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蒋勋读唐诗

2018-08-23 17:24金迎春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蜀道难蒋勋李商隐

金迎春

我读《蒋勋说唐诗》的感觉就如当初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一样———新奇:原来《论语》还可以这样讲,而唐诗可以这样读。蒋勋先生给我们打开了一条通往唐诗的私人通道,他用自己的读诗方法和经验引我们走进那大唐盛世,真正进入唐诗,去触摸那一个个诗人的温情。

说实在话,此前虽读过一些古诗,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都读过一点,《唐诗三百首》也装模作样地买来读过,可要问我读懂了几首诗,我还真不好意思回答,通往古诗词世界的门径对我而言幽渺难寻。读《蒋勋说唐诗》,我不能说我一下子就找到了通向唐诗之路,但通过蒋勋先生的解说,我感受到了唐诗的迷人气息。蒋勋先生说唐诗,抛开我们惯常的讲思想、讲主题,而是去发现诗歌本身之美,其音节之美、画面之美、意境之美,把我们带入诗歌本身,并把那种感动传达出来。

叶嘉莹先生说:“诗是生活。”蒋勋用这本书教会我要以开阔的眼光贴近生活去读诗。我们读诗不是只为了记住几首诗,而是要走进诗中,和诗歌对话,和诗人对话,更要和自己对话,和自己的生命对话,让诗歌来打动你,唤醒你的生命。“好的诗是活在口边的,它常常被人脱口而出,契合了生命在刹那的状态跟经验。”也许某一刻,你读着读着,不经意间,你被某首诗或某句诗击中,从此它就进驻你的心里。如何切入诗中?怎样才能和诗歌产生对话?蒋勋先生在讲李白的《蜀道难》时说:“我一直觉得教会我读李白的不是学校,而是山水。”所以“《蜀道难》应该到太鲁阁去读”,“学《蜀道难》的方法就是去爬山,到山里历险,在适当的时刻,真的写诗时,那个句子就会出来。”我们体会过爬山的艰难,畅享过登顶的喜悦,就能感受蜀道之雄奇,《蜀道难》的雄奇,李白用笔之雄奇,那语言和节奏上的丰富变化,仿佛贝多芬的交响曲,是李白生命力的直接爆发。蒋勋先生讲李白,我觉得最成功之处就是能让读者感受到李白诗中的热情和生命力,使读者也似乎和李白一样“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蒋勋先生说唐诗,能不囿旧说,读出新解。对李商隐,我们一贯的印象是调子比较低沉,情绪低迷哀伤,正是晚唐时期颓废气息的写照。可蒋勋先生从李商隐的诗中读出了热情,“热情是李商隐诗歌的最大特征”,“他们文学的基础都是热情,甚至是激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传统的解说就是讲要牺牲自我,服务他人,这固然是一种大情怀,可我们读来总会觉得有一丝丝悲哀,蒋勋先生則认为“蜡炬成灰与春蚕到死都在讲热情,而不是悲伤”,“这两句诗写的是热情———活着有没有热情,有没有自己执着的事情?”在我看来,这应是最贴近李商隐本意的解说,是就诗说诗,而没有给它附会上太多其他东西。

“文学的美不是生命的窄化,而是让生命开阔的过程。”愿跟着蒋勋先生遇见更多的诗人、诗歌,遇见一个更为丰富的自己。

(作者单位:常德芷兰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蜀道难蒋勋李商隐
不要躲避,孤独并没有什么不好
滴水藏海
开心校园
石榴
李商隐:道是无情却有情
录唐?李商隐《无题》诗(草书)
蒋勋的美学养生
从文本文化解读的解码方面略谈《蜀道难》的英译
李白《蜀道难》两个译本比较
蒋勋艺术美学6册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