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解意象,有效品古诗

2018-08-20 10:22陈琴
速读·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含蓄形象意象

陈琴

摘 要:诗歌的意象既是客观世界存在的物象、形象,又是寓“意”之“象”,是诗人用来“寓”主观情思、意念感兴或文化内涵的“象”。意象是具体的“人、事、景、情、物”,往往言此意彼,具有形象性、含蓄性且“虚”“实”生“诗味”,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抽象而丰富。以多维解读诗歌意象为突破点,领悟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品味蕴涵的情感,获得审美感受。

关键词:意象;形象;含蓄;虚实生味

诗歌的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言之,意象既是客观世界存在的物象、形象,又是寓“意”之“象”,是诗人用来“寓”主观情思、意念感兴或文化内涵的“象”。以多维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点,领悟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品味蕴涵的情感,这不失为一条阅读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

一、意象是形象的“人、事、景、情、物”

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画图来描写显示”,确实如此,中国古典诗歌从字面上看是一个个词语的连缀,但从艺术构思上看是一个个意象的组合。诗人们往往把客观世界当作一部無限丰富的辞典,把山川草木、风雨雷电、飞鸟游鱼、人文风俗当作思想的客观对应物,把具体、形象的事物当作鲜活的词汇来表现(或寄托)自己的富于多重意义的思想和复杂丰富的情感。正如古诗中的“鸿雁、孤舟、浮云、明月、笛声、寒灯、夜雨、家书、乡关、倦鸟”等意象往往代表着因为谋生、为官、战争离开家乡的人们漂泊异地孤独落寞而生的羁旅愁绪、思归情怀;“红豆、比目、鸳鸯、蝴蝶、连理枝、比翼鸟、燕子、莲、蒲苇、磐石”等意象则表达世间男女的美好爱情,痴男怨女们对爱情的渴望、追求与执着……不一而足,不胜枚举。诗歌意象是客观世界中具体的“人、事、景、情、物”,而诗人要表达的抽象的思想情感就浸透其中,为“物化”,这样,主宾俱化、浑然一体,使情绪表达得更生动。

二、意象往往言此意彼,具有含蓄性

诗人为了把自己鲜活、丰富的思想感情传达给读者,往往采取“依托外物”的手段,追求“象”外之“意”,“意”的表露是通过“象”的特征显现出来的,即诗歌的意象是含蓄的。诗人在意象的选择和运用上往往通过间接的方式,如借景(物)抒情、融情于景(物)、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借助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技巧来完成对自己的思想情感的传达,追求完美的艺术境界。比如,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黄梅时节,诗人漂泊在外,心系情人,愁绪万千,他用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狂飞乱舞的满城风絮、淋漓不休的黄梅时雨来比喻无法排遣的“闲愁”,突出意象的特征,营造了缠绵悱恻的氛围,抒发了凄切迷茫的怅惘之情,从而使读者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受。

三、意象“虚”“实”生“诗味”

诗,要有韵味,否则,读者阅读分行押韵的文字形同嚼蜡。侧重客观事物再现的“实”象、由实象诱发,运用暗示、象征、夸张等技巧构成的“虚”象,使诗歌的思想情感表达更为深远且具有美感。

诗歌中常见“虚”象的运用。在长期的历史适应中,古诗中的某些意象具有了相对固定的思想情感,被赋予某些特定的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如“梧桐”常为凄凉悲伤的象征,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如“杨柳”多表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组合意象,构成意境,表达思想情感,已为美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离别》用夸张的意象,勾画出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看似胡思乱想却抒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且及时行乐的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用“虚”和“实”搭配,变不可能为可能,从而酿出诗味,给人美感。

华夏悠悠五千年,诗歌浩瀚如烟海。将对古诗意象的多维解读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研究”课题方向进行研究是教学上的有益尝试,将孜孜以行。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2]主编徐杰.教学艺术技法指南[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1.

[3]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点·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猜你喜欢
含蓄形象意象
王士禛 汉诗에 나타난'含蓄'의 미학
憧憬含蓄是一种收藏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