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细节进行到底

2018-08-11 09:21陈明瑚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古诗细节词语

陈明瑚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闪光的细节是无处不在的。成功处理好课堂细节不仅能让课堂教学亮点纷呈,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凸显教者的教学风格,体现其教学本真。

一、挖掘文本,捕捉细节

1.挖掘文本的“隐点”

一些课文含义深刻,在备课时,教师应挖掘文本所隐含的价值,即文本的“隐点”,只有这样才能打造精彩的细节。

如教学古诗《江雪》,备课时教师首先得问自己:“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他能钓到鱼吗?”果然,上课时学生提到这一问题,老师请学生大胆地设想后,话锋一转,补充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简介,特别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马上意会到柳宗元是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他的目的不是钓鱼,而是表示他那种面对恶劣环境不屈服的坚强心理。

2.推敲文本的“显点”

文本的“显点”,可能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关键词,一个概括全文的句子,一处生动传神的语言……

比如学习《燕子》时,教师就得思考:描写燕子用尾尖或翼尖点水形成的水圈儿,为什么说成“小圆晕”?“燕子飞倦了,落在远处的几痕电线上”,为什么这里不用“根”而用“痕”?其中的一个“落”是为什么不能换成其他的字?别看只是一个字,这里有多少意趣呀!一些名师的精彩,就是凭借这些文本“显点”,使课堂充满活力,如:《鸬鹚》中的“抹”字,抹出了丰盈,《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抽”字,抽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草船借箭》中的“笑”字,笑出了智慧,《猫》中的“蹭”字,蹭出了情趣……

3.悟写文本的“空点”

文本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意想不到的“空白点”,这些空白体现了文本的“含蓄美”,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应把握这一细节,让学生用想象去填充。

如老舍《猫》一文,讲到猫很尽职,“她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可以先让学生想象,在猫等待的几个钟头里,她的样子如何,心里会怎么想?又如“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小猫是怎样玩鸡毛,玩线团的,让学生任选一种,想想写话。这样,猫的性格脾气就会跃然纸上!

二、课堂引领,把握细节

1.丰富语言的“质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中的细节可能是教师的一处巧妙的点拨,却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掀起课堂的高潮。

例如:教学《二泉映月》“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一段,要想让学生将抽象枯燥的语言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质感画面,就必须丰富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通过想象品读来再现语言形象。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用一个词来概括(坎坷),接着带着理解再读课文,找出阿炳生活坎坷的语句,品悟重点词语深层次的含义,再创设生活情境设身体会,在丰富的想象中进一步使“坎坷”这一抽象的词语形象化、生活化,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从一个长句子“读”出一个词语,又把一个词语“读”成丰富的意象,就在这样一个历尽艰辛却不向命运屈服的艺人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也使教学细节永驻人心。

2.斟酌字词的“境感”

再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时,学生们合作交流感受诗人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时,为什么几番斟酌之后用了“绿”字。学生们由此展开思考,说出想法。但孩子们的想法都停留在字面上理。接着,我有机引导,此时,我们眼前看到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话音未落,有学生马上领悟了:“我明白了,绿色代表生命和活力!”其他孩子也连连点头,争先恐后地说:“因为绿色充满活力,象征着春天的勃勃生机”……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走近诗人的内心。

3.迎合学生的“疑区”

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课前有充分的预设和准备,但在与文本对话、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出乎教师“预料”的细节生成。

如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在感知古诗大意,领略六月西湖美丽风光时,一位同学对诗题产生了质疑,从题目来看,毋庸置疑这是一首充满了浓浓情味的送别诗,但诗句中写的全是西湖的景色,送别之意只字未提,众学生也茫然,学生一下子兴趣高涨,这一问题把所有同学带到一段历史,学生了解一段背景后,体会到诗人间彼此的情感。

三、评价语言,凸显细节

1.激发学生的“探究”

如果说精彩的课堂是一段漂亮的锦布,那么教师的评价语就是锦布上的一处处鲜花。教师入心入境的评价,会给自己的课堂锦上添花!

现摘录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上《月光曲》一课的评价语:

師:真棒,棒在她把“幽静”这个词读懂了。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

师:有副对联写道:“蝉噪林愈静,鸟鸣谷更幽。”这是一个小镇上的一条小路,夜晚那断断续续的琴声更显得小路的幽静,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读出这句话的意境。

师:读书要眼到、心到、口到,要想,要抓住关键的词句思考。你从“断断续续”这个词语看出了什么?

师:对,弹得不熟练还要继续弹,说明她喜欢。来,握握手,你的这个发现是一般人发现不了的。

师:很好,读书就应该像这位同学这样,通过词句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堂上,于老师以“点睛之语”推进了学生的阅读活动,引导他们不断去发现、尝试和探究,让学生寻觅到了一条解读文本的最佳路程。

2.促进学生的“提升”

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有二十字的特点: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独特创新。他能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如:“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读得真好听,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

评价语言的确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3.拉近师生的“距离”

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语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尤其是老师风趣幽默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却蕴含智慧,看似简单却孕育深刻。将细节进行到底,孩子在课堂上才会收益更多!

猜你喜欢
古诗细节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品读古诗
细节取胜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