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与伦理思考

2018-08-15 00:55
现代食品 2018年8期
关键词:转基因伦理食品

◎ 蔡 飞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进步的产物,它改变了上帝创造的生命界,改变了生物原有的特性。由于其出现的时间较短、人类探索未知的不确定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对生存环境的影响,转基因技术有很大的潜在风险。在生命科学不断进步的道路上,一旦被证明转基因是有害的,它往往是破坏性的,不能逆转的,所以尽早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利弊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在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和经济效益方面,但在伦理、法律、文化等方面还很薄弱,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规避和可持续发展还任重道远[1]。

1 转基因食品的优势

2014年10月25日,原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阐在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上谈到,转基因食品有一定的安全性,呼吁媒体和公共团体对转基因安全应进行客观报道。

1.1 改变食品原有属性,提高营养价值

在世界上,约有30%的人口缺铁,铁成为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缺乏的营养元素。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提高水稻铁含量和提高铁对人体的有效吸收两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卢卡等人将菜豆铁蛋白基因导入水稻,使其铁含量增加了2倍。然后,他们将来白A s-pergillusfumigatus的一个热稳定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以降低水稻中的植酸含量,减少与铁的结合。最后在富含半胱氨酸的内源类金属硫蛋白超表达,使半胱氨酸残基提高了7倍,植酸酶含量提高130倍。在模拟消化实验中,植酸酶的活性足以完全降解植酸。这样,由于铁含量的增加,富含半胱氨的多肽,大大提高了水稻中的铁含量,解决了世界人口缺铁的问题[1]。

1.2 改善环境,提高产量

盐碱、干旱和虫害是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将多种抗病毒、抗虫、抗旱、耐盐基因导入农作物,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的转基因株系,降低了成本,提高产量。同时,该技术大大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

1.3 延长蔬菜水果产品的保鲜期

蔬菜、水果的保鲜技术滞后,一直困扰着其流通和货架期。转基因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果蔬保鲜效果。例如,在普通番茄中导入北极冷冻鱼基因,可以在冬天节省较长的时间,大大延长货架期。目前,国内外正在研制商业化转基因番茄、香蕉、芒果等。

1.4 改善食品的口味和品质

通过改变或传递一些表达某些特征的基因,可以改变食物的味道、营养和防腐功能等。例如,使用外源基因转移或基因替换技术可以改善牛奶的成分,为特定人群生产牛奶。此外,一些动物基因也可以转移到植物,使植物性食物含有一些动物的营养和味道。

2 转基因食品潜在风险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已成为人类不断争论的焦点。因为其出现的时间较晚,且得到论证结果的周期较长,所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其潜在的巨大风险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2.1 转基因食品的健康风险

2.1.1潜在毒性问题

转基因技术具有局限性和生物遗传代谢的复杂性,在改变传统植物基因的过程中,其转化后的性状可能会产生无法预计的效果,可能会增加植物中原有毒素或产生新的毒素,但直到今天,科学技术依然无法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害。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对其安全性产生了不断的争论。

2.1.2过敏反应问题

人们吃的正常食品也有可能导致部分人过敏,如有些人对花生过敏。转基因食品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也没有逃脱人类对食品的过敏性。事实证明某些转基因食品会导致人类过敏,“巴西坚果事件”首次揭示了转基因食品的过敏反应[2]。人类应及早发现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为安全食用转基因食品做好指导。

2.1.3抗药性风险

抗生素的使用一直备受争议,因为长期使用会使人畜产生抗药性。实验证明,通过转基因技术使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筛选成功转移到外源基因的细胞中,同样会引起细胞突变并产生耐药菌株,使特定的抗生素药物失效[3]。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的转基因食品具有潜在的对人体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2.2 转基因食品的生态风险

2.2.1对靶标害虫的影响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基本实现将具有特定性状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的物种上,利用该技术将具有抵抗害虫的基因转移到其他作物上,使其具有天生的抗害虫能力。但目标生物可能通过基因突变产生适应性的等位基因并在群体中扩散,获得抗性的害虫就会重新增加,这种杀虫的能力终将会失效,农药的使用会再次增加。因此,转基因技术对靶标害虫的控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2.2.2基因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不同的生物体具有生殖隔离,而基因飘移现象的发生会污染一般植物,改变植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的稳定性被破坏。转基因作物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不易被淘汰,其中一些将长期留在农田,与后来生长的其他作物竞争,这将构成其他作物的杂草。一旦外来基因漂移到田间杂草中,杂草就变得更具适应性和竞争性,成为更难消除和控制的“超级杂草”[4]。

3 转基因食品的伦理探析

目前,人类已然掌握了科技改造自然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却忽略了道德的制约,人为地改变了生物的自然生态,从而加剧风险。因此,伦理道德是人类最基本的准则,面对转基因食品这样的新鲜食物,更应该发挥准则的作用,使人类更好地驾驭转基因食品。

3.1 科学技术应对风险的局限性

应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两面性,人们仅仅看到有利的一面,却忽视了转基因食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而道德对其的约束又微乎其微。依靠现有的科技无法消除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

3.2 伦理导引转基因食品,有效规避转基因食品风险

3.2.1伦理缺失加剧科技风险的发生

科技改变世界,当今社会过分突显了科学技术的能力,大多数人对转基因食品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伦理的监管就更无从着手。虽然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相对于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局部的小部分,但科学技术的早期发展和触发科技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风险无处不在。

3.2.2伦理导引可以规避科技风险

科学知识是经验的范畴,所以,人的行为是由科学知识的限制(思辨理性),但人之所以成为人,人能超越科学知识和道德领域的过渡(实践理性)。就当前转基因食品快速发展的形式而言,需要道德的监管来实现对新技术的完善,使新技术更和谐的融入社会,让转基因食品的风险通过伦理规范尽量避免或减少,已实现转基因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实用性[5]。

3.2.3伦理导引是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命科学不仅是一项科学事业,也是一项道德事业。转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生命科学是把双刃剑,其功能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主要取决于研究和应用的需要和方法。转基因食品的伦理导引是引导和规范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应用,促进转基因食品向公众利益和社会价值方向发展,为人类幸福作出最大贡献[6]。

4 结语

转基因食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的探索永远充满了未知,这造就了转基因食品的优势和风险并存,而驾驭该项技术的人类通常会被其利益和价值所控制。如何让转基因食品既发扬其优势同时又避免伤害成为人们共同的心愿。当今正确认识及引导人们客观的认识转基因食品是必要的。在面对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必须看到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不要让利益摧毁冷静的头脑。鉴于转基因食品的不可预知性,对待转基因食品应该谨慎,但绝不能夸大其风险。应该重视道德规范,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价值导向作用,加强安全监督,完善政策法规和健康管理制度,使人类真正从中受益。

猜你喜欢
转基因伦理食品
探秘转基因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转基因,你吃了吗?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