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鼻饲患者肺部感染分析

2018-08-15 00:56彭明洁
关键词:夹层病死率主动脉

李 敏,彭明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有关研究指出[1-2],给予心外科手术后发生肺炎的概率在2.0%~7.6%,属于手术完成后最常见的一类感染情况,可导致医院死亡风险加大,其中最常见的一类病变为主动脉夹层,需及时给予急诊手术进行治疗,且手术的ICU停留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较为漫长,导致机械通气时引发肺部感染等的发生率进一步增加。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鼻饲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至我科就诊的由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给予急诊手术后鼻饲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伴有发热症状,存在咳嗽、呼吸道吸出脓性分泌物、肺部啰音等。

其中30例发生感染(实验组),40例未发生感染(常规组)。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5.63±2.85)岁;常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5.20±2.57)岁。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急性主动脉夹层术治疗。术前给予全身麻醉方案,采取平卧位,给予动脉插管,胸骨正中进行开胸,给予静脉引流,降温停跳阻断之后将升主动脉切开,将夹层血栓取出,之后将破裂动脉内膜剪除,给予手术治疗,将硬象鼻支架弓降部置入,形成弓部,给予弓顶开窗,并与左颈总动脉、无名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进行缝合,便于形成脑部分流,之后给予夹层-右心引流,手术完成后输入10~20 U的血小板,给予冷沉淀6~12 U,便于对凝血机制进行调节,达到加速止血的效果。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的病死率、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气管切开率与动脉血乳酸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死率

给予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30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2.86%(30/70),其中实验组病死率达到26.67%(8/30),常规组病死率达到7.50%(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指标

实验组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25±6.20)d、(8.65±3.21)d、(35.62±19.58)d,常规组分别为(6.2 0±1.4 0)d、(5.11±1.44)d、(20.02±8.74)d;实验组气管切开发生率与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46.67%(14/30)与(7.52±3.85)mmol/L,常规组分别为12.50%(5/40)与(5.41±3.75)mmol/L。

说明实验组的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长(P<0.05);实验组气管切开率与动脉血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3 讨 论

对给予急性主动脉夹层术的患者来说,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手术治疗的患者中,30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达到42.86%,导致病死率明显递增,使得手术治疗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说,加强该类疾病患者感染预防与治疗的意义重大[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手术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相比非感染组均明显更长,由此可知,随着患者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与ICU停留时间的延长,将会逐渐增加患者的肺部感染率,进一步说明将ICU机械通气时间增加,可将心脏手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进一步增加[4-5],另外,对比非感染患者,感染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更高,其水平增高与气管切开均可引发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情况[6]。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鼻饲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来说,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将会增加术后气管切开发生率与动脉血乳酸水平。

猜你喜欢
夹层病死率主动脉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超声诊断CTA漏诊DeBa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
MRVE夹层梁随机振动的最优跳变参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