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2018-08-20 19:01黎泽伦周传德龚银春邓显玲孟杰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9期
关键词:社团重庆机械

黎泽伦 周传德 龚银春 邓显玲 孟杰

摘 要: 以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在改革科技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编写科技创新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相关教材以及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方式,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从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72032);重庆科技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13);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709)

1.引言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力提高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上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1-2]。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各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3-4]。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它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大学生的创新行为,铸就大学生的创新品质[5-7]。

重庆科技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从2010年开始,重庆科技学院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8-9]。

重庆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是重庆市特色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也是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是“重品德、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实践”,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和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作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富有进取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从2010年开始,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组建了创新实验室,连续几年开展了賽课计划——《机械创新设计》。重庆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每年均有300名左右的学生都参与了赛课计划。2016年10月,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开展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建设,成立了机械创新社团、工程图学社团、无动力自动越障小车社团、自动控制社团、3D打印社团、汽车之友社团、机器人社团、节能减排社团八个科技创新社团。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为在校大学生营造创新环境、提供创新知识、组织创新活动,让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人才。

2.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全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建立全新的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和实践课程体系,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组织机构,制定出师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办法、制度及实施细则,在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全面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

(2)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重点研究实践教学体系与科技创新目标的矛盾,以“机械电子科技创新”实践课程为例,将课程的考核方式定为学生制作科技创新实物,没有完成实物制作的学生将无法获得此门实践课程的学分。

另外,学生实践课程中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也可以与科技创新结合;将毕业设计作为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科技竞赛作为毕业设计课题。

(3)编写科技创新实训大纲、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在科技创新的实施过程中,编写相应的科技创新实训大纲、教材和实训指导书,需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内容须涵盖科技创新所需的机、电、液、计算机、传感器等技术基础,强调系统思想,联系工程实例,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建设科技创新实验室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

改造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的科技创新实验室,完善学院现有的机械创新社团、工程图学社团、无动力自动越障小车社团、自动控制社团、3D打印社团、汽车之友社团、机器人社团、节能减排社团八个科技创新社团建设。

(5)与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合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重在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需整合校内资源,为大学生创造更为方便的环境和条件。为此,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也可以变成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地,并在加工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推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

(6)校外资源与共建

科技创新活动也应注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和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四川化工集团、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德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川东钻探有限公司、重庆机床集团、重庆长安工业集团、重庆液压件厂、四川金广实业公司等合作,初步建成十五个校企教产学研合作基地。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促进科技创新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课题和各种竞赛,培养高质量的机械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7)开发科技创新项目

开发30项以上的科技创新项目,积极参与全国及省市级别的科技创新大赛,包括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

3.结果与讨论

本文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来系统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并在重庆科技学院机械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进行了应用。实践应用中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中心,改革大学生科技创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综合实践训练,将科技创新与实践课程、生产实习融为一体,建设科技创新实验室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与学校工程训练中心、校外企业合作,开发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可以为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和能力培养创设条件与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德才.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1-83.

[2] 陈亚男,王丹,王晓光.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02(3):44-46.

[3] 张运华,曹河.高校智力资本与高校科技创新绩效: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 [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82-89.

[4] 田雪.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培育途径分析[J].科技资讯,2016(6):128-129.

[5] 欧阳康.如何构建中国大学创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20):29-32.

[6] 何泉,吴田.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育机制与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 究,2015(6):92-95.

[7] 张捷雷,于为雄.探究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团队培养模式[J].科技展望,2016,(7):331-332.

[8] 季玉香,朱延.浅议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J].价值工程,2014,(11):271-272.

[9] 陈劲.关于落实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1):1-3.

猜你喜欢
社团重庆机械
缤纷社团
重庆客APP
调试机械臂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简单机械
在这里看重庆
K-BOT拼插社团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