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强起来积极推动理论创新促进乡村善治

2018-08-20 03:53王婷
新农村 2018年13期
关键词:花园村农村基层党组织

王婷

导言

农村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农村基层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人民群众感受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第一扇窗”,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要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就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4月19日,由农民日报社、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花园村主办的2018中国(花园)乡村治理高峰会议,在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召开。会议按照党的十九大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要求,以“自治、法治、德治”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治理典型代表、学界专家、“三农”新闻媒体负责人,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农民利益维护与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首先介绍了新时代农村治理的花园村经验。37年来,花园村党委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以“奉献、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建立并践行了“小事当天解决、大事三天内解决”的良性治理机制,实现37年“小事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不上交、村民办事不出村”。花园村坚持跟着党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村委领导、企业支持、居民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有效促进了现代城市管理方式与传统乡村治理经验的深度融合。

与会专家高度肯定了花园村的治理经验,认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其主要经验体现在三个方面: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充分发挥農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不动摇,增强社会行为规范能力、矛盾纠纷调解能力、道德文化引领能力;始终坚持开放、融合、有序的社会治理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

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集中出现,改善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让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跟上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成为当务之急。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它既决定着农村社会能否和谐安定,也关系着乡村建设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专家建言,各地在创新乡村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应注意坚持把握三个核心要素:一是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二是要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三是要创新农村基层管理服务。只有立足实际、勇于创新,才能走出一条乡村善治之路。

来自湖北省大冶市委组织部、浙江省桐乡市高桥街道越丰村、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广东省佛山市南庄镇罗南村、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等地的负责人也参会交流,分享了乡村治理模式上的不同探索与创新实践。与会专家认为,各地涌现出来的乡村治理典型,虽然路径各有不同,但共同特点都是在改革中发展、完善集体经济制度和村民自治制度,对改善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邓大才等在会议上作主题演讲。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潘岗、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唐冬寿出席会议并讲话。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李炜分别主持上、下午的高峰会议。

猜你喜欢
花园村农村基层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兴旺”的路径探索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多元主体参与的金华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