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建筑企业执行力建设

2018-08-14 09:42何立强
山东青年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筑企业执行力建设

何立强

摘 要:“三分戰略,七分执行”。执行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是推进企业运行有效性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正确的决策只是发展的基础,而快速高效的执行才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建筑企业;执行力;建设

一、建筑企业执行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出台了诸多加强执行力建设方面的文件,制定并施行了许多强化执行力建设的措施,从各基层单位具体实践来看,阶段性成效比较显著,但在有些方面部分单位和少数人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一是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集团公司层面制度体系建设已相对健全、基本到位,但下属二、三级公司层面在制度的贯彻执行方面还存在思想不重视、执行不到位、结果不受控等现象,尤其是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一些企业核心制度贯彻不力,严重束缚了企业管理效能的进一步释放。

二是管理制度的执行尚未实现全面覆盖。由于一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如项目分散、资源流动性大、统计工作不及时、部分三级公司及所属项目部对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不够等,造成了物资、设备、协作队伍等资源难以真正做到有效的管理,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和管控能力不足,企业管理效益没有完全发挥。

三是依法合规经营力度亟需进一步加强。不少工程项目仍存在“先进场、后签合同”的现象,由于工程量清算工作不够细致等原因,有些项目存在超前支付等问题,风险防范意识有待提高。

四是部分人员廉洁从业意识较为薄弱,行动还不到位。部分二、三级公司、项目部在节能、节约、环保等方面意识薄弱,存在铺张浪费现象。

五是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岗位职责有待明晰。客观存在人员冗余、效率低下、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

二、建筑企业执行力薄弱的根源

一是贯彻执行意识不够强。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意识较为薄弱,有章不循,随意变通、执行不到位。

二是内部沟通还不充分。对规章制度的宣贯力度还不够,内部沟通不及时,导致部分单位在对制度的理解上出现偏差,上级单位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下级单位不及时上报出现的问题,不真实反馈执行情况等。

三是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还不到位。这就导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上下级之间存在着条块分割、职责不清、互相协作不够、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人浮于事、相互掣肘,工作责任不够明确,工作运转不畅。

四是在制度的宣贯过程中不讲方式、方法。在抓执行落实中,很多人都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分轻重缓急,缺乏工作思路。

五是监督考核还不到位。监督考核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对三级公司、项目部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真实的绩效考评,对执行不力人员的问责、追究、惩处的力度不够,助长了其工作的消极情绪;对有效执行的人员褒奖不足,难免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

三、强化执行力建设,促进各项工作进展

建筑企业要把加强执行力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大力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打造强大执行力,培育优秀的执行文化,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抓好执行力建设,就是要契合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企业同样如此。建设一流企业,必须登高望远观大势,用清晰的战略思维明确发展目标,用正确的路径选择确保预期成果。企业的发展战略,既要适应建筑市场形势急剧变化的“市情”,也要适应企业迈向又快又好发展的“企情”。只要战略“得当”,全员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常抓不懈,一定会实现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在执行力建设与企业愿景和经营思路相契合的基础上,要建立和健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制度、经济运行督导制度,重要决策反馈报告制度,经济责任问责制度,深入开展企业经济运行督导检查、安全质量稽查、工程项目专项治理检查、外协队伍管理效能监察等活动,对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制度和要求的落实加强督促和检查,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抓好执行力建设,就是要打造高效团队、提高执行效率

执行力是执行能力与执行责任心的结合。要继续加强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以现场培训为重点、岗位需要为取向、能力开发为目标,不断提升员工执行能力。领导者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其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整个组织的执行力。领导者不能只是进行战略性思考,还要积极地关注、力所能及地参与各种具体事务的管理,要亲自、深入地投身于基层项目之中,积极地与地方政府、业主、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只有这样,领导者的心思与灵魂才能和企业融为一体,企业才会具有强大的执行力。

(三)抓好执行力建设,就是要健全执行机制、落实责任追究

要形成覆盖全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推进绩效管理。要将员工的绩效考核同执行力建设结合起来,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定期、定性、定量跟踪对比检查,确保执行过程的有效性;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动态岗位绩效风险工资,使员工的分配收入与工作业绩紧密相关;建立目标跟进的过程监控和信息反馈机制。各级领导、督察部门、业务职能部门要从目标任务下达到执行结果考核,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掌控,了解进度,检查质量,及时纠偏,实现管理过程的全面跟进,确保执行过程的有效性;要加强行政效能督察,建立并实施责任倒查制,严格责任追究。对于失职、渎职,造成项目巨额亏损,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厉追查,依法严惩,决不姑息;要重视民主监督,倡导“阳光经营”。要通过拓展厂务公开内容,推行“工作绩效情况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抓好执行力建设,就是要加强内部协调、完善沟通机制

要不断地完善沟通机制,加强各种层级之间的沟通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企业经营活动的内部协调和仲裁制度,严肃经营工作纪律,严禁各种内部恶性竞争行为,加大对企业内部互相拆台、推诿扯皮等行为的处罚力度,营造一种互相扶持、共同发展的良好内部氛围。

(五)抓好执行力建设,就是要强调执行力文化、注重文化建设

执行力建设旨在构筑一种执行力文化,体现企业全体员工负责、敬业的精神和服从、诚实的态度,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一流企业普遍具有富有自身特色、深入人心的优秀企业文化,具有健康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能够与企业战略目标、发展规划、经营管理和员工发展深度契合,实现员工对企业发展和管理模式的高度认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要在基层广大职工中大力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各级单位、人员要坚决服从企业的重大决策,要克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立足实际,勇于创新,超越自我,敬业奉献,争创一流,实现自身价值。要完善企业文化规划,根据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组织架构、管理阶段等变化,对企业文化进行变革创新,修订完善企业文化规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实现发展战略与文化规划的契合。要深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把长期实践形成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固化到企业的管控模式、组织架构、经营流程、资源配置中,凝练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准则,增强企业文化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要加强专项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大力加强创新文化、品牌文化、质量文化、服务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生态文化、责任文化等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具有时代特色和企业特点的专项文化,实现文化理念与管理制度有效对接。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升凝心聚力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9)

猜你喜欢
建筑企业执行力建设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合理赞扬提高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