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硬汉越野指南

2018-08-14 19:50纳森
汽车之友 2018年15期
关键词:崖壁探险者硬汉

纳森

如果说昔日兴盛的硬汉越野,更像是专门分出的一个门类,如同荒野求生里的贝爷一般,用粗犷和近乎蛮霸的方式在山林中碾压出一条出路,那么随着技术和理念的发展,硬汉的定义早已融入生活,越野的本能却也愈发强大,昔日硬汉越野的门槛早已被如今丰富的产品线打破,在这个新 · 硬汉越野时代来临之际,你,准备好了吗?

白石崖壁 · 以G之名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每当想要挑战一台SUV的终极越野性能,我总会带它来到这处白石崖壁。也正如他们所见,败兴而归,是发生在这里的常态。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上到这座陡峭石坡顶端所需要的真正实力。

哦不,还有这台G500。

在这个SUV从外观到功能都向着城市化、舒适化方向日渐倾斜的时代里,对传统的坚守,成为了愈发难得的品质。当你抱怨路虎Land Rover系列车型设计越来越舒适柔软,感叹Jeep牧马人更新迭代的速度无法满足你作为越野爱好者的激情时,不妨稍稍抬头,看看属于奔驰G Class的坚守与开拓。

我知道你们可能要说,年初的北美车展上已经发布了全新G Class车型,我手里的这款是止步于2017年的产物。实话实说,在新款即将登陆中国市场之际,我也曾有过对这款车型的选择犹豫。但当我开着这台 G500,抱着尝试的心态“一不小心”登上了白石崖壁的坡顶时;当我看着眼前的它,看着三里屯夜间疾驰的上代、上上代产品,再看回1979款G Class,品味着四者的坚守与坚持时,我明白,这也许是我的义务,去告诉喜欢G Class、拥有G Class、了解G Class的人,你们眼中这台“大玩具”真正能做到些什么,它身为一台车,所拥有的超过一台车本身的意义,又是什么。

说回白石崖壁。

当我驾着这台2017款G500,穿十三陵而过,径直進入后方叠峦的山脉时,正值一个炎炎夏日。尽管车窗半敞,但大开的空调和高挺的坐姿让凉意把我与室外的热浪隔离开来。随着脚下油门渐深,蜿蜒的山路上不时传来一阵阵雄浑的低吼。转过一个回头弯,这台深咖啡色的G500就像一头匍匐而过的陆地凶兽,四条宽大的轮胎紧贴地面,带动着高约两米的巨型车身,渐渐逼近白石崖壁的入口之处。

被我称为白石崖壁的这段石坡,坐落于十三陵外围山脉中的一处废弃采石区。有别于笼罩周遭山体的青绿和土色,这片有着明显修葺痕迹的区域被开凿成形的白色碎石山所覆盖。尽管依旧傍山而立,荒废已久的碎石堆早已坑洼不平,坡度刁钻。顺旧时坡道而上,首先需要拥有极其优异的低速线性扭矩、底盘高度、接近角和离去角,而在许多坑洼不平石子松散的坡面上,同样极度考验SUV的四轮动力分配和上/下坡匀速止滑等越野看家本领。细数开春以来曾与我一同抵达这里的身影,尽管其中不乏丰田普拉多、路虎发现神行等越野性能同样优异的SUV车型,但能开入石崖深处的不足一半,能真正登上坡顶的,更是没有一台。

依次打开G500中控台上的三把差速锁,感受着皮卡一般开阔视野的驾驶姿态,我决定开着它尝试一下冲击坡顶。

驶入坑洼不平的碎石山路,尽管我的坐姿依旧平稳,但已经可以不时感受到轮胎悬空、轮轴倾斜的底盘调整。尽管G500搭载了大动力的4.0T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但610Nm的出色低扭扭矩所搭配的线性扭矩输出,以及专业级四轮动力全时分配,成功消除了对于低速状态下,大动力可能带来的加速过猛和轮胎打滑的传统顾虑,用一种稳健而扎实的扭矩表现将动力转化为实打实的抓地力和爬坡力,与限滑差速器一道,将这台巨兽牢牢地钉在山路上。听着脚下碎石窸窸窣窣的下滑,感受着车辆依然稳定的爬坡表现,我头一次对登上坡顶抱有了更多希望。

通过坑洼不平的盘旋碎石上坡,阻隔在G与坡顶之间的距离,只剩下一段长约30米的高角度坡道。哪怕平日里没有车辆上坡,这条险坡上仍不时有碎石滑落,先前许多SUV止步于此,或是因为接近角离去角和底盘高度不足以进入/离开坡道,或是由于高角度爬坡状态下四轮动力分配无法像刚才的缓坡一般自如及时。而当G500缓慢而有力地顺坡而上,几乎没有停顿的正面爬上陡崖时,我还没缓过神来。越过开始的坡度,车辆在中段所面临的倾斜角高达近40度,这不由得让我回想起路虎在天门山那场天梯挑战。而在白石崖壁,滑落的碎石,坑洼的坡道,都让这场挑战的难度相比天梯只高不低。但尽管如此,我所能感受到的,是这台G Class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健前行。或许速度不快,途中也伴着些许打滑,但这种缓慢而坚决的脚步却始终未停。

当车头忽的下沉,车身姿态由上扬后倾转为水平,眼前豁然开朗的景致告诉着我,这里,就是坡顶。

停好车子,我坐在车顶上,感受着G Class刚硬冰冷的质感,眺望着远方的山峰。

1979 - 2018,我看到了G Class在设计和技术层面的演进史,而我更看到了,在如云雾流逝的岁月里,属于坚守和坚持的那点点星辉。我无条件的相信,尽管存在着技术层面的差别,这台2017款G500脚下的白石崖壁,和1979款、2018款可能攀登到的某座险峰,有着相同的意义。尽管岁月如梭,但以G之名,愿越野精神永存。

沙地咆哮 · 七座猛虎

身为一位现役路虎车主,我一直认为,在现如今大规模的SUV城市化舒适化转型趋势下,愈发走高的颜值从未牺牲作为路虎品牌重要基石的越野性能。

去年年底天门山一役,插电混动版揽胜运动在天梯上为自己正名;

今年年初张家口寻雪,全新发现神行彰显了踏雪而行的安然自信;

而前些日子里一场尽情的沙地咆哮,代表路虎现役车型越野顶峰的发现5,又一次向我诠释了英式硬汉越野凌驾于常规经验之上的颠覆式性能表现。

在开着发现5进行为期一周的深度试驾之前,我特地找到了车主交流群里的几位发现5车主,询问了他们对于这款车型的印象和反馈。

“大,真的大,这才是真正实用的七座车。”

“外观设计也好看了不少,坐姿还是一样高。”

“相比上一代发现4,发现5的内饰更高级,更舒适了。”

“虽然没拿它越野过,但看起来功能特别齐全。”

虽然大家都对发现5的高大实用赞口不绝,但对于没有人真正体验过这款越野侧重多于豪华侧重的路虎实地的越野性能,我还是颇感遗憾。

也正因此,当我提出想通过一次沙地越野来看看这款家族越野担当的真正实力时,车主们都对此报以了很高的期待。

拿到这台2017款发现5后,我便迫不及待的朝着选定的越野测试区开去。尽管对它的心理预期仍是以越野大过豪华,但高大宽敞的视野、软硬适中的座椅、丰富全面的交互系统、声场空灵的顶级音响,以及设定柔软却支撑有力的悬架,无不让我感叹着路虎在舒适性、豪华性层面的节节攀升。

也正因此,一段近两小时的车程,我不知不觉就到达了目的地。

当我驶入位于长阳永定河滩的干涸河床,俯瞰着千米范围的片片沙海时,对于这台发现5越野性层面的追求,第一次超过了舒适柔软的豪华感层面。

缓缓转动换挡旋钮后部的地形调节旋钮,将模式切换至沙地。再按动悬架高度调节的按钮,将模式设定到最高。看着车辆模式切换的辅助界面出现在驾驶荧幕和中控荧幕上,感受着车身姿态又向上缓缓提升了数十毫米,是时候驾着这台高约两米的莽荒猛虎,在沙地上实地驱驰了。

顺着坡道一路冲入沙海,我并没有刻意的控制速度。人们都说快走沙慢走水,我也担心如果初始速度过慢,车辆可能会陷入沙地难以自拔。然而顺坡下冲的一路上,这台发现5却在慢慢帮我建立起足够的信心,来打破这种经验主义。

即便在承重能力较差的沙土路面上行驶,开启沙地模式的发现5也不会像寻常SUV一样存在着动力平顺性、悬挂支撑性上常见的迟滞、生澀和支撑不足。恰恰相反,在下冲的一路上,尽管沙土的厚度渐渐加深,发现5仍旧以均匀而充沛的线性感受将充足的动力储备传递到每一只轮胎上,配合着愈发硬朗的悬架支撑性,让坐在车内的我对于沙地驾驶拥有着如履平地般的掌控性。尽管一路上沙土漫卷,看起来好不热闹,但作为驾驶者的我却丝毫没有一点乱了方寸的感觉。时而前行,时而停顿。宽厚的胎壁配合灵敏的四轮动力分配,让沙地陷车的顾虑完美的远离了这台发现5。

在一路徜徉沙海的途中,灵敏,稳健,高响应,零陷车。我丝毫感觉不到,自己在驾驶的,是一台车重超过两吨、具备全尺寸大7座的庞然大物呢。

爬上一座长着些许绿荫的沙山顶部,我停车暂歇稍许,惬意地享受着软硬适中的通风座椅,耳畔回响着Meridian环绕声场演绎的提琴奏鸣,如果不是我此刻还身处沙海,豪华感的氛围恐怕会再次让我忘记这台SUV顶级的越野性能。

诚然,路虎愈发都市化的设计感和由内而外的科技舒适和豪华氛围让人们渐渐忽视起这个品牌在越野层面上的丰厚积累。不过对于大多数不会将越野贯穿在日常生活里的车主们,以及在豪华SUV的门类里进行着选择的潜在消费者们,扎实可靠的顶级越野性能,或许不属于日常驾驶的重要因素,却是路虎品牌在全面提升豪华感之余,对于自身传统价值的坚持和彰显,是应对极端环境的应急保障,更是以备不时之需的锦上添花。

涉水出泥·“警车”传奇

如果你问我,哪款车型在大学期间给我留下了最深的“阴影”,我的答案很大概率,会是这款福特探险者。在警察执法权更加人治化、宽泛化的美国,或因违反交通规则,或因某个可疑的举动和驾驶行为,被警车扑停在路边接受临检,是时常发生的一幕。

身为豪华/超豪华二手车行业的从业者,我日常接触的车型在路上会显得更加扎眼,也正因此,接受临检基本上也成了家常便饭。而福特探险者,恰恰是美国中部最为广泛使用的警用SUV车型。

作为美国警方标配的警用SUV之一,无论是地方警察用于巡逻治安的常备警车,又或者是高速巡警用来测速临检的州际警车,相信福特探险者足以成为不少有过美国留学、驾驶背景的留学生们相当难忘的车型。

而当这样一款“警车”在国内市场正式发售,也不由得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能被选为国家级多警种的警用车型,想必这台探险者,在全地形行驶领域,也有着自己不为国人所熟知的独到的见解或者深厚的造诣。

抱着见识一下的心态,我为这台2017款探险者,策划了一次泥地涉水之旅。

尽管已经见过数不清的探险者,但这还是我第一次坐进车内,以驾乘者的角色探索这台美系硬汉SUV。作为以F系皮卡闻名全球的车企,高大、宽敞、舒适、实用,是福特品牌在中大型车领域里最为擅长的设计思路。

在这台探险者身上,这些特性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无论是5037mm的大尺寸长度、2860mm的优异轴距,或者是3.5T V6引擎的重组马力,美系大尺寸大动力的运用让探险者在气势上充满着肌肉感和爆发力。而对于这样尺寸的车型而言,252kW,501Nm的動力数据让驾驶丝毫不显吃力。当我在高速上开着探险者,身法自如的加速超车时,充沛的动力储备和优秀的线性输出让畅快感成为了一路的主旋律。

而当我临近这次泥地涉水的主场——官厅水库时,探险者中控台上过分简单的全地形调节系统让我不由得生出些许不安。不过也许是先前在美国开F-150时同样简洁的操作系统出人意料的优秀表现,也许是因为宽大的座舱空间和舒适的小牛皮沙发座椅带给我的宽慰感受,在简单切换到泥地模式之后,我驱车深入了泥潭和水域之中。

对于未到涉水警戒线的浅层尝试,不让车身陷入泥潭,就成为了整个操控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在开启泥地模式之后,探险者像是换了一种风格。与先前在高速上畅快狂飙的感受不同,深入泥潭的探险者更像是一头步履稳健的野牛,501Nm的扭矩被完美的发挥出来,以一种匀速而扎实的方式蹚过泥泞的水潭。在这个我随意迈步都会泥足深陷的环境里,它超过两吨的巨型车身却丝毫没有陷车的迹象。除了每次猛烈提速时的稍许打滑,这台仅使用了常规标配轮胎的探险者在水潭中速度灵活地行走自如,甚至当途径一处浅水区域时,一块挡在轮胎前的水底石块被它强大的前冲力撞得飞出了水面,而车子仍旧毫无损伤的继续前行。

当我从水潭中离开,径直停在满是黄泥的河滩上,我仍没有从这款美系硬汉SUV简单直接的越野风格里回过神来。以F级皮卡为标杆,美系越野的特性,似乎就是以最简单的操作界面,为驾乘者提供足以横冲直撞无所顾忌的四驱感受和充足信心。尽管在不久的将来,我仍将对这台探险者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产品力分析,但在当下,它满足了我对于传统美系越野进一步的认知和认同,也用简单直接的姿态,为消费者们提供了一款有着“警车”背景的硬汉越野选择。

猜你喜欢
崖壁探险者硬汉
沙燕:崖壁建筑师
会下蛋的崖壁
崖壁公寓历险记
创作大师·观察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
山海经
失去声音的鸟
预应力锚索技术在旱码头崖壁工程中的应用
马德钟:硬汉也需柔情
硬汉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