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2018-08-11 10:23李教秀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教学有效性重要性

李教秀

【摘要】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如何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讲解,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在以后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学习知识主要依赖于兴趣,存在遇到稍难的知识点就很难弄懂的情况,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中在寓教于乐教学对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和促进师生交流合作等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对寓教于乐的重要性和课堂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他们学会学习和爱上学习。

【关键词】寓教于乐 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重要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52-01

引言

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数学也在知识体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生开始学习知识的初级阶段,这不仅需要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更需要老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学到知识,为以后学习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寓教于乐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优点在课程教学中逐渐显现出来,与之相反,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却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是由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时刻贯彻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老师以学生为第一位,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差异,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的需求

当前小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较为简单,并没有初中高中知识的复杂难懂,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缺乏自制力导致在课程学习中容易走神很难全面的进入学习环境中去,而寓教于乐的优点则是全面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学生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了学习效率的最大化,经过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学生们再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加强了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动,还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构建良好学习氛围

素质教育提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过去教学中教师往往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新课标提出老师和学生必须要站在同一战线中,这就需要老师在教授知识时要走下讲台去关注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进步,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差异性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而寓教于乐创建出的温馨和谐的课堂环境就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在走进课堂时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来面对学生,学生受老师影响也会放松紧张的心情,更信任老师从而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做到每个知识点都能熟记于心,对数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划分,明確重难点给学生理好知识点的时间,比如我们在学习一年级数学“找规律”课程时,先分析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把握学生身心发展差异,根据学生特点构建课程目标,先分析数值之间存在什么大小差异,找一找这个空缺应该填什么数字,然后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数字的排列顺序,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乐趣。

四、采用游戏教学和生活情境教学,寓教于乐中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存在许多数学现象,由于数学的抽象性特点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一直很低,但是如果将生活与抽象性教学联系在一起,数学知识就会很容易贴近现实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在学习一年级“人民币”计算课程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00元、50元、3元5角等数值,要求学生换算成几元几角几分时,学生就会计算混乱,但是如果将这些知识与生活结合就变的很容易,即生活情境教学,老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比如:一组学生当老板,二组学生当顾客,顾客想买七个本子,每个本子6角钱,顾客给了10块钱,老板你该找回几块钱?这个问题在课堂中也许不易解决,但在生活中学生就很容易弄明白,同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必要时老师还可以拿一些纸币来指导学生练习。再比如寓教于乐中重要的游戏教学,它对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调动学生兴趣具有明显的作用,比如在学习“认识小数”课程时,由于该课程内容较为生僻,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直不高,而游戏教学很容易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老师让每一位学生扮作小零食并标明价格,其次让身上贴有小数点的同学去合成一个整数,找一找小数点之间有什么不同,你又能合成什么样的整数呢,鼓励其他同学也跟着思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带给学生更好的感官体验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光靠老师口头讲述远远达不到提高课堂效率的要求,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小学生受发展规律的制约,思想跟不上知识的讲解,尤其是抽象性的数学暴露的缺点更多,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方便学习理解记忆,比如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课程时,一些同学常常会把它和梯形的计算公式搞混,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则是通过图例详细说明长宽高之间的不同,然后在分析其计算公式由来,让学生加强印象明确分清其中的差异,避免以后再犯一样的错误。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深一步学习更加复杂的知识,比如学习高年级知识“轴对称”时,学生对其特点把握不清晰,老师可以通过放图片举例子来说明轴对称的特点,然后经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真正理解其含义,真正的去记忆,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生动直观的来说明课堂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

六、结语

在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今天,寓教于乐理念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法,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的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运用游戏教学、生活情境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去学习,确保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雷文慧.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174.

[2]毛建平.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7(02):71-72.

[3]何小宁.趣味教学,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225.

[4]马小娟.让小学生在游戏中愉悦地学数学[J].学周刊,2016(25):73-74.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教学有效性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