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职工之家

2018-08-20 06:01刘立国
北方人 2018年16期
关键词:书屋职工群众管护

文/刘立国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传承着“创先争优”的优良传统,素有“劳模摇篮”的美称,曾先后走出了4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一名全国劳动模范。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串串耀眼的光环,把这里装扮得靓丽多姿。近年来,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工会利用各种形式紧密联系职工群众,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和服务内涵,把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作为管护区工会的第一责任、第一需求和第一标准,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化服务之路。

以志愿者服务建“温暖之家”

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工会为了有效利用劳模资源,让劳模发挥更大的作用,成立了以全国劳模戚克祥命名,由34人组成的“克祥风采”志愿者服务队,并在志愿者服务队中推行了以“献一份爱心,伸一只援手,做一件好事,解一时之难”为服务宗旨的“服务卡”制度。打破了以往工会只为困难职工提供帮扶的服务模式,竭力满足职工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把服务渗透到职工需求的方方面面。“服务卡”制度的实施,将志愿服务同工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工会不再是单打独斗为职工办实事,而是充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更加全面地为职工群众服务。“职责记得牢、群众找得到、事情办得好”,该制度的实施在志愿者与职工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受到了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如今,在十八站的大街小巷,人们常常能看到随风飘扬的“克祥风采”志愿者服务队队旗,火红的旗帜下,闪动着队员们挥汗如雨的身影。十几年来,他们走街道、进社区,为困难职工拣装送烧柴,为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劈烧柴、垒炉灶、搭火墙,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各种好事1000余件。2011年“克祥风采”党员服务队,被评为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活动“五个一百”先进集体;2013年,被大兴安岭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区优秀志愿服务品牌”。

以职工书屋建“学习之家”

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工会在建家工作中,投入资金20余万元,对职工书屋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配齐了电视、电脑、VCD等电化教育设备,重新制作图版10块,投入图书2500余册,订阅党报党刊和各类杂志20余种。充分利用职工书屋资源,开展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有48名职工获得了工人技师职称,有50名职工人获得了高级工职称。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管护区工会新建起了职工活动室和浴室,购置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等,极大地活跃了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经常性地利用节庆日开展文化活动,积极参与林业局组织的职工环城赛、羽毛球赛、排球寒、扑克比赛等,有多个比赛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文化功能作用,不断丰富职工读书活动内涵,使“职工书屋”建设始终围绕林业局党委的中心工作,符合职工发展需求。在书屋的设置方面,针对管护区实际情况,以固定书屋与流动书箱相结合的方式,把读书活动开展到管护区的每一个角落。

管护区管护外站,因为远在深山,业余文化生活相对匮乏。自职工流动书箱投入使用以来,管护区职工原本枯燥单一的生活轨迹被改变了,现在,外站职工业余时间都在读书。通过读书,职工们享受到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资源,大家都称职工书箱为外站职工的“加油站”。因为有了这个“加油站”,管护区5个外站的职工都因读书学习成为岗位标兵;4个管护外站的职工成为创业标兵,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管护区“73”支线管护外站的马兴玉夫妇在林业局工会和管护区的扶持下发展养蜂业,因为没有养蜂经验而有所顾虑。就在这时,流动书箱里的养蜂书籍给他们带来了知识,坚定了他们创业的信心。马兴玉逢人就说:“是读书学习给我插上了创业致富的翅膀。”

以“阳光对话”建“和谐之家”

为让职工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管护区的相关工作,同时也让管护区的领导干部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工会搭建了“阳光对话”民主管理平台。管护区领导干部利用每周一、三、五早点名时间与职工沟通交流。同时,为拓宽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管护区工会开设了工会主席信箱、热线电话、工会主席接待日等沟通渠道,丰富了“阳光对话”的内涵。

自“阳光对话”活动开展以来,相继为40名职工调处了劳动争议,为近50名职工和群众解除了顾虑和疑难问题,为5名职工家属化解了矛盾,为10名困难职工进行了救助,为3名职工遗属办理了“三免”(免水费、免取暖费和免收视费),为一线解决实际问题19件,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12件;解决多年来困扰管护站的用电难、吃水难的问题;解决扑火队员住宿条件差和扑火装备落后的问题。管护区工会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了“五送”活动,即:送温暖、送安全、送文化、送爱心、送岗位。仅在2018年两节期间,为48名困难职工送去近2万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在冬季生产期间,无偿为山场一线职工送去安全帽65顶、棉胶鞋100双、棉手套300副;在助学活动,为困难职工王彦峰等4名职工的子女每人送去500元的资助款,妥善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开展免费为职工和群众送文化活动,为施业区内5个管护站送去有关种养殖书籍100余册;以木耳养殖基地、养猪基地和林下资源的管护承包,为10个职工家庭送去了26个就业岗位。同时,定期将管护区的重点工作、企业发展战略等20余项内容,向职工公开,进一步增加企业管理和经营的透明度。几年来,职工群众累计提合理化建议107条,采纳 66条,为管护区节创价值500余万元。不但消除了找、吵、访、闹的现象,还增强了工会的向心力。如今,干部职工上下同心,将管护区打造成为和谐文明的职工之家。

以工会铺路建“富裕之家”

管护区工会积极围绕“产业转型发展、职工创业增收”这一主线,制定了《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职工“五年致富增收”规划》,并为每名职工建立“增收致富档案”,使每名职工都成为创业增收的主体。在管护区工会的积极运作下,管护区建立了综合种养殖基、成立了三个专业养殖合作社。实现生猪年出栏2000头,存栏1100头得生猪养殖场;发展了食用油压榨和饲料加工,延长了产业链条;养殖冷水鱼10余万尾。2017年,综合种养殖基地实现产值1500余万元,实现利润80余万元,创业和从业人员达27人。同时,带动了管护站经济蓬勃发展,在“56”支线管护外站养羊1000多只、养马 150匹,在“56”“73”两个管护外站养殖蜜蜂 200箱;在“17”干线管护外站养殖家禽2000只,管护经济实现了“一站一品”,职工人均增收近2万元。

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工会2008年管护区被大兴安岭地总授予大兴安岭第十届劳动模范集体,2009年被大兴安岭地总授予“工人先锋号”,2011年被大兴安岭地总授予“全区职工读书活动先进集体”,2014年管护区被地总授予第九届全区“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十佳集体荣誉称号;2016被黑龙江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

“看茫茫林海,群峰腾跃,为时代放歌,激情奋进。”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工会,继承着创先争优的传统,弘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正以崭新的姿态、百倍的信心,带领着管护区的干部职工,在通往“生态、发展、绿色、和谐、富裕”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猜你喜欢
书屋职工群众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篽箖·上野书屋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七师医院巡回连队为群众送健康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梦幻书屋
在推进工会改革中切实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
浅谈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