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2018-08-11 10:23赵子衡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运用

赵子衡

【摘要】最近几年,教育部越来越重视中学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已经被列入工作重点。为了使中学生能够全面提升体质,教育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兴趣教学法。笔者阐述了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简要分析了其中的不足,深入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旨在为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 初中体育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41-01

引言

当前,我国中学教育对体育教学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普遍认为体育是学生的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尤其是初中阶段。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学都是随意性。不能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不但没有让学生身体素质加强,而且还给学生带来了学习负担。在此基础上,提出兴趣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兴趣教学法的重要性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中学体育教学也初见成效,新教学方法屡见不鲜,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兴趣教学是经过实践教学,效果最为明显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和热情,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对体育感兴趣。一旦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就将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学习课程,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学习效率会更高。

二、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一)初中体育课程不能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

首先,许多初中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普遍存在根据文化课程思路来设计体育课程,使课程设计方案不能满足初中体育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其次,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业余爱好和真正需求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通常都是放羊式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再次,比赛形式是初中体育的主要教学活动。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使其被动参与,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最后,在中学体育课程中,教师作为主导,统一的方式安排学生活动,学生不能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制约了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

(二)兴趣教学法没有得到有效运用

一方面,学校问题,大部分学校只注重文化课程,让文化课占用体育课时间,不但出现学生不参加体育课,而且甚至发生体育活动被取消想象,同时体育教材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体育课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考虑学生的兴趣,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体育的兴趣。

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建立兴趣小组

在课改不断深入下,大部分体育教师开始重视和关注兴趣教学法在实际课程中的应用。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其自由组合成兴趣小团队,增加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的机会,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大学习体育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拔河、羽毛球等竞技项目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喜爱体育的热情,此外,此类比赛还能培养学生与社会、集体相处的能力,团队意识。

(二)游戏教学模式

游戏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体育的现状。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和身体状况做出不同的游戏,营造活泼幽默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兴趣爱好,体验到体育锻炼的无穷魅力。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开动脑筋,拓宽思维,还可以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信心,培养他们独立和创新的能力。

(三)情境导向教学模式

情境引导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爱好专长来设置一定的情境,指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进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例如,可以多向学生介绍一些运动健儿的事迹,用他们对体育的执着追求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参加比赛,通过锻炼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情境引导教学,培养学生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

(四)适当进行心理引导

初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叛逆期,最容易出现浮躁、急躁的现象,一旦学生出现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危害,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所以,在体育教育中,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纠正方面,应多开展一些合作意识的体育项目,指引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例如,集体项目如球类,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此外还可以增加竞争意识。又如,开展单杠、跳马等项目,让学生克服恐惧,培养拼搏勇敢的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开展中学体育不但可以提升学生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正是深信此理,学生一旦对体育产生了学习兴趣,成绩的提升也会水到渠成。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兴趣教学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黎雄辉.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

[2]冯遵章.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09).

[3]芮慶.情境创设,兴趣引导———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64:105.

[4]夏丹.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融入[J].新丝路(下旬),2016,05:129.

[5]李君.试论兴趣教学法在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

[6]黎雄辉.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

[7]刘强.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0).

[8]徐丽娟.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运用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