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新模式

2018-08-11 10:23杨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农村地区教育模式

杨林

【摘要】在当今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一些阳光照射不进去的地方,有一部分的人为了促进城市的发展、为了生活的水平提升、为了生计所迫等不得已离开家乡,背井离乡进入大学城市为自己、为家人寻求一份安稳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一批新的儿童群体正在逐渐产生——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等问题已经逐渐受到各级各类政府机关的关注与重视,一些政策性的扶持与帮助也为留守儿童的发展带来希望。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对于农民工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农村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困,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的问题日益加剧,这个群体也日益庞大起来,使得社会各界不得不关注起这个壮大起来的群体。本文就是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出发,来探讨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新模式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农村地区 社会发展 教育模式 成长环境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75-02

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下,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负面产物,但是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并且亟需解决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问题成因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就是经济的发展需求导致农村的青壮年人口流失,只遗留下一些无法离开的老人儿童,这就使得一些留守儿童被迫和留守老人居住在一起,接收不到父母的言传身教、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关怀、享受不到温暖家庭,甚至严重者生活问题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年迈的爷爷奶奶无法做饭洗衣等,这些留守儿童不仅仅要承受亲情缺失之苦,还要独自担起一些家务活。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年龄都比较小,都是父母出门打工不方便带在身边,更是因为年幼导致亲情缺失与生活重压对于他们的身心创伤是父母用挣得再多的钱都无法弥补回来的。一些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爸爸妈妈”,不仅仅自己要生活自理,还要承受周围伙伴的冷嘲热讽,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内向、自卑、压抑、偏激等一系列负面的性格特征,为留守儿童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這些问题都是很现实的,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遇到过一些留守儿童的自卑导致的学习生活都受影响的学生,也遇到过一些因为自身的意志力强大或者外在的有效帮助使他们得以走出阴影,理解父母,并最终获得一个幸福开心的学习生活的学生。因此,这也能有力的证明留守儿童的问题虽然看起来很严峻,并且解决起来很棘手。但是在这种社会发展形势下,两全的办法很少,那就通过调节留守儿童的心态与生活等方式来对留守儿童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帮助等等,携手虽然离开但是仍旧心系儿童大哥家伙在那个一起为留守儿童构建起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一、主动沟通,制造机会,改善他们心中的自卑感

一些儿童由于幼年缺失了父母亲情,同时又觉得与身边的同龄人的生活等方面的格格不入,或者遭受身边同龄人的奚落活着嘲笑等等,造成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会留下一些阴影,进而转化成为一些负面情绪或者性格特征如自卑、内向等,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孩子经常会一年才能见一次父母,这还算留守儿童中情况较好的。有些孩子的父母好几年回家一次,匆匆一看又匆匆离去,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等全依靠家中的老人来完成,在这种几乎已经成为陌生人的亲情关系下,留守儿童对于父母其实早已没有了殷殷期盼,面对经年不见的父母俨然就似陌生人一般,甚至有的留守儿童由于长年缺失父母的教育,内心形成的叛逆等情绪无处释放,在与父母的短暂相处中会对父母形成一种仇视心里,或者敌视父母的到来,与父母之间形成严重的隔阂。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由于常年没有父母的陪伴,加上与身边同龄人的对比,使得留守儿童从内心里说产生一种自卑的情绪,家孩子小孩子童言无忌,常常当面挑破留守儿童的痛楚,使得留守儿童的内心自卑情绪更加深刻,同时还会造成留守儿童的敏感多疑、安全感缺乏、不信任任何人、敌视接近他们的人等一些严重阻碍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的心理特征。

在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看待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将它们与其他孩子一视同仁。然后再从问题的根源出发来寻找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跌方法,比如一些留守儿童会因为父母的离开而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与人交流等,教师就可以以“交流”作为出发点,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与学生制造交流对话的机会,让留守儿童从教师这里找回一些缺失的温暖,然后打开他们的心门,逐渐地与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灵对话,还可以制造一些让他们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机会,比如节假日组织家校活动,尽量邀请到他们的父母,使他们能够与父母有一个相处的机会。

二、尽量实施寄宿制制度

环境对于人的身心发展与身心状况的调节作用是很大的,在一些调查研究中,明显能够发现生活环境较安稳的孩子的心理等都会比较开朗,思想上也比较轻松,很少会出现一些沉默寡言、自卑等消极情绪,由此可见环境对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塑造与影响作用。

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生活环境的原因,已经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若是继续待在那样的环境中,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改善并无益处,那么学校可以组织留守儿童住在学校,实行寄宿制。让留守儿童用的学习生活都在学校这个相对比较温馨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有教师的殷殷关切,有同学的互相关照,有好朋友的亲密相处与关怀。并且除了人文因素外,还有一些环境因素如温馨的校园环境与班级环境、充满思想与文化的熏陶的艺术气息等都会使得留守儿童慢慢从亲情缺失的阴影中走出来,敞开怀抱去迎接新的朝阳。

总的来说,留守儿童的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重要的是有没有真正的将留守儿童的问题放在重点去看待,有没有用一颗充满热忱的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重拾生活的希望。

参考文献:

[1]赵军明,孙继华,薛刚.海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文化信息获取现状及障碍因素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2):138-141.

[2]都笑言,张一博,泽仁卓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以湖北恩施来凤县百福司镇为例[J].中国市场,2017(5):157-158.

[3]李伟,张小晶,熊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基于X地区的个案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6(2):16-19.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农村地区教育模式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