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2018-08-20 11:10臧运芳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语感汉语

臧运芳

随着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越来越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需要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适应教学要求。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一、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上,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读课文,根据课文结构,采取全班读、分组读、单行读、双行读以及二人或三人对话等不同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有的课文很有趣,就采用情境教学法,如,搞小表演等。初一英语有一课是练习打电话,课堂上我突然拿出自制教具电话机,分别让学生当堂练习,学生兴趣倍增。除此之外,教学中能拿实物的拿实物,没有实物的拿图片,没有图片的画简笔画,没法画的就口头描述,就连教头、眼、鼻、耳,也打手势,一边指一边读。总之,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教学法,设计出学生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的各种活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使学生乐学、会学和要学。

二、积极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中学阶段,学生处在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对陌生的英语产生极大的好奇和兴趣。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发挥这一优势,不能把握时机,就会使大部分学生在初一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下降,好奇心就会逐渐减退,成绩就会滑坡。大家知道,任何语言之间,在语音、语法、习惯表达方面,既存在差异又有一定的联系。英语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汉语的干扰,而学生从一出生就一直生活在汉语环境之中,且经过了小学六年的系统学习,汉语的干扰自然会更大。因而教师一开始就要积极地尽力创造英语学习环境,上课使用简单的英语组织教学,排除汉语干扰,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天长日久,耳需目染,潜移默化,形成动力,真正变英语知识课为培养语言能力课,使学生的视听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从一开始就得到培养提高。

三、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让“自我”得到体现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经过一定的语言实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很难得到提高。根据英语课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要求并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让学生上讲台、做自我介绍、复述课文、做值日报告或改写课文小品或对话表演等。讲解句型时,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一人问一人答,或一人用英语问一人用汉语答,以学生为主体代替教师“一言堂”陈旧死板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完成教学计划,又可以让学生得到实践,使学生的“自我”得到充分体现,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四、强化学生的朗读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可忽视且不可缺少的环节,语感的培养就是通过反复朗读来实现的。教师要在朗读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说明朗读甚至背通的目的和意义,不断地鼓励和表扬。哪怕今天背過明天又遗忘,但天长日久,学生会从中得到乐趣,学生的语感就会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精选练习,讲究练习形式和内容

学习语言的同时,安排一定的练习和复习以巩固、加强记忆很有必要。但这种练习一定要精选,而且练习的形式和内容也要适当,不应过多地要求低年级学生做选择填空题和错误辨认之类的题。否则,不但收获不大,反而使学生正误混淆,长此下去,正确的知识也会为错误的所干扰而造成记忆上的混淆。相反,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语言知识及能力都有一定功底,选择填空题和错误辨认之类的题可适当增加,以检测为目的,进行查漏补缺,同时也是对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

六、加强阅读训练,培养读写能力

阅读不但是对词汇的巩固过程、扩大词汇量的过程和增强语感的过程,而且也是丰富语言知识的过程和培养读写能力的过程。选择阅读材料时,难度不应超过所学内容,生词及没学过的语法现象不应出现太多。阅读前,教师应明确目标,要求学生带着目标阅读语言材料,并设计与材料有关的习题,以问答、判断、选择、推理或概括表达全文等形式,达到阅读的目的。只有在教师辅导和指导下,学生长期不懈地坚持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才能逐渐形成,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能得到保证。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语感汉语
Letter time 书 信 时 光
学汉语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追剧宅女教汉语
国际扫盲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汉语与拼音
爱尔兰推出新的在线资源协助教师提高儿童早期读写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建立全球读写能力联盟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