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2018-08-11 11:01谢静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展望未来职业指导

谢静宜

【摘要】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是从化区唯一的一所中职学校,主要立足从化本土就业,在其性质上决定了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在国家教育部及上级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引下,借鉴他校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与时俱进,提供过程性多元化的服务,全面提升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职业指导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10-02

职业指导起源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百年之久。在中国,职业指导也早已有人提倡。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是中国职业指导的先驱,他所倡导的“使无业者有业,使就业者乐业”,对职业指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二十年来,中国的职业指导由理论研究进入到实践层面,并不断受到重视。

一、回顾过去

(一)自主摸索,大胆推进

1997年3月,针对当时中专学校学生的就业方式由国家包分配转向全部要自主就业和推荐就业的新形势,我校面向1994级的会计专业3个班的学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每周2课时。课程内容是任课教师从报纸、杂志和书籍中收集、整理的关于就业常识、面试技巧、从业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老师教得用心,学生学得有心,效果也不错,绝大部分学生顺利地实现了就业,有些岗位还非常理想。于是,从1998年起,学校将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由一个专业向全校各个专业铺开,任课教师也由之前的一人,增加为多人。并且编印了《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两本讲义,统一教学内容。

当然,就业指导毕竟是一门新的学科,任课教师这个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缺失的,尤其是当时的信息资源平台还不够发达,因此这个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也显得比较艰难,老师完全是在摸着石头走路。但有关老师已经深切感到就业指导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迎难而上,在尝试教学的同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探讨,在就业指导工作上面取的了初步的成果。《改良成人中专学校就业教育的设想》、《成人中专学校就业教育的总体设计》、《改革成人中专学校就业工作》等多篇研究论文公开发表。

(二)正式展开,规范发展

在新大纲和新教材的引领下,学校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工作如虎添翼,蓬勃开展。

任课教师从教数量有大的增加。他们认真钻研,积极参与课改,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职业指导课型。我校老师积极开展职业指导课程的课题研究,2002年12月研究成果获得了广州市教育局教学设计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2004年,老师们收集整理了本校学生就业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学习中了解,分析中理解,反思中提升》案例集,供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编写了校本教材《中职生就业指导》。

从2004年9月我校每年都积极参与教育部组织的已“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职业理想”为主题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每年都有多位学生和老师获得各类奖项。

学校就业科的学生推荐就业工作一直效果很好,我校的毕业生以农村学生朴实的形象,踏实的工作态度,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就业科的工作人员也从成立初期的一人增加到三人。

(三)突出职教,深入展开

基于传统职业教育“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根据新课改我校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例如:白丽老师的《提高中职学校就业指导时效性对策研究》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初探》《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学习活动多媒体课件》公开发表或获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文明风采”竞赛也成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由于竞赛是在学校选拔的基础上进行,是全校学生都可以参加的德育实践活动,在学校有一定的影响力,参加面很广,学校也给予获奖学生一定的奖励,对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学校支持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相关培训,有两位老师先后通过了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保证了我校职业指导工作更加的科学、规范。

二、展望未来

(一)调查反思

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成为中职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首先把关注点放到学生身上。

1.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单一

目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就业科负责推荐就业,二是德育课老师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等相关课程教学。

德育课老师对专业、企业了解不多,就业课程内容停留在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收集、求职信书写、面试技巧等内容的指导上;就业科的老师多数不进课堂。使就业指导的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目标性,实践性,课堂教学显得很肤浅。

2.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区别专业与职业

目前我校共開设十几个专业,除了学前教育、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有定期的见习、教学实习和专业对应性较强顶岗实习外,其他专业学生对自己想从事或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没认识,谈不上为实现职业理想,从思想、知识到技能的自我完善,使相当多的学生在校时见一步走一步,缺乏具体目标引领。

3.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了形式,忽视了内容与方法

目前我校的就业指导形式有:学生科组织的就业前讲座;准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每年六月份的校园招聘会。前三种形式以说教为主,学生参与性少。准毕业生们都认识到自我职业能力不足,包括知识、心理、技能、社会能力等,感到就业面试时的力不从心。如会计专业缺乏独立做账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缺乏讲课、说课、活动设计能力,汽修专业缺乏独立修理能力及沟通能力等。由于学校、教师、班主任等主客观原因,都没有很好创造条件或提供平台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或者说没有帮助学生掌握获得这些能力的方法与习惯。

(二)展望未来

今天,我们也同样感受到职业指导工作需要新的变革。在2013年6月学校立项了从化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校企合作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的研究”,和个人课题:“提升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服务质量的研究”。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全面提升职业指导工作。

1.建立一个机构——学校职业指导委员会

建立职业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主管领导负责,建立就业科、德育教研组、班主任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执行和监管力度,保证教育内容的有效性、指导工作落实到位,信息反馈及时和真实。

2.厘清一个观念——职业指导不是“就业指导”

什么是职业指导?我们在百度百科中搜索“职业指导”,结果是:“職业指导也称就业指导。为进一步明晰职业指导定位,在这里我们采用如下概念: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2005年4月第1版)

职业指导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帮助就业。(2)帮助就业稳定。是前一目标的递进。(3)帮助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这是职业指导的终极目标。我们认为职业指导应该涵盖上述定义中的所有内容,并根据各所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各自的侧重点和工作手段。

3.完成两个结合

第一个结合是职业指导与专业的结合。如:德育教师必须每学期听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参加专业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增加自己对专业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和岗位职业素养分析和研究,针对本校几个主要专业开展行业或岗位职业素养养成模式探讨。期望能够将面向全体中职生群体的职业指导工作模式,拓展到群体指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模式;将以思想引领为主的指导方式转向思想引领指导与职业素养培训相结合方式,从而扩大职业指导工作服务内容,达到提升职业指导服务质量的目标。

第二个结合是职业指导与校企合作的结合。德育教师、班主任必须到所教学生或所教专业的毕业生走访,下企业实践,深入了解企业岗位要求。企业文化的引入及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可使职业学校学生尽早地感受企业的氛围,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总之,职业指导是一门科学。对于中职生来说,在职业准备中具有导向功能,对于选择过程具有定向功能,在求职过程中具有信息提供、能力训练的功能,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其科学规律,努力使职业指导工作规范化、信息化,职业指导队伍数量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思路和范围,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让职业指导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人适其职,职得其人”,就是对黄炎培先生倡导的“使无业者有业,使就业者乐业”思想,在今天市场经济形势下职业指导工作任务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在2012年首届高级职业指导师年会上的讲话.

[2]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2005年4月第1版.

[3]《就业指导》手机互动百科.

[4]学术期刊《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13期作者:莫飞平篇名:《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

猜你喜欢
展望未来职业指导
40周年刊庆 引 言
——回首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回首过往,展望未来,7月迎来CIT全宅影音集成展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星光摄像机之展望未来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人职匹配”职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展望未来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