孩子。每周一天未亮,老父亲将他俩送出门;每周五午后,孩子们向他们挥手说再见。一次次的出发,一趟趟的往返,两年行程4万公里,他们拥有一段特别美好的人生旅程,充实,快乐,有意义。

(作者单位:广东紫金县苏区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图书室苏区李老师
该得奖的李老师
广东5年新增210亿元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书的尊严
在全省老促会会长座谈会上 的致辞(摘录)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宠物难伺候
迎头痛击
全线出击,积极进攻
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