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爱和放弃

2018-08-15 10:00闫红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8年5期
关键词:崔莺莺郑氏李靖

闫红

元稹的《莺莺传》里,张生游历到蒲州,借住在普救寺,遇见崔莺莺,垂涎她的美貌,展开没皮没脸的追求。红娘要他明媒正娶,张生说:“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他的意思是他急火攻心,等不得。崔莺莺倒也接受了,两人密约偷期于西厢。崔莺莺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如是数月之后,似乎得有个结果。

在以这段故事为底本改编成的戏剧《西厢记》里,崔莺莺的母亲郑氏像眼下的丈母娘要求女婿买房一样,要张生金榜题名,才肯把女儿嫁给他;但在《莺莺传》里,郑氏并没有明确表态,是张生自己要去长安赶考,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他给出这样的理由:“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意思是,像崔莺莺这样的美人,不是祸害别人,就是祸害自己。他还用褒姒做例子,说这样的妖孽他接不住,宁可忍住自己的感情。

他说得头头是道,但接不住你别去撩啊,当年红娘要你娶莺莺时,你回答的可不是这个版本。更滑稽的是,作者还说,很多人称赞张生是“善补过者”,敢情他这始乱终弃还成美德了。

相形之下,同样是写离别,宋朝词人辛弃疾笔下就深情得多。他有一首《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写的也是年轻时的爱与离别: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据说这首词写于1178年春天,他赴江西上任,途经池州东流,想起当年曾在这里爱过一个女子。春天还在,人已不再,只留去了又来的燕子,能为那段爱情作证。

少年时读这首词,对着“此地曾轻别”五个字发了好一会儿愣,虽然也有版本写作“此地曾经别”,但我坚信,当年辛弃疾写的就是“轻别”。

年轻人总把离别看得太“轻”,以为就是一转身,谁都可以没有谁——等等,难道不是这样吗?人到中年的辛弃疾,即便这样长吁短叹,若人生重来一次,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离开她。

在当年,相对于面前的她,更重要的,是通向远方的路。辛弃疾也好,原型为元稹本人的张生也罢,他们都不是贾宝玉,得一份爱情,就可以安身立命。他们的梦想在远方,要建功立业,要为世人瞩目。遇到崔莺莺或是那无名女子时,他们都刚刚上路,这段爱情,不过是一个驿站,是他们必然要舍下的途中经历。

要等到中年,征伐已了,远方的边界已经被测量,你知道自己不过如此。衰弱感不动声色地侵染过来,那些曾经被你轻易抛洒的爱,突然如珍似宝。旧日太远,此为灯塔或是路标,你要借助它,重返年轻时代。

于是你忘记发过的狠,忘掉曾经冷酷如铁的自己。你对自己说,你年轻过,爱过,更重要的是,你被人爱过。你用当年爱你的那个人的眼睛看着自己,想象她惊讶、疼惜你的苍老——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这样一种回望,说到底不过是一种自怜,与那个人无关。

当然也有相识于微时,最后花好月圆终成眷属的爱,比如红拂和李靖。可是红拂之所以成为难得的例外,就在于她从一开始凭持的就不是所谓的爱情。

那时李靖还是一个刚上路的年轻人,去拜访当朝权臣杨素,希望获得他的赏识。杨素倒没怎么样,有个手执红拂的侍妾送李靖出来时,跟他要了地址。当晚,女子登门,要跟他走:“妾侍杨司空久,阅天下之人多矣,无如公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李靖忌惮杨素,红拂不屑地说:“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

你看,红拂之于李靖,更多的是一个预言家,先众人一步认出了他。对于野心勃勃的男人,她的巨眼,比爱情重要。她是他的知己,他的推手,他的强心针,他漫漫征途上的小伙伴。

他们一起远走高飞,投宿于灵石客栈。清晨红拂站在床前梳头,一个留着大胡子的陌生男子看得目不转睛。红拂制止李靖按捺不住的怒火,梳好头,问大胡子男人姓什么。对方回答姓张,立即被红拂认了哥哥。

她就这么搞定虬髯客,把他变成李靖的人脉,后来还给了李靖大笔赞助。可以想象,红拂的主动、机智,尤其是在复杂处境里淬炼出来的那种沉着,在李靖征伐的路上,能够帮他更多。他人生里的壮怀激烈都与她有关,她已成为他人生的见证,甚至他的一部分人生,让他怎能离开她?

对于这些想改变自身命运的男人,一起做事成就的爱情,比起被荷尔蒙催化的爱情,要更深刻一点。他们不只是以树的形象站在一起,在看不到的地方,他们已然根须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猜你喜欢
崔莺莺郑氏李靖
知否爱情为何物:对《莺莺传》中爱情的探究
江南传统家训的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研究
《郑氏规范》中的家庭伦理及其影响
郑氏富贵黄金屋
Staff development:an essential segment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原版崔莺莺,被渣男辜负的可怜人
李靖的气度
不同的身份,相似的结局:崔莺莺与李亚仙形象分析
李靖的气度
《西厢记》的“母慈子孝” 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