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林长制的做法及成效

2018-08-14 09:55沈小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做法成效林业

沈小萍

摘要 本文描述了提出林长制的背景和宣州区林业管理现状,从林长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问题导向、分区施策等方面阐述了宣州区林长制的具体做法,并分析了林长制在引领宣州区林业增绿增效、提质增效、增产增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林长制;林业;做法;成效;安徽宣城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152-01

1 林长制的背景和定义

201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合肥、安庆、宣城等地先行试点,宣城市宣州区为首批试点区之一。林长制即通过层层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林长职责,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人专管。至2017年11月,宣城市宣州区实现了“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林长全覆盖,全区26个乡镇259个村(社区)及1个国有宛陵林场均建立了林长制,林长制在引领宣州区林业增绿护绿用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林业管理现状

全区林业用地面积9.56万hm2,森林覆盖率34.74%,林木绿化率38.43%。林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以林业部门管理为主,在植树造林、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林业发展和保护重大事项上,林业部门行政能力单一,工作推动力不强。区、乡(镇)、村(社区)各级行政力量上下联动不够,政府职能部门间横向联系缺乏,林业工作的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能力较弱。

3 具体做法

3.1 三级林长全覆盖,层层落实责任

2017年9月28日《宣州区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方案》出台,成立了区林长制工作领导组,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兼任林长办主任,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国有宛陵林场和有林村(社区)同步出台了《林长制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组。实行“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林长全覆盖,层层落实责任。全区设区级总林长2人、副总林长2人、区级林长25人,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国有宛陵林场设总林长27人、副总林长27人,村级林长237人。

3.2 坚持问题导向、分区施策,推动林业增绿增效

宣州区境内山地、丘陵、圩畈地形地貌多样,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林长制工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精准发展。该区溪口镇林业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7%,属于典型的山区大镇,林长制实施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造、管、封、抚多措并举,优化林种结构,增强森林综合功能和多种效益;水阳镇水域面积3 333.33 hm2,属于圩畈地,林长制在湿地保护上做足文章,大力推进农田林网、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形成生态稳定、景观效果明显的农田防护林体系[1-2];鳌峰办、西林办等属于城市住居区,林长制以开展“三线四边”绿化提升、森林长廊建设为重点,打造档次高、质量好的精品绿化带,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3.3 创新管理模式、科学护绿,推进森林提质增效

探索建立森林资源保护行政区域管理和权属管理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3],区、乡(镇)、村行政一把手和林场场长、公司企业经理为本级“林长”,各级林长层层开展巡查,林长制开展以来,区级林长巡查116人次,乡镇村级林长巡查1 164人次。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各级“林长负责制”,各级林长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区、乡、村均在醒目位置设立“林长公示牌”,公开公示本级林长、责任区域、监督电话等内容,全区设林长公示牌264块。建立健全“林长工作制度”“林长督查制度”“林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6项林长工作制度,加强林长会议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协调,每6个月召开1次林長联席会议,统筹解决森林保护和林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林业工作不再仅是林业部门的工作。

4 取得的成效

4.1 增绿有成果

2017年全区完成造林417.75 hm2,封山育林1 002.93 hm2,退化林修复675.33 hm2,森林抚育3 467.33 hm2,义务植树42万株。

4.2 护绿有创新

4.2.1 严格森林采伐限额管理,认真执行伐前公示、伐中监督、伐后验收制度。2017年安徽省下达宣州区森林采伐限额13.7万m3,实际使用采伐限额为7.16万m3,其中低产低效林改造采伐1.05万m3,天然林采伐为0。

4.2.2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成立了人数为80人的宣州区森林消防应急大队、乡镇街道办事处森林消防中队18支、驻宣有林单位森林消防中队5支,森林消防队员逾460人。2016—2017年度全区投入森林防火经费48万元,购置防火装备。实行24 h值班制度。2017年全区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4‰以内。

4.2.3 狠抓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100%,种苗产地检疫率100%,检疫苗圃132个,检查造林绿化地22个,检疫苗木1 200万株,检疫涉松木企业10家。重新登记核发了《产地检疫合格证》132份,检疫检查松木2.2万m3。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41‰以内。

4.2.4 将森林保险购买率纳入林长制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积极争取区财政承担商品林保费的10%,2017年度全区为2.58万hm2公益林、0.71万hm2商品林购买了森林保险。

4.2.5 开展“互联网+古树名木认养”“互联网+绿地认种认养”绿色公益活动。2018年起对全区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公共绿地、公园等开展志愿认养,共认养公共绿地面积14.33 hm2,珍稀树种逾30种,500龄以上古树名木10株。

4.3 用绿有成效

4.3.1 加快发展 “一竹一果一苗”(竹类、宣木瓜、绿化苗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4]。截至2017年底,全区经济林面积达1.2万hm2,油茶面积466.67 hm2以上,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400 hm2,林下畜禽养殖65.6万头(只),林下产品采集8 600 t。

4.3.2 森林经营主体增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着力打造森林旅游业,发展“省级森林旅游人家”11家。培育龙头企业,建成一批以绿化苗木种植、竹木制品加工、森林食品药品生产、林副产品加工、森林旅游等为主的国家、省、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5]。培育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逾620户,成立和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34个,家庭林场83个,涉及农户逾2 100户,经营林地面积0.75万hm2, 2017年完成森林旅游与服务产业产值15.4亿元。

4.3.3 创建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宣州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试验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区),2017年全区完成林业总产值 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9%,农民林业综合收入5 630元,比上年增长10.39%。

5 参考文献

[1] 许根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推进河长制林长制落实[N].安徽日报,2018-04-29(002).

[2] 王恺.推行林长制取得突破性进展[N].安徽日报,2018-03-13(007).

[3] 孙慧.探索林长制山长制保护林业资源[N].海南日报,2018-01-20(A02).

[4] 俞乐斌.安吉全省首推三级“林长制”[N].湖州日报,2017-08-19(A01).

[5] 沈晓旭.基于政府职能社会化的林长制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15):148-149.

猜你喜欢
做法成效林业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