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新自由主义发展及其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

2018-08-15 11:18候倩倩
理论观察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

候倩倩

摘 要: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在全球化浪潮中,资本主义经济大行其道,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伴而生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也裹挟着经济和政治载体涌向世界各国,其倡导的“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思想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在面临新自由主义思潮冲击的环境下,如何保持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并且以“和而不同”的开阔胸襟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重大挑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人道主义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4 — 0033 — 04

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推行并没有给世界人民带来当初所承诺的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全球发展环境。相反,在以资本主义为首的全球化经济运行过程中,全球不平等现象以及贫富国家的两极分化持续加剧,使得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的界限越来越明显。其中资本主义所倡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危害。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足以见分晓,以至到现阶段,全球经济仍然处于疲软回升状态。最值得反思的是新自由主义的倡导国,也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经济依然处在举步维艰的境地。所以,在我国新的发展机遇期,我们有必要对“新自由主义”的渗透及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探寻有利于我国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态建设路径。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及其扩张

(一)伴随全球化应运而生的新自由主义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资本积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资本越来越强大的发展势头下资本的本性也急剧膨胀,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谋取最大程度的利润。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为资本开辟广阔利益大道的发展路径”应运而生,其最大的特征就是运用技术克服时空限制而使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由的传递。因此,资本就搭乘全球化的快车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利益的驻足点。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全球化就是资本的全球化。也正因为这样,经济全球化就成为了新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运行的客观载体。资本在其全球化扩张过程中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资本积累过程中的障碍,以便于自由的对劳动力进行剥削和压榨,这样就应运而生出“新自由主义”要求最大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潮,这里所讲的利己主要是利资本主义自己的发展,而强化劳动力和第三世界国家劳动力的不自由与依附属性。

(二)新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及表现

1.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西方中心国家为了宣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不断地向其他国家进行“保卫民主”“文明的传播”等伪文化命题的传播,在这种宣传过程中开展的文化传播掩盖了问题的本质,他们所要传播的是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文化占领和精神统治,从而达到意识形态控制的目的。这种意识形态化的扩张有多种传播途径,比如通过影视文化作品,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中推崇自由以及个人英雄主义,所以,在他们的影视作品中多表现为突出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和个体贡献;还有通过消费产品,我们国家庞大的消费群体吸引了众多的西方资本家,他们源源不断的产品输入在丰富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助长了消费群体的物质主义心态,追求物质享乐与物质满足。还有就是通过政策和媒体宣传,现如今互联网的畅行无阻为媒体的宣传提供了便利,西方国家通过媒体传播新自由主义的思想观念,尤其在政策领域更为直接,类似的传播途径还有很多,西方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影响其他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领域。

2.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化中的时代表现

不论是古典自由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无一例外的带有“普遍主义”的方法论原则,这种方法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最为完备的政治体制,世界上其他有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唯有向西方学习而无他法。所以,经济全球化包裹下的新自由主义也不可避免的带有“普遍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在这样的原则之下,别国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有别于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都会被自由主义的“迷惑性”所抹杀掉。在极度失衡的国际力量对比中,边缘国家在中心国家所极力构造的“普遍主义”意识形态流之下,不仅丧失了对应得利益的合理占有权,同时,在“普遍主义”的强势占领下,丧失了基本的政治对外话语权。对外的“失语”使得边缘国家国内意识形态在公民层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迷茫、混乱、焦灼,在国家层面面临意识形态构建的乏力、无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集中精力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帝国主义”理论,并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文章中,列宁精确总结出,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转向垄断阶段,这个转变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发展到新的状态,即帝国主义阶段。垄断与帝国主义是相互联系的,伴随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而不断发展。现如今,资本主义的垄断已经发展到“新帝国主义”阶段。从最先开始以英国为代表的“日不落帝国”,到后来的西方殖民帝国,资本主义如今以普世主义的理论载体“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大张旗鼓的开路时,也意味着帝国主义以新的面孔“侵略”世界其他国家,而这个新的表现形式就是集体帝国主义——由美国、欧洲和日本三方所组成的“三合会”联盟,形成了对其他国家的压制。其中美国是领导,日欧是从属的联盟。他们不是依附、从属的关系,而是处于中心地带。以集体的资本集合控制着边缘国家。集体帝国主义政策之下,在对外扩张的理念上施行集体自由主义。并以其自由化、私有化的理念影响其他边缘国家。

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呈现出传播领域广泛化、层次化、生活化;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内容感性化;传播途径隐形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是:一、淡化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持:新自由主义最为突出的理论根源就是“反马克思主义”,所以当新自由主义以其大众化和感性化的途径传入我国时就带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合理性的反对和攻击,正因为这样的理论本性使得在人们的世界观中形成“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错误的思想观念。淡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和坚持。这种思潮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中是及其危害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唯一的指导思想;二、动摇对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根本经济制度的坚守:新自由主义以“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理论在其他国家构建了一幅资本主义金碧辉煌的虚假图景,过分夸大了资本主义在新自由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成就。这样的“虚假宣传”就会导致国内民众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期待和憧憬,而淡化对于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三、不注重集体意识,过分强调自我:自由化思想的渗透导致人们对于集体主义思想的抗拒,私有化的主张使得人们产生过度的利己主义思想。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是高于社会和其他一切权威的价值,将个人的存在视为最本质的存在,这种思想与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观点大相径庭。这种把个人与社会和集体分割开来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影响。人们过分强调个人理想和个人价值,将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首位,缺少对于社会,对于集体的未来期盼。眼光聚集于自身的小理想,而对社会的大理想越来越漠然,缺少了马克思“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理想信念,缺少了周恩来“为中化之崛起而读书”的热情,也缺少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牺牲精神。

三、新时期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举措

面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们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我们要积极有所作为,消除其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坚持理论自信引领社会主义建设

习近平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①。”所以,在意识形态塑造过程中,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文化的信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服。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之上凝练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每一个公民对于朗朗上口的24字方针表现出应有的自信和自豪时,我们在理论自信的道路上就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在走向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保持拥有自信,但不妄自尊大,虚心学习,而不妄自菲薄。②永远保持一颗“开放、包容、兼收、并序”的广阔胸襟。

(二)坚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失语就要挨骂。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努力,我们不但摆脱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同时开辟了崭新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但是,在迈向国际舞台的进程中,在面对其他国家的唇枪舌战的国际对话中。我們为了不被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所蛊惑,就需要建立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主要是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话语权即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主要在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和引领地位;对外话语权则是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力和话语能力。③对内话语体系的建立主要就是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并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传播到社会群体当中。

对外话语体系就是:对外传播中国声音,向外表示中国态度。一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国家实力,具备了主导文化价值取向的霸权和话语体系的绝对权威。新自由主义的话语体系是一种“强势”的话语体系,在金融危机之前,新自由主义在“华盛顿共识”政策的支持下大行其道,使得边缘国家对外话语一直处于“失语”状态,金融危机之后,中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的疲软使得其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也面临不断地质疑。面对新自由主义在阵痛中寻找新出路之前,我们要加强建立强硬的对外话语体系。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④”。对外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并进而提升中国国际地位。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在建立对外话语权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也就是建立一种扎根于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这不仅仅是我国意识形态独立性的文化基础,也是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建立起完备的话语体系之后如何讲出来,如何用世界人民听得懂的方式讲出来也是一项重要任务。要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讲述给世界人民,并使其接纳我们“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所以,总的来说就是“要努力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阐释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阐释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让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使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更好地为其他国家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起到示范作用,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凝聚更多更大的正能量。⑤”最终要通过自己的话语将社会主义带入世界发展的重要地位。

(三)夯实意识形态发展的经济基础

新自由主义过度美化的私有化和市场化的无限制运行,必然会对我国的经济制度产生动摇。我们要建立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决不能深陷发达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之中,而是要用坚持我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来进行建设。在市场化的推行过程中,要时刻把握市场运行的三个核心要点:宏观经济稳定、市场化和对外开放。夯实宏观基础,合理发展市场化,独立自主的推进对外开放。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这种经济基础为我们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更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创造性的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为决定性作用,市场地位这样关键性的改变说明我们的经济政策在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依然要合理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为市场这匹“野马”提供驰骋的广阔天地,但也要为其设置安全的界限;最后,在经济完善过程中,对外开放始终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所以,在国际环境面临挑战的态势之下,我们依然要“迎难而上”,在开放中坚持自我,在开放中提升自我,在开放中完善自我。

(四)建立普惠全球的意识形态发展路径

全球治理是未来全球各个国家所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应该致力于建立更加和谐统一,为全人类谋福祉的社会治理模式。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人道”治国、以“人道”相交、以“人道”相利。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未来全球治理的最终目标。马克思所讲的人道主义是:“泛指一般主张维护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求人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等等的思想和观点①”。从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阐释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理论立足点是现实世界处于社会中的人,马克思主义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的解决。②”所以,建立一种摆脱“人的异化”的社会治理模式才是所有国家应该努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运用每一个个体之间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来实现与他人平等的对话获得一致认同。并在实践上达至互惠互普的目的。从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中,我们首先要妥善处理好国内意识形态主力军的先锋带头作用,然后积极构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话语体系。同时,所有的制度发展都有自己的逻辑路径,必须要建立在自己本国和本民族已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基础之上,如果离开了自身的基础而采取天马行空的制度,不仅不会取得成效,反而会遭受到挫折和危害。资本主义在新自由主义的驱使下,只关注短期和中期的利益——只求今日之高额利润,不求明日之发展。而社会主义精神拥有长远,宽广的视野,所以在资本主义的秋天与社会主义春天这个历史境遇下。只有坚持共产主义“为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信仰才能正确的引入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孙健.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思想文化卷1949-200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王永贵,刘泰来.打造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学习习近平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论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1).

〔5〕韩庆祥,陈远章.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要义〔N〕.光明日报,2017-05-16.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西方新自由主义与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批判者的立场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影响分析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大学生思想的不良影响及对策分析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