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

2018-08-20 09:39肖林
党史文汇 2018年7期
关键词:育英山西工作

肖林

以前,每每看到或听到熟悉的、不熟悉的人去世,只是隐约有一种悲哀,惋惜。然而面对父亲的离世,我才真切感受到无可挽回的失去。父亲,我想您,很想很想……

1954年的肖育英李青萍夫婦

全家福,前排中间为肖育英李青萍夫妇,后排左三为本文作者。

2018年 7月 27日是我尊敬的慈父肖育英逝世1周年。一年来,父亲的身影常会不经意间走进我的脑海中和睡梦里,梦中的感觉模糊却幸福。一年的时间就在这样的思念中过去了。除了思念,就是60年来父亲在我记忆中留下的点点滴滴。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只能用文字来纪念。

父亲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正直、善良、真诚,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大忙人,每天有干不完的工作。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父亲在工作中雷厉风行、事必躬亲,无论他在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计划生育委员会还是在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都很少见到他长坐办公室,他总是忙着下乡调研,忙着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父亲把他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父亲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让我感到十分安全和温暖。我高中毕业后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来到侯马凤城插队,父亲亲自送我到村里,临走时一再嘱咐我好好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做一个合格的知识青年。后来他又鼓励我报名参军。到部队后父亲经常写信给我,鼓励我刻苦训练做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正是父亲的教育和鼓励,在服役期间我被评为北京军区“学雷锋积极分子”,荣立三等功一次,军、师、团嘉奖三次。部队的经历也为我后来的工作指明了人生道路。

父亲对子女从来都是严格要求,他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我们兄妹任何一个提供方便。我的大哥到退休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车间工人,二哥和我直至退休也是事业单位的普通职工。曾经不止一次有父亲的老同事提过让我们到他那里,可以照顾照顾我们,均被父亲婉言谢绝。他常说:“自己的路要自己来走,我手中的权力是为党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自己的子女服务的。”

父亲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时候近似于苛刻。无论在职还是离休后始终严以律已, 严守党规党纪,廉洁奉公,一如既往地为党工作,心系群众,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有始有终。有时候碰到父亲以前所在单位的同事、下属聊起来父亲大都是由衷的钦佩和尊敬。他们说和肖主任一起工作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好些年轻人都跟不上他的工作节奏,“老爷子用人一贯是‘任人唯贤绝不会‘任人唯亲,干得好就表扬,干不好就批评”。当时有些受到批评的同志面子上挂不住,不理解,可过后回忆起来觉得肖主任还是为了工作,对事不对人。到现在很多干部群众还怀念他。

父亲1929年出生在武乡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期正处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水深火热中,他的一个姐姐就惨遭日军蹂躏致死。残酷的暴行使年仅12岁的他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日决死一纵队,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员。12岁的他像电影《鸡毛信》中的小主人公一样活跃在太行山上为八路军传递信件。战争年代的经历确立了父亲把一生献给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一刻开始在脑海中生根发芽。党没有忘记他,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父亲两次获得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

近几年父亲的身体日见衰老,先后做了两次大手术,但父亲始终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对待。他说:“比起在战争年代牺牲了的同志、战友,自己已经很幸福很满足了,党和国家还为我提供这么好的医疗待遇,心里面十分感激,感谢党。”父亲用十分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在医护人员面前甚至于我母亲的面前从来没有说过难受疼痛。凡是为父亲治疗和护理过的医生护士都对父亲钦佩不已。病重期间只要是病痛减轻或清醒的时候,父亲仍然在关心国家大事。《新闻联播》《山西新闻联播》《乡情》等电视节目,《山西日报》《参考消息》《党史文汇》等报刊,是他必看的。

2017年7月27日,我最亲爱慈详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父亲虽然没能和我们走更长更远的路, 但父亲一生的品德已经渗透到子女的生命中来。我能感觉到父亲那双慈爱的眼睛仍然关注着我们的生活,父亲的爱将贯穿我们一生。父亲临终的遗言:“不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一切从简。”唯一的愿望就是在骨灰盒上覆盖一面中国共产党党旗。今天,可以告慰您的是,您的遗愿儿女们为您完成了!

猜你喜欢
育英山西工作
顾小晶坚守基层育英才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巍巍学府 作育英才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