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缝釉配方及施釉工艺的研究

2018-08-20 09:34刘任松王瑞峰
佛山陶瓷 2018年5期
关键词:粘剂灰缝配方

刘任松 王瑞峰

摘 要:本文分析了仿古砖生产常用的灰缝釉工艺及其优缺点,通过对灰缝釉配方及施釉工艺的研究,研制了一种灰缝釉配方,该灰缝釉可以先于面釉布施在砖坯上,经烧成后,灰缝釉会透过面釉显现出来,有一种从坯体内部透出的特殊视觉效果,增强了产品的装饰性能。

关健词:灰缝釉;高温黏度

1 前言

仿古砖带有文化的元素和历史的痕迹,为了将这种元素与产品有效的结合起来,需要采用一些特殊工艺,灰缝釉就是常用工艺之一。灰缝釉通过甩釉方式在凹凸模砖面上形成一层均匀的点状釉料,经过刷坯工序将平整处的灰缝釉刷掉,只留下模具凹坑处的灰缝釉,烧成后形成斑点状的图案,增强产品层次。

传统灰缝釉工艺流程为干燥→面釉→灰缝釉→刷坯→喷水→表面装饰→烧成,既不会像淋釉一样在凹处形成积釉,也不会像印花一样无法在凹处印刷出色彩;在颜色上又处在面釉和印花釉之间,形成一种柔和的过渡,改变灰缝釉的颜色、光泽、质感等又会使产品多出一种元素,丰富产品的层次。

传统灰缝釉存在局限性,在生产过程和产品效果上有以下几点不足:

(1)从产品整体效果看,传统灰缝釉工艺产品整体效果显得生硬,灰缝釉像是漂浮在面釉之上,没有与其它工艺充分融合。

(2)传统灰缝釉施在面釉之上,对刷坯机的调节要求非常高。若刷坯机转盘高度过高则灰缝釉难以刷干净,产品会出现色点、色斑等缺陷;高度过低则会刷掉产品边缘的面釉(在凹凸模具的边缘处这种现象会非常明显),产品边部面釉少的部分会和其它地方产生较大色差,严重时产生白斑。

(3)灰缝釉施在面釉表面,刷坯时会有少量被刷掉的灰缝釉没有被及时吹走又留在釉面上,在印花釉过程中易产生局部缩釉、起粉等缺陷。

2 实验

2.1 实验原料

实验原料坯体使用公司炻瓷质仿古砖坯体,釉用原料为钠长石、硅灰石、粘土、2396熔块、大鸿KS-9613、降粘剂、CMC、三聚磷酸钠。

2.2 实验方案

为了改善传统灰缝釉的不足,实验修改了灰缝釉的工艺流程,使产品各工艺间的协调性更好、过渡更加柔和。工艺流程改为干燥→面釉→灰缝釉→刷坯→喷水→印花釉→云彩→烧成,使灰缝釉被面釉覆盖,从而产生柔和的过渡。

在陶瓷生产中后一道工序的釉一般会遮盖前一道釉的效果,传统灰缝釉配方与面釉配方接近,按这种流程生产则面釉会遮盖灰缝釉从而大幅降低其意义。灰缝釉要想不被面釉盖住,则与面釉之间配方的烧成温度、高温黏度、膨胀系数等都需要有较大差距[1,2]。实验配方调试遵从以下几个方面:

(1)配方原料以低温原料为主;

(2)尽量少使用在高温时会排出气体的原料,以免面釉表面产生针孔;

(3)灰缝釉的高温黏度要低,表面张力要低,在配方中引入降粘剂;

(4)灰缝釉中的可塑性料尽量少,以降低灰缝釉的附着性能,方便刷坯;

(5)实验均在公司炻瓷质仿古砖窑炉中烧成,烧成温度1180℃,烧成时间50分钟。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灰缝釉配方的研究

经过前期大量试验,将灰缝釉配方中粘土含量固定在5,以钠长石、硅灰石、2396熔块、KS-9613做4因素3水平试验,将模具边缘處和凹坑处灰缝釉的表观效果作为主要判别依据。正交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2396熔块在正交试验中属于主要因素,A、B属于不太重要因素,用表中最佳结果A1B3C3D3与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优组合再作一组实验比较,结果见表2。

通过上表得出A2B2C3D3为此组正交试验的最佳方案,此方案中灰缝釉效果比普通配方已经有明显改善。但是灰缝釉仍显得略为模糊,灰缝釉上仍有较多面釉遮盖,只是灰缝釉本身温度较低且颜色与面釉相差较大才显出效果。要想得到最佳效果则烧成后灰缝釉不能被面釉遮盖。进一步试验在灰缝釉中加入降粘剂的效果,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在灰缝釉中加入降粘剂后效果有明显改善,随着加入量增加改善程度变弱,加入量为6时已达到最佳效果,继续增加降黏剂含量对灰缝釉效果影响不大,方案13作为最终使用的灰缝釉配方。

3.2 灰缝釉烧成性能对效果的影响

图1为几种釉料的差热分析曲线,其中1-A为仿古砖面釉、1-B为普通灰缝釉、1-C为10号灰缝釉、1-D为13号灰缝釉。

如图1所示,普通灰缝釉的差热曲线与仿古砖面釉非常接近,在烧成过程中两者基本在同一温度反应;又因两者配方接近,烧成后样板的灰缝釉会与面釉融合在一起。10号和13号配方反应温度与面釉差距较大,灰缝釉的反应温度明显低于仿古砖面釉,烧成后样板的灰缝釉会与面釉在光泽、颜色方面形成一定反差;尤其13号配方反应温度最低,还加入了降粘剂,灰缝釉的高温粘度和表面张力均下降,与面釉反差最大。

现比较普通灰缝釉、正交试验中10号配方和最终使用的13号配方,三种灰缝釉的效果见图2。

如图所示,2-A为普通灰缝釉,2-B为10号配方,2-C为13号配方。2-A中灰缝釉与面釉混为一体,需要仔细分辨才能区分出来;2-B中灰缝釉已经可以明显和面釉区分出来,但仍感觉有一层雾状遮盖,效果较模糊;2-C中灰缝釉明显与面釉区分开,光泽、颜色、质感都不相同但又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有一种从坯体内部透出的特殊视觉效果。

4 结论

(1)通过对灰缝釉工艺流程和配方的研究,使灰缝釉与面釉明显区分开来又相互融合,提高产品视觉效果。

(2)灰缝釉有较高光泽和质感,和面釉的哑光相映成趣,使产品更具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俞康泰. 陶瓷色釉料与装饰导论[M].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

[2] 李家驹. 陶瓷工艺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猜你喜欢
粘剂灰缝配方
基于三维空间墙体砌块的算量理论
浅析自保温砌块水平灰缝热桥处理施工措施
篮球架用硅橡胶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敏感性稠油油藏油溶性降粘剂复合二氧化碳降粘吞吐技术研究及应用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垦119沙三段深层稠油冷采技术研究
聚氨酯型化合物用作稠油降粘剂的尝试
浅谈砌体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