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钢机组炉辊结瘤控制方案的探讨

2018-08-20 19:01陆正谊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9期
关键词:牌号熔融方案

陆正谊

摘 要:硅钢生产线的硅钢连续退火机组炉辊结瘤的问题,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大难题,长期制约着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围绕世界性难题,提出了很多改进方案。首先分折机组炉辊结瘤的成份,之后查找炉辊结瘤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和措施。执行了预防和控制措施,达到解决炉辊结瘤的目的,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

关键词:硅钢连退机组;炉辊结瘤;熔融;硅钢基材;牌号;方案

0前言

硅钢连续退火机组炉辊结瘤的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是硅钢连续退火机组不可避开的一道困难,也正因为容易结瘤,所以硅钢退火机组的炉辊不像其他退火机组一样采用钢辊,而是采用石墨碳套辊或者采用了陶瓷辊,就是为了避免产生的结瘤无法消除,从而带来产品质量的下降。炉辊结瘤会导致带钢表面有凸包缺陷,严重时影响涂层的均匀性和叠片系数,给客户的生产带来影响。

1硅钢连续退火机组炉辊结瘤的成份

据资料介绍,经对结瘤物的金相组织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能谱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炉辊结瘤的主要成份为:4.1%SiO2,0.5%FeO,1.2%Al2O3,1.3%MnO,87.5%Fe。

由分析结果可知瘤状物与辊子基体间在高温下已经发生了熔融、扩散现象,使之很好结合在一起,结瘤主要成份为铁,说明结瘤主要是剥离硅钢基材。

2硅钢连续退火机组炉辊结瘤产生的原因

2.1外来氧化铁皮被带入炉内

在机组启动升温或工艺调整时,机组需要运行调整钢卷,这些调整钢卷反复使用,导致表面存在氧化铁皮,这些氧化铁皮进入炉内,粘附在炉辊表面,如果刚好炉辊存在缝隙,就会与炉辊有一定的结合力,从而在后面的运行中形成结瘤。

2.2 钢带表面铁粉

钢带表面在轧制过程中,表面会有铁粉脱落,与轧制油一起附着在钢带表面,虽然经过脱脂段的清洗,但仍会有少量的铁粉进入炉内,且此类铁粉体积小,很容易脱落下来形成结瘤,是硅钢生产过程中要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

2.3 钢带表面氧化层还原后海绵铁

无论钢卷表面如何干净,其表面总是有氧化层,另外,硅钢卷首先进入无氧化炉后,也会有少量的氧化,这些氧化铁进入辐射管加热段和均热段,这部分炉内有一定量的氢气,这些氧化铁会被氢气还原,还原后呈海绵状的铁,这些铁与硅钢基体的联接并不紧密,且呈近乎热融状态,会以层状粘附在炉辊表面,经反复碾压后更加緊密的粘附在炉辊上,最终形成较大的粘附层,成为结瘤。这也是机组产生结瘤的最主要的原因。

2.4 材料化学成份

理论上讲,随着硅钢基板中硅含量的增加,基板表面就越容易被氧化,不论是冷轧过程中还是进入无氧化炉中,会有更多的氧化层形成,所以硅含量的增加会加剧结瘤的形成,这也就是生产高牌号时炉辊更容易结瘤的原因。

在实际生产中,即使同样的牌号,但由于原料厂家的化学成份的微小差异和热轧、酸洗、冷轧的不同,最终对结瘤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如涟钢的600牌号与新余600牌号在我公司机组上生产时,将两卷前后焊接生产,生产出来后,涟钢600牌号表面有较多的黑色条纹,而新余600牌号表面非常光亮,而且生产涟钢600材料时,炉内漏点明显上升,说明涟钢600材料更容易氧化,然后在还原段部分还原,还有一些无法还原,表面呈现黑色条纹(如下图)。

我公司生产800牌号及以上牌号时,炉辊结瘤较为严重,个人认为与涟钢原料有一定的关系。生产涟钢800牌号时,每班都要因结瘤问题磨一次辊,这肯定不正常,但以前生产唐钢及邯钢800时,磨辊没有这么频繁。至于涟钢原料供应天洁和浦项问题没有这么明显,主要是生产线工艺决定的,天洁公司没有无氧化炉,所以基本不存在进入炉后的氧化,浦项的无氧化炉只将钢带加热到450℃左右,氧化效果不明显,而我公司无氧化炉需将钢带加热到750℃左右,氧化效果肯定比浦项明显。

2.5炉内气氛

无氧化炉的燃料为天然气在炉内直接燃烧,燃烧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虽然在燃烧时空燃比控制为还原性气氛,即让天然气呈不完全燃烧状态,但实际上,硅钢仍将与炉内的的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氧化层,氧化层经还原后成为易粘附在炉辊上的海绵状铁,最终形成炉辊结瘤。

另外,据资料介绍,炉内氢气的含量也是产生结瘤的原因之一,即如果炉内PH2O/PH2过低(即炉内水的分压与氢气分压的比值),也容易产生结瘤,所以在保证还原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氢气的用量。因现在硅钢原料内含碳量很低,所以基本都不采用加湿工艺,即炉内水的分压很低,要想PH2O/PH2不过低,只能降低氢气分压,即减少氢气用量,但同时要保证钢带的充分还原。

2.6无氧化炉板温控制

据研究,无氧化炉中虽然处于还原性气氛,但燃烧天然气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所以如果无氧化炉中板温过高,氧化作用会加剧,还原后的铁会引起结瘤,所以在设计时考虑出无氧化炉的温度按750℃进行设计,如果高于此温度,则结瘤风险加大。浦项的无氧化炉是按450℃设计的,氧化作用更弱,所以同样是涟钢原料,在浦项生产时结瘤情况和板面情况要比我公司的好。

2.7加热速度

当退火炉升温时,如果加热速度过快,也会加快结瘤的产生。实际是炉温与板温的差异过大时,炉辊的温度远高于板温(炉辊为碳辊,颜色为黑色,容易吸热,且炉内气氛为高温,而板面为亮色,不容易吸热,入炉时板温也较低),而高温是引起结瘤的原因。

2.8炉辊材料

硅钢退火生产线一般有两种材料,第一是碳套辊,第二种是陶瓷辊,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硅钢退火生产过程会结瘤,这两种材料都可以将结瘤磨掉,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但这两种材料的结瘤磨掉的基理不一样,陶瓷辊主要是磨平,而不能完全磨掉下来,结果就是表面还是有小的划伤点,而且容易再次长大,必须进行新一轮的磨辊;碳套辊主要是磨掉,较大的是磨平,所以碳套辊生产的板面质量明显会好于碳套辊,而且理论上每次磨辊后使用的周期会更长。

从成本上分析,陶瓷辊硬度高,耐磨,使用周期可达5年左右,每吨成本约0.5元,但碳套辊材质软,不耐磨,平均使用寿命只能达到6个月左右,每吨成本约5元。

3需要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结瘤产生原因的分析,相应得出应采取的措施。

3.1加强原料的酸洗,减少氧化皮,同时控制冷轧温度及压下量,减少氧化层的数量。这只能是原料厂家来控制,我公司无法控制。

3.2加强脱脂能力,减少铁粉带入到炉内。

3.2.1 保证脱脂液的碱点,将钢带表面清洗干净。铁粉大部分与轧制油在一起,如果不能清洗掉轧制油,去掉铁粉则无从谈起。

3.2.2 刷辊正常运行,刷辊的正常运行,才能将钢带表面的轧制油和部分铁粉去除。

3.2.3 电解正常运行。钢带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刷辊只能将表面的轧制油和铁粉去除,但凹坑内的油脂和铁粉,刷辊就无能为力了,这部分需要电解来去除,电解一方面靠电解液溶解轧制油,带出铁粉,另一方面在钢带表面产生氢气和氧气,形成小的气泡,将轧制油脱离钢带表面,从而达到去除轧制油和铁粉的目的。

3.2.4 增加磁过滤装置。本生产线设计之初没有磁过滤,脱脂液去除的铁粉仍在脱脂液内循环,当浓度过高时,去除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后来增加了磁过滤装置,即将脱脂液内的铁粉经磁铁吸出,以保证脱脂液内铁粉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从而达到净化脱脂液的结果。

3.3 控制好炉内气氛

3.3.1保证炉内的氧气含量在较低水平。炉内氧气含量增加后,就会对钢带表面进行氧化,还原后的海绵状铁是导致结瘤的主要原因。

3.3.2氢气维护在能还原钢带的最低水平。在加湿时和生产启动时,为保证还原,氢气量基本为120Nm3/h,正常生产时,则减少到80Nm3/h左右。

3.3.3控制好空燃比,让无氧化炉保持在还原性气氛中。这样做会损失一部分能源,也是今年采取的措施,从生产实际来看,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很明显。

3.4 将出无氧化炉的板温控制在750℃以下。无氧化炉的加热效率是最高的,从节能上讲应该是越高越好,但如果超过750℃以上,氧化效果就会增加,增加结瘤的可能性。

3.5控制升温速度,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

3.6 磨辊时将温度降到650℃以下,这样磨辊效果就会更加好一些,能将大部分结瘤磨掉。

3.7 对容易结瘤的炉辊采用碳套辊,对不容易结瘤的炉辊采用陶瓷辊。现在机组退火炉共有炉辊根,其中无氧化炉10根,为钢质水冷辊,辐射管加热段12根,为双套辊,均热段52根,为双套辊,2#炉喉2根,为双套辊,循环空气冷却段30根,双套辊12根,钢辊18根,即双套辊共有78根,如果全部采用碳套辊,则费用大,维修工作量也较大,根据实验,现实际使用碳套辊52根,即辐射管加热12根,均热段40根,一方面满足了生产的需要(按最高牌号470考虑的),另一方面也尽量降低了成本和维修费用。

4特别方案

根据以往的方案和现在各钢厂的方案,当炉辊结瘤到一定程度时,机组降温,然后用厚板磨辊料(一般选择厚度为0.8mm的冷板)进入炉内,机组停止运行,点动炉辊,让炉辊与磨辊料摩擦,从而使结瘤松动掉下来,较大的结瘤如果掉不下来,也可能磨平,然后再继续升温,恢复生产。

在今年四月份,老板提出了新的磨辊方案:即在生產过程中出现了结瘤影响产品质量时,生产一部分普碳钢,在生产的过程中,控制炉辊的速度,让炉辊与生产中的普碳钢有一定的速度差,从而达到磨辊的目的。

因为还没有任何一家曾经这样磨过辊,虽然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实际效果能否达到磨掉结瘤或磨平结瘤,还需经过实验的验证,经实际使用,这种方法对于结瘤初期作用较大,特别是对于生产1300牌号、800牌号时产生的结瘤基本可以消除,这样就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一旦结瘤就必须进行停机磨辊的状态,但对于600牌号的结瘤,用普碳钢的方式则只能一至两次,后面如果再用则升温到600牌号时结瘤就出来了。另外,对于长时间和较大的结瘤,生产普碳钢的方式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这种方式在实际使用中非常好,如果只生产1300牌号和800牌号,基本可以不停机磨辊,实际在生产1300牌号时,每三天左右就需磨辊一次,生产800牌号,每天2至3次磨辊,平均算下来,基本可以减少磨辊次数为每两天一次,而每次磨辊的损失约5000至6000元,按5000元计算,每年可节约成本约60万元,提高产量约1万吨。

这种方案可以说是世界首创!

5总结

5.1 结瘤是硅钢退火生产中必然会产生的缺陷,是硅钢退火生产中世界性问题。

5.2 原料上我们无法控制,包括成份和轧制工艺,我们只能在现有原料的基础上,加强工艺控制,寻找更适应原料的生产方法,努力延长结瘤的产生。

5.3 加强脱脂能力,磁过滤装置长期稳定运行,保障硅钢表面的清洁,以减少结瘤的产生。

5.4 生产过程中将一部分炉辊处于磨辊状态,减缓结瘤的长大,延长单次生产时间。

5.5 工艺控制上,按照硅钢的特点和结瘤理论,制定适合本机组的工艺控制方案,并严格实施,如炉内气氛控制,无氧化炉温度控制,氢气使用量控制,控制升温速度等。

5.6 合理安排生产,充分利用普碳钢生产时温度稍低的特点,在结瘤未长大时生产一部分普碳钢,压制结瘤的长大。

5.7 在不得已必须要磨辊时,尽量降低炉内温度,提高磨辊的效果。

5.8 从成本和质量两方面平衡考虑,在容易结瘤的炉辊上使用碳套辊,而不容易结瘤的炉辊上使用陶瓷辊。

参考文献:

[1]钱常耘,邱向伟.带钢横折缺陷的成因及对策[J].梅山科技,2012,(4):49-50

[2]王国栋.中国中厚板轧制技术与装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牌号熔融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交流绕线电机电刷牌号及数量选择
有趣的楼牌号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高牌号灰铁前端箱体质量提升
球齿钎头用中颗粒硬质合金GM06牌号的研制
sPS/PBA-aPS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FINEX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简介
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光谱法测定硅中的氧
氟苯尼考PEG 6000固体分散体的无溶剂熔融法制备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