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的经济增加值、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就业增长

2018-08-14 09:48宫超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2期

宫超

内容摘要:本文借助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结构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并且通过省级面板数据根据地区分类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我国东部地区的流通业发展能够更有效促进就业岗位,而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就业效果接近东部的一半,代表了我国中西部流通体系建设仍然较大落后于东部地区。另外,流通业产业进步对就业影响具有地区性差异,在东部地区能够更有效发挥互联网流通业创造就业岗位的功能,而在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主要产生的是“创造性破坏”,由技术推动替代了基础劳动力。研究的政策建议是:宽容流通产业的非正规就业,扶持中小流通企业,为流通产业的人员培训提供政府资金扶持,政府开设专项资金来扶持创新技术。

关键词:就业增长 流通产业 创造性破坏

研究背景

流通产业是国家经济的主导产业,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虽然商品价值是由劳动所创造,但需要通过商贸企业将商品价值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才能够让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尤其在我国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过剩,存在普遍商品积压现象,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发展商贸流通业,促进居民消费意愿,将过剩的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不过,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不仅仅符合了供給侧改革的需要,商贸流通业发展会促进相关领域的就业水平提升。一直以来,我国的就业问题属于民生经济,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就业率的平稳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定、居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如今我国经济开始迈入新常态,各个主要城市地区大力发展服务业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然而劳动力市场供给与服务业劳动需求的信息流通存在滞缓,产生了用工荒的问题。因此,要通过流通业发展来带动相关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产生就业吸纳力。

流通产业过去属于劳动密集行业,而在互联网行业和信息行业的迅速发展下,劳动力素质需求也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基于电子商务的网购、移动商务和O2O商业模式的大力发展下,更多农村劳动人口能够借助电子商务来消化农村的农产品滞销问题。不过,根据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变动存在滞后性偏差,如果偏差过大则难以发挥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

不同地区的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不同,对就业的促进能力存在差异。本文借助省级面板数据来研究东部、中西部地区对就业水平的影响差异,根据研究结果为我国流通产业转型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综述

谢莉娟和吴中宝(2009)借助偏最小二乘法来研究流通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得出流通业对于就业拉动作用不足,流通业内部子产业结构失衡,应当提升零售业在流通产业中的地位主导性。王晓东和谢莉娟(2010)对我国中部地区流通产业和就业增长的研究发现,流通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相比,在推动就业增长的影响效果方面更为显著。王睿(2013)通过对流通产业发展与就业吸纳力的关系研究得出,东部地区的流通业对就业有更有效的拉动作用。黄琴(2015)通过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商贸流通业的就业吸纳效应,并且对我国东部、西部和中部进行了分别研究,结果得出我国东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相比其他地区而言,更能拉动地区的社会就业水平,表明西部地区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现象。齐云英(2016)研究了商贸流通业的劳动生产率对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生产率对就业人口增长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技术进步对就业岗位具有破坏效应。郝冰(2016)的研究得出,我国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对就业的影响较低,提出中西部地区应当加大对当地中小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文献研究可以得出,流通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发挥了经济增值和提高就业水平的基础作用。另外前人的研究普遍反映了我国流通产业对就业促进作用存在地域性的差异,由于中西部地区较差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往往令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并没能起到拉动就业的作用。

研究理论

(一)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对就业的正向作用

根据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配第提出的理论,17世纪开始西方国家的商品生产开始从有形性过渡到无形性,在重商主义的推动下促使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转型,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人口进入了商贸业,而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与产业产值结构保持着较高的相关性。由此,配第和克拉克共同提出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国家在经济产值和收入水平增长的同时会促使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次序演进。另外,根据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农业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会随着技术发展不断下降,而服务产业的比重会逐渐上升。这是因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较低,居民消费中对农产品的消费比例不会随着收入水平正比例增长,服务性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较高,居民消费中对服务的消费比例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在我国,流通产业属于服务型第三产业,从广义上,流通业包含了商流、物流、信息流等,其中包含了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物流业,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了流通业的演化,催生了互联网新兴行业的岗位需求,比如快递员、餐饮服务、电商客服等岗位。

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经济活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商贸流通业属于经济活动中的分配环节。在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分工生产中,人们所生产的产品不完全是由自己所使用,还需要与他人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而人人寻求产品交换会令社会运行成本过高,需要代理人通过市场的价格信号和利润信号来寻找最优的配置。发达的流通业是商品经济顺利运转的基础,流通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根据奥肯定律来看,经济增长不仅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能够提升整体就业水平。因此,流通业带动了经济增长,通过经济增长促进了就业。

(二)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对就业的负向作用

Kalz和Murphy(1992)提出,技术进步推动下产业转型会促使一部分劳动人口失业,因为随着产业信息的加剧,各个产业部门更偏好于掌握特殊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技术相关岗位偏好使得部分不具备这项技能的劳动力非自愿失业。因此,产生了Vinay(2002)所提出的技术进步的创造性破坏理论。换言之,在技术进步推动下,产业结构变动会对社会就业产生两个效应,首先是由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新型岗位需求,其次是由于创造性破坏的替代作用,使得部分岗位被机器所替代或者多个岗位被少量技术人员替代。在我国流通产业目前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大多数城乡地区还普遍存在传统的小型零售业和物流企业,还处于互联网化和信息化的转型过程中,技术推动下的城乡流通产业结构转型极有可能造成大批量的劳动人口失业。

另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存在时间滞后性,产业发展并不能迅速吸纳劳动力。而在我国大城市具有严格的户籍制度,农民工难以寻找到稳定的工作,阻礙了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的意愿,使得市场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这提高了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吸纳力的滞后性。过去我国的经验数据表明,尽管从21世纪开始经济飞速增长,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作用得到逐步提升,但是随之而来产生了“无就业增长”问题。过去研究发现,流通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存在时间滞后性问题(王晓东、谢莉娟,2010)。

实证研究

流通业属于就业门槛较低、产业规模大的先导性行业,对于劳动力的专业要求和技能要求较低,劳动密集型和产业规模庞大的特征促使流通业能够明显推动社会就业。另外,流通业的就业方式较为灵活,能够催生大量非正规就业行为,而尽管非正规就业没有签署劳动合同,但是为信息闭塞的城乡地区或户籍制度严格的城市地区提供了自主就业的方式。根据前文的理论叙述可以得知,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新的劳动岗位,并且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来间接提升就业率。不过,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往往是通过技术推动,就业劳动岗位可能在短期受到技术替代的挤出效应影响,以及在户籍制度的作用下,流通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变化存在滞后性。

本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从国家统计局查询了31个省市物流业省级面板数据,时间从2003年至2015年共13年,通过查询总共获取了403个观察样本。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以计量模型回归的方式来检验流通产业结构与社会就业人口的关系,并且选取了人均收入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地区经济产值作为控制变量(见表1),具体如下:

通过DEA-Malmquist指数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本文根据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总共筛选了6个研究变量,分别是来自不同地区的流通业资产量、流通业业务成本、流通业人力规模作为投入指标,以流通产值指标作为产出指标。根据文章篇幅限制,本文给出了2013年至2014年和2014年至2015年流通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量结果(见表2)。

在模型进行拟合之前,对各变量进行了ADF检验,得出地区就业人员、流通产业增加值、科技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地区经济产值存在单位根,因此本文将模型变量调整进行一阶差分。表3为广义最小二乘法的检验结果,并且根据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分类回归。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得出,流通业增加值对就业人数的相关系数显著为正,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然而东部地区(0.1215)和中西部(0.0648)在系数大小上存在差异,在东部的流通业增加值每提升1%,东部就业人口提高0.1215%;在中西部的流通业增加值每提升1%,中西部就业人口提高0.0648%。这说明,我国东部地区的流通业发展能够更有效促进就业提升,而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就业效果接近东部的一半,代表了我国中西部流通体系建设仍然较大落后于东部地区,应当增强中西部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和中小流通业的扶持,发挥流通网络建设在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

另外,流通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就业人口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关系差异,分别通过了10%和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在东部地区(0.026)流通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每上升1%,东部就业人口提高0.0026%;在中西部地区(-0.0137)流通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每上升1%,中西部就业人口降低0.0137%。这说明,流通业产业进步对就业影响具有地区性差异,在东部地区能够更有效发挥互联网流通业创造就业岗位的功能,而在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主要产生的是“创造性破坏”,由技术推动替代了基础劳动力。然而,地方政策不可因创造性破坏的短期作用而“因噎废食”,应当加强对流通业就业劳动人员的专业培训,培养流通信息产业的相关技能。

对流通产业提出的政策建议

第一,对流通产业的非正规就业现象采取宽容态度,尤其在小微流通企业存在成本限制的情况下,雇佣正式职工需要担负过多成本。从海外流通业来看,非正规企业能够解决社会部分就业问题,以供需匹配的劳动薪酬来保障大批劳动者的收入。在社会保障覆盖面尚不完善的城乡地区和二三线城市,非正规的流通岗位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是最后一重社会保障,比如通过临时工、自主创业、小商贩等形式来获取收入,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应当以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条件为基准,对部分非正规就业采取宽容态度。

第二,地方政策应当扶持中小流通企业,因为中小流通企业占据了流通产业组织中较高比例,是支撑流通产业的主体,是为社会带来经济产值以及创造就业岗位的根本。然而,在我国经济下行、中小企业融资难和税负比例失调的背景下,中小流通企业的生存环境越发艰难,尤其是我国中西部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区域之间商贸发展不协调。因此,应当为中西部中小流通企业建立更好的社保、税收和融资条件,从而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合作,通过更多的跨区域贸易来创造更多的正规或非正规的就业岗位,从而为当地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环境。

第三,应当为流通产业的人员培训提供政府资金扶持。随着我国互联网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的流通业工作将转为基于信息系统的操作上,这种技术进步可能存在对就业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因此,应该通过人员培训的方法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劳动力素质,让人才技能适应流通业互联网化商业模式的发展需要,从而提升地区长期的就业水平。

第四,政府开设专项资金来扶持创新技术。无论是物流业还是零售业,流通业中每一环节的技术进步都能促进生产能力的提升。如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我国内贸流通起到变革作用,以电子商务、O2O、智能流通、大数据共享、无人技术等为代表的创新性流通模式可以看出,我国流通业未来趋势将是线上与线下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流通业应主动迎合技术发展趋势,投资于互联网+技术与信息系统等线上应用,加快产业与互联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将物流系统标准化,能够让系统随时跟踪包裹的运输状态。

参考文献:

1.郝冰.流通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5)

2.齐云英.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

3.黄琴.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就业吸纳效应——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性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28)

4.王睿.流通产业结构变动中的就业吸纳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

5.王晓东,谢莉娟.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基于中部地区流通业对就业吸纳的贡献分析[J].财贸经济,2010(2)

6.谢莉娟,吴中宝.流通业发展对促进就业增长的贡献分析[J].价格月刊,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