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联合“导师制”在临床教学中的优势

2018-08-11 09:21胡永胜伍柏灵刘维琴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导师制

胡永胜 伍柏灵 刘维琴

【摘 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能力培养”的理念,结合“导师制”教学模式的优点,在医学院校中逐步推广,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教学模式改革仍需时间,逐步推广以“学生为中心”联合“导师制”教学模式。将使中医实习生能够通过充分的临床培训和实践来积累经验和提高临床技能水平,对于培养大量中医实践型人才意义重大。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导师制”;“传统教学模式”

新时期,面对“注重能力”、“注重创新”以及“注重综合素质”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医学教育模式亟待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知识的讲授、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等低水平阶段,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创新能力则更为匮乏。“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导师制”已普遍被各大高校接受并逐渐在医学院校教学中推广。

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彻底颠覆了以往“教”与“学”的关系,该理念强调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下,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会做,不会讲。课堂上老师把重点、知识点讲得非常细致,学生背清楚了也就没有太多问题了;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讲、记忆,缺少对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数据、逻辑推理等科学方法的训练;课堂上安静,缺乏在正式场合训练口头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作业、考试单靠记忆,学生缺乏以书面及口头表达来展示思想的机会和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求围绕学生组织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让学生自己学,在做中学。在这理念指导下,师生角色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辅助者、合作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的行动者和实践者”。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而是学生行动和实践的辅助者与合作者;学生在自主的行动与实践中能获得能力、态度、精神、信念的全面提升。

2.“导师制”教学模式

临床毕业生实习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临床医生的关键时期,不仅关系到医学生整体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提高,更关系到今后临床工作,对学校的声誉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近年来,因教学资源的匮乏,由于升学的冲击以及对实习毕业生管理上的松懈,医学生的毕业实习质量正呈逐年下降趋势。所谓“导师制”,即被称为导师的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的教学方法。其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临床为中心,教学为基础,科研为先导,通过搞好教学工作来促进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如何建立和完善导师制制度,保证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医学生毕业实习,是成为医生的扬帆起航的阶段,也是对医生行业认知的入门阶段,心理成熟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时期。“导师制”能帮助医学生在实习阶段快速成长,培养良好的医德和医术,不仅要靠他们自身的基础知识及道德修养,更需要导师的“耳濡目染”。而导师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临床知识上得到更充分、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也是为了让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人生经验能够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导师的选择,应该是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独立管床的临床教师。应具有较高临床业务水平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的医生。应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在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前提下,根据师生双方的意向,合理的选择分配,导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精密相结合。所以,要求导师定期为学生开展床边授课,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基本技能,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病历书写等。

3.传统教学的缺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督导和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资料是否齐全,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教案的重点、难点是否明确,教师讲课层次是否清楚,语言是否准确。教师以“講”为主,在教学组织上将各个知识点通过引入、分析、例题讲解、课堂练习等形式灌输给学生,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是有限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聆听教师的讲解,思维紧跟教师的讲解走,根据教师的布置参与研讨、交流、练习等。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聆听教师的讲解,思维紧跟教师的讲解走,根据教师的布置参与研讨、交流、练习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结语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多种教学形式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以扩大知识面为共同目标,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时间固定、内容单一、运行机械化的缺点,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我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仍存在很多不足,如参与式教学法有关教学内容还需不断完善充实,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模式还需不断探索,临床案例讨论与PBL及CBL教学模式的结合仍存在衔接问题,临床案例库病案不够完善等。

导师制的实行,使学生能够近距离跟导师学习交流心得。通过一起聊天讨论、一起值班、一起诊疗患者等日常工作,导师多年临床实践形成的临床经验与思路方法,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会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交流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对学生的品格与气质的塑造产生很大影响。反之,学生朝气蓬勃的学习热情,对新鲜事物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也能不断激发导师的工作灵感,从而突破瓶颈,攻克医学难关。因此,这种一对一的导师制模式是相互促进的,是积极有意义的,他使带教老师能更好地帮助和指导医学生在轮转期间的工作、学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也能激发学生和导师共同学习临床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促进和发展我国中医药学领域传帮带的重要环节,值得大力发展和推进。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导师制”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在各大院校尤其是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中在普遍推广,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新的教学模式还需慢慢推广,所以在医学院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仍需要时间。

【参考文献】

[1]杨坤,廖有乔,李秀楼.如何做好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导师的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4(26):468

猜你喜欢
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导师制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