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管理学》课程为例

2018-08-15 00:53温晓娟梁彦清
统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管理学案例理论

温晓娟,梁彦清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一、引言

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管理学》与各种组织的实际管理需要密切相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不仅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而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是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管理学是吸收了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各种专门的工程技术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方面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也必须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学习者需要灵活掌握与运用管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经典案例和创设情景将学生导入具体的实践环节,思考并解决实际中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管理理论的演变以及学习者特征的变化,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是在大学的前半段也就是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开设《管理学》课程。对于刚刚进入大学学习的大一学生而言,基本上还习惯于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参与度不高。大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有了一定的参与度,但是由于缺少实践经验,有时也很难理解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觉得《管理学》枯燥、空洞、抽象,很难真正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案例讨论中来。

《管理学》所学的不是一项可见的动手操作技能,而是思维,是综合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体现,在解决问题时检验。所以,老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经常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和启发学生打开思路,结合个人生活经历,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安排的出发点很好,但收效并不理想。学生经常觉得案例中提到的问题离自己太遥远,并不是自己能理解和把握的。更有甚者,认为在预见的五至十年内自己很难从事管理者的工作,不需要掌握这么高难度的公司决策、战略选择、领导激励等职能,缺乏现实参与感,从而失去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的兴趣。

针对上述问题,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管理的思维方式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提升管理水平,需要用心设计教学模式。结合多年《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通过对《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及OBE教学理念进行分析,发现该课程教学活动与OBE教学理念具有很高的适切性。因此,课题组将OBE教学理念引入《管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重新设计。

同时,结合近年来陆续推出的慕课、SPOC、微课等在线课程的优势,以及体验式教学所构建的实践性场景,采用灵活有效的设计方式,将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方式多样化,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理论从单纯理解到亲自体验和感悟,从而不再认为理论空洞泛味、遥不可及。在此,本文提出在OBE教学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技术,采用混合教学方式改革目前《管理学》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此外,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将二者放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充分考虑理论教学的不足,为《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推进提供有效支撑。

二、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OBE教学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1981年由William Spady率先提出的,注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强调围绕学习产出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

OBE主要关注以下四个问题[1]:(1)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2)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3)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4)如何判断学生是否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因此,OBE理念下的教学活动是围绕明确的学习成果来组织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完善、教学计划的实施到教学结果的评价基本都围绕学生能力来组织。

(二)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最近几年,慕课、SPOC、微课等教学方式频频出现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中。慕课作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整合了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资源,形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同时,慕课突破了传统课程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学生在课前就可学到课程的基本内容,这种形式易于使用、受众面广,可以满足大规模课程学习者的学习。

SPOC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针对慕课的大规模和开放式而言的,主要解决在慕课学习中存在的一些个性化问题,是一种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教师把慕课所包含的视频材料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然后在实体课堂教学中回答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已经吸收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没有吸收,在课上与学生一起处理作业或其他任务。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偏好和学生需求,自由设置和调控课程的进度、节奏和评分系统[2]。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通过分组教学,对学生的分组讨论结果给予指导,并且解决学生在研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

微课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主要突出了某个学科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具有碎片化的特点,仅仅是记录教师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包。教学视频时间较短,包含的教学内容较少,但问题聚焦,主题突出,内容更加精简,因此被称为“微课堂”。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

这三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在参与人数、时间空间、交互方式上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并且都使用了在线授课模式。因此,单纯依靠某一种教学方式不可能完全满足《管理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体验式教学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布置模拟环境、巧妙构思游戏、组织学生现场参观等教学活动,将基本理论和原理等融入实践活动,并将学生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中,组织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过程,使其能够从真实经历、模拟环境、企业场所中获取知识并掌握技能。

本文将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融入到慕课、SPOC、微课中,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系。首先,让学生通过慕课和SPOC进行在线学习,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接着,由教师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重点难点的解释;继而,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针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情景模拟,实现现场互动,进一步理解和检验所学知识,并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结合典型案例教学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释疑并拓展所学知识。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相关理论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更有效地促进教学互动,从而加深学生对管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

三、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OBE的教学理念把焦点放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上,课程发展回归到“学生能学到什么”,通过对课程的反向设计,从整体上明确和安排每一章节的预期学习产出,然后围绕成果导向来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从而实现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

(一)教学目标

《管理学》课程作为培养未来管理者的一门导入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浓厚的启蒙性质[3]。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聚焦本课程中有意义的学习成果,为学生提供支援,以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反向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清晰地确定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该达到的预期产出,并以此为教学目标确定将何种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结合《管理学》课程实际,我们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态度三个领域,并相应设计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知识层,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知道管理学的发展脉络,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学会管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第二层是能力层,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理论,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层是态度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鼓励创新思维。

基于以上分析,《管理学》课程要将首要教学目标放在态度层,主要培养学生对于管理学的强烈兴趣。这种兴趣一旦建立,就可以促使学生如饥似渴地主动学习和探索,并建立起对于“管理什么”以及“怎样管理”的一系列追问,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各项职能,激发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继而对管理工作产生深厚的兴趣。《管理学》课程的第二个教学目标是掌握管理学所涉及的各种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都是对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包括如何通过合理的计划、组织来配置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通过领导激励等方法协调各种活动,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满意度,从而使组织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同时也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价值。《管理学》课程的第三个教学目标是提升学习者的能力。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度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了能力培养。然而,《管理学》这门课程有其特殊性,它来源于实践,并最终影响着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就业后的工作能力。因此,《管理学》课程要对实践能力更加重视,努力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OBE理念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培养,与课程知识相辅相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管理学》课程构建了知识与实践两大学习模块,并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

《管理学》课程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的角度出发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管理的一般规律。它既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又具有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有知识储备,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基本理论与概念;另一方面又要重视理论的实践指导性,加强管理理论的实践和应用。

由于《管理学》开课时间早,教学内容前置于其他课程,因此为后续课程提供了知识和能力的准备。根据OBE成果导向理念,结合《管理学》课程本身的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的建设应该对培养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到每章、每节内容,注重加强学生对管理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

首先,将知识领域作为一种学习结果,使学生能理解、记忆、分析和应用相关知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管理的定义、管理者的角色;(2)早期管理思想,以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管理的具体职能,即决策、计划、领导以及控制、创新等。知识领域对核心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是其他领域学习的基础与条件。

其次,能力领域包含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计划与管理能力、战略行动能力等,是学生未来管理实践发展的重要前提基础。能力领域的成果实现必须建立在管理学知识领域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实践教学设计,使学生获取的管理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提高其管理能力。

最后,态度领域能够使学生目标明确,并激发深厚的学习热情、积极的进取心和强烈的责任感。由于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行为,因此,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关键。

将《管理学》课程内容构建为知识和能力两大领域,并结合课程设计方面的融入体验感,实现态度领域的培养。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实现可操作性,有利于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实践型管理人才。

《管理学》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教师在授课时受课堂学时的限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不仅要从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和精化,突出学习重点,分散学习难点,而且要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三)教学实施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而以成果为导向的OBE教学理念则强调师生共同参与,把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能通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要结合目前流行的慕课、SPOC和微课等线上学习工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在课程初始,学生通过线上学习进行基础知识的储备和预先消化吸收,教师利用微课进行重点知识的梳理。然后,教师针对每个教学单元设计课堂教学,包括体验式教学以及典型案例教学等。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基础知识学习。这部分的学习主要通过慕课、SPOC和微课三种教学形式来完成。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介绍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以及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然后安排学生在闲暇时间进行前期预习。前期预习主要是在线学习,结合教材完成本单元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并把不明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与同学和老师进一步探讨。学生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先内部讨论,遇到分歧或疑难问题,可以留待课堂解决。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节省课堂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时间,便于深入学习和解决疑难问题。

第二步,课堂实践感悟。教师首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然后针对学生认识中存在的分歧,结合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可以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场景,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组织,利用问题辩论、角色扮演、游戏或情景演练等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观点论证和预先设计的虚拟环境中,根据现场情况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之后和其他同学讨论、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体会知识和理论的适用性,并培养相关的管理能力。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使整个课堂围绕核心问题而展开,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判断决策能力、管理思维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在组织学习中涉及人员配备,管理者应该如何招聘员工以及招聘什么样的员工,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和情景进行课堂实践。首先,针对需要招聘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的特点进行讨论和确认。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招聘现场。教师在旁边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提出问题以便学生思考。结束后讲评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并请学生谈心得体会,总结在角色扮演中存在的难点和困惑。最后,教师再针对性地和学生进行讨论,并总结点评。

这部分是教学的关键。根据OBE理论,学生最终能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问题引导和场景设计能力,以及对课堂情境的控制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突出重要因素,把握课堂的节奏和气氛。同时,也要有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有兴趣参与学习,灵活地启发学生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步,实际案例分析。OBE理念在实施时,强调学生学习的结果,即是否能够使用学习产出。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案例通常不设有标准答案,但却蕴含解决问题的科学合理的思维和逻辑。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安排,根据本章节所涉及的理论使用特定的开放性案例,指导学生提前阅读和思考。课堂上针对案例涉及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明确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运用的知识或技能,以及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案例提供的各种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经验,阐明自己或小组的观点,并通过组间观点的碰撞来进一步启发思维。此外,教师可以对案例进行延伸,创设一两个富有探究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鼓励课外拓展。在课堂实践和案例教学活动之后,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跟踪管理学中的热点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对热点问题的分析上。对于有极大争议的热点问题,可以采用线上或线下“专题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参加一两种学生组织,对组织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思考,并想办法分析和解决。此外,还可以参观企业或公司,了解和体验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对企业的实际管理活动拥有感性认识,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最后,鼓励学生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是对于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素质的两个突出要求。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知识,将管理知识更有效地内化并转化为实际管理能力,而且还能学会独立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四步教学活动的实施,既利用慕课、SPOC和微课等在线方式学习了基本理论知识,又利用案例教学及体验式教学活动强化了学习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了学生相关管理能力的提升。学生既能牢牢掌握理论,又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激发了创新意识。教师达到了“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四)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良好的课程评价体系,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程度,同时也能给教师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因此,应围绕培养目标建立评价体系,对学生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层面进行考察,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跟踪评价。

一是在线学习成绩,占30%。主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并考察学生线上学习、在线讨论、在线测试等各个学习环节的参与程度,根据实际表现给分。

二是课堂实践成绩,占60%。主要包括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参与程度、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和实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管理技能、案例分析能力等,包括课堂表现和测验两部分考核内容,成绩由小组互评和教师评分共同构成。

三是课外拓展成绩,占10%。主要考察学生课外拓展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努力程度和实现程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分。

通过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考核内容的全面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实践互动相结合等方式,使课程的考核机制更加完善。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在知识层和能力层对学生有了一定的把控,而且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态度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和实际管理能力。

四、结语

基于OBE教学理念,聚焦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采用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方法对《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借助慕课、SPOC、微课、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提升管理能力。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多地实现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学习成果更好,也更利于培养出时代所需的管理人才。

但是,教师也要注意到这种教学方式的难点。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大了教师的教学投入和学生的学习投入, 在大多数课程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的背景下,难免引发诸多抱怨。对教师而言,混合式教学要求老师们摒弃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给学生设计更多的与时代相结合的实践体验活动,同时也加大了答疑、指导、总结反思的教学力度,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可能会增加课堂的不可控性风险。这些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挑战。随着对教学经验的不断总结,教师和学生都会从中大大受益。

[1]李 擎,崔家瑞,阎 群等.工程教育认证下自动化专业实践类课程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225-228.

[2]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85-93.

[3]马洪波,唐剑.《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重构和建设思路探索[J].高教论坛,2010(11):72-76.

[4]向常春.知识、技能、心智模式的优化——管理学教学目标的再确立[J].高校教育管理,2006,28(3):89-92.

[5]张立巍.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经管学科实践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3):106-109.

[6]姜 波.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3):35-37.

猜你喜欢
管理学案例理论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管理学的新挑战:硅谷的“扁平化”学得来吗?
浅谈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