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最强大脑”,就能成才?

2018-08-23 09:33龚丹韵方佳琦
畅谈 2018年8期
关键词:周浩最强大脑英才

龚丹韵 方佳琦

聪明的人究竟什么样?“中国脑计划”预计今年启动。无独有偶的是,科普综艺《最强大脑》第五季找来100个学霸。他们在舞台上通过各种项目的比拼,把何为聪明展现在大众面前。

那么,我们每个普通人究竟离“天才”有多远?后天努力能否赶上?

而更关键的是,从国家人才战略来说,高智商的“天才”们,是否一定会成才甚至成为“国之栋梁”呢?

一套测试题目,甄别什么是天才

当100名学霸按照排名站上舞台,大部分观众是懵的。几乎所有人都在心里揣测:这100人究竟怎么选拔出来?凭什么他们就是聪明人?

仔细观察,其中不乏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北大学霸。但其中也有普通高校学生,甚至还有初中生、上班族。换句话说,这些“天才”的甄别和选拔机制究竟是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刘嘉是节目幕后的科学团队负责人。他参与了节目全部的项目科学评估,也为甄别这100名“天才”制定了一套测试题。制作人桑洁曾经这样形容两人的分工:“我的团队负责观赏性,刘嘉的团队负责科学性。”

而科学讲究严谨,最好一切都有量化标准。

选拔之初,刘嘉把测试题分为几类,如矩阵推理、类比推理、空间能力、创造力等。举一例空间能力测试题:观察一个立方体,纸面上只能看到3个面,请想象当它展开变成一个平面,应该是选项中的哪一个展开图。

又如类比推理题:观察左边两个图形的变化规律,选出右边第二个图形应该是什么。

这些题目尽量不涉及知识点,更像常识性的“智商测试”。14岁的初中生,即便没学过高等数学、解析几何,照样可以做。

他还为题目制定了评分标准:每一类有20多道题。不同年龄段,各有一条参与者排名曲线。通过曲线查找,答题者就能大致判断自己在人群中处于什么位置。

这100名学霸就是靠这套题目选拔出来:初试在网上统一答题,复试坐在封闭的教室中纸面答题,确保真实。复试通过后,选手们再来节目组进行面试。

面试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各种微缩迷宫、方块模型等开始出现在场地上,选手一批批进去观察,递交答案。最后根据分数高低,进行100名排序。每个人亮相时,都已经附有一张分析个体思维能力的雷达图。雷达图上,谁的空间力更强,谁的推理力更强,一目了然。

然而,再科学严谨的量化测试,也未必代表一切。

当100个选拔出的“天才”集体比拼数字华容道、层叠消融等项目时,有人因过于紧张,手指颤抖,按错提交按钮;有人方寸大乱,难以集中注意力,发挥失常。有排名90多的人,几轮比下来排在了前20,也有排名前几的人几轮比赛后,反倒落在后头。

于是,大家不得不产生这样一个困惑:什么是天才?能力排名强弱的意义在哪里呢?

为什么每个天才未必都能成才

多年以前,刘嘉还在北大读书。当时,他遇到一位拥有“过目不忘”才能的朋友——仅用2天时间,就能一字不落地背下从1927年到1990年的3厚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朋友说,只要看过一眼的东西,他都不会忘记。

于是,刘嘉和这位朋友组队参加了一个校内的知识竞赛,结果出乎意料,连半决赛都没有进入。原因是,其他队伍中同样有人“过目不忘”,且抢答速度更快。“这就是北大,不仅云集了记忆天才而且还有各类国际奥赛得主、高考状元,可谓群星璀璨。”刘嘉形容。

然而,20多年过去了,这些曾经风华正茂、挥斥方道的同学少年,却鲜有人成为时代的引领者。

一份对1953年到2013年近3000名高考状元的职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他们当中无人成为行业领袖。以高考状元选择比例最多的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专业为例,他们现在多数是“高级打工仔”,少数进入金领阶层,但几乎很少有人跻身胡润、福布斯、新财富等中国富豪榜。

青少年时代意气风发的天才集体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天才并没有成为国之栋梁,为什么呢?

192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发起了一项名为“天才的基因”研究计划。当时,天才的定义就是智商测试超过140的儿童。研究团队多年追踪调查约1000名天才儿童后发现,一些天才儿童成年后并未取得事业成功,发挥他们的才能。

关于什么是天才,一个世纪以来,观念一直在演变。总结而言,有两个有趣的发现。第一,智商高的人,平均而言成就确实更高。简单说,基因决定了你的天花板在哪里。可人生特别好玩的地方在于,你并不一定知道自己的上限,所以你只能后天拼命努力。人的成长过程,或许就是一个不断去触碰极限、接近天花板,从而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的过程。

第二,每个聪明人未必拥有更好的未来。“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来自智力作用。”刘嘉说,“还有80%来自非智力方面,比如创造力、领导力、抗压能力、坚毅的性格、情绪稳定性、有成就动机等等。”

所以,天才的定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智商高这个单一标准,它一定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在一起。

不光是记忆力好才叫聪明

然而,摆在当下中国青年面前的第一关,还不是心理素质、情商问题。我们先天更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很少人有准确的自我认知。

选手周浩,从小性格内向,不善表达。除了物理学起来稍觉轻松,其他学科成绩并不突出。他回忆,中学时语文和英语一直不够好,在学霸云集的班里,自己经常是一名“吊车尾”。最終他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目前读大三。这样的经历,与千千万万普通学子一样。因此参加节目之前,他始终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连学霸都谈不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同学推荐他参加《最强大脑》节目组的海选。笔试时,周浩的自我感觉也不好,许多题目不确定答案。一路闯到面试,他往迷宫中一站,还没看明白迷宫的结构,发现其他选手已经快速递交答案。

直到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周浩突然收到一条微信,“恭喜你进入《最强大脑》海选100强”。周浩觉得“一切都很魔幻”。百强选手中,他的初始排名为第96名。周浩不仅没有失望,还万分感叹道:“我竟然没有被淘汰,太意外了。”

更意外的是,随着一期期比赛,周浩的排名不断靠前。几个熟悉他的朋友看节目时直嚷嚷:“周浩怎么还在!”再过一周,发现:“周浩依然在!”最后,他一路过关斩将,位列《最强大脑》15强。“很吃惊,原来我对自己的定位有点过于简单。”周浩说,参加节目给他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增加了自信。

如今回想,自己从小到大,物理题总能轻松破解;大学里设计物理实验,团队总把主要任务交给他;2017年,他作为队长,带领南师大获得了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第一名。“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某些领域或许比较擅长。未来,可以进一步进修深造物理。”周浩说。

桑洁说,节目想把中国高智商人群展现在观众面前。不光是“记忆力好才叫聪明”。因此第五季设计的项目,有别于以往。比如各种迷宫项目,充分展示了何谓“空间能力”。题目往往结合了记忆力、观察力、空间力、计算力、推理力等等,比赛后阶段,还需要2名选手共同合作解题,考察团队合作能力。在心理学上,这些被称为“通用能力”。

比赛中还有大量题目,是一群来自各领域的专家探讨后的结果。比如节目组曾设计了一个自由落体题目,为此找上南京大学物理系一位大神级别的博士。这位博士前前后后进行了一套完整的实验,用一个月时间编写了一个程序。他对节目组说:“我也很感谢你们,不然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研究这么奇怪却有趣的小东西。”

年轻的节目编导们说,希望设计的这些项目,能够让家长真正懂得“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中国式家长总认为,别人都学奥数,我的孩子也要学;别人学钢琴,我的孩子也要学,成绩不好就是因为孩子不够努力,因此变得十分焦虑。

“这些题目,希望能提供一些专业性展示,明白人脑的能力分好几种,不是每个人都适应奥数,不是每个人都能快速学会钢琴。首先得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有哪些特长、哪些弱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桑洁说。

时间证明了英才计划确实有效

上世纪70年代,教育家马兰写了一份报告递交给美国教育部,后来促成了美国英才教育法案。大意是这样:

研究发现,天才基因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固定的,与地理、饮食、文化、种族等因素关系都不大。那么以此推论,中国和印度人口基数庞大,天才的数量也将是美国的好几倍。未来,美国的人才必定不是中国和印度的对手,那怎么办呢?

马兰提出,美国应该尽早甄别和选拔天才儿童,给他们更好的针对性教育,促他们成才,化解人口基数弱势带来的危机。

为什么尽早挖掘天才儿童那么重要呢?研究表明,人脑的发育,12岁~14岁是关键时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罗伯特·戴西蒙说:“大脑的认知能力在14岁时最强,之后每年下降。”错过这个关键阶段,再教育就迟了。所以数学界最高荣誉的菲尔兹奖,规定考察对象必须低于40岁,因为学术界公认,40岁之后,想在数学上有重大成就,已经不大可能。客观上,大脑的可塑性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抓住黄金时间至关重要。

马兰提出这份报告后,美国教育部成立了天才教育处;1978年,美国通过《天才儿童教育法》;1987年再次通过相关法案,并拨款建立联邦办公室和全国研究中心;1988年通过《杰维斯资赋优异学生教育法案》,此后每年由国会确认,并决定联邦政府的拨款额度;1990年成立了美国国家英才研究中心,开展英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我们一直沾沾自喜于中国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整体胜过美国,但我们却忽略了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因材施教,突出英才。

经过近半个世纪,时间证明了美国英才计划确实有效: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等,这些影响当代世界的人才,都是从美国英才体系中脱颖而出。而埃隆·马斯克自己还参与成立了一个挖掘孩子潜力的创新学校——ad Astra。

刘嘉坦言,团队研发的这套测试题目,更多作为科研兴趣。英才计划如果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就很难内嵌到我们的教育体系里。

中国历来更重视整體教育水平,不重视从人群中“一眼识别”天才的机制。而事实上,对一些天才来说,别人学1年的知识,他们只要1个月就能融会贯通,非要跟着大众教育确实有些“虚度光阴”。

在人才战争中,假设美国只有3个天才儿童,中国有10个,但美国的3个天才全被找到,得到了很好发展;而中国的10个天才,可能真正发展很好的只有1个。原来是3:10,现在可能变成3:1。

“就像我们为天生缺陷的孩子办特殊教育一样,对于天才儿童,他们同样需要特殊教育。而目前,我们对英才教育缺乏重视。”刘嘉惋惜道。

让天才变得更厉害,让普通人变得更好

《最强大脑》名列前茅的选手中,14岁的杨英豪才读初二,力压诸多成年人多次赢得比赛,还在国际战中以3:0战胜对手,被誉为“黑马”。

本以为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天才儿童”,但采访杨英豪时,他说自己并没有这种自觉和认知。

杨英豪就读于杭州最好的中学之一,班上学霸云集,他的成绩维持在年级前50名。长期以来,他都是《最强大脑》的铁粉,主动报名参加了海选,没想到成绩优秀。在他看来,班上的学霸们只是没去参加考试罢了,不然可能成绩比他更好,“我觉得自己不算厉害”。

在南京面试时,杨英豪第一次看迷宫花了一个半小时,十分不适应拆分成上下两层的迷宫,但是第二次再看迷宫题,15分钟就得出了答案。

这也佐证了刘嘉对天才的判断:他们学东西就是比别人快,悟性高。

参加节目给予杨英豪的不仅仅是自信心,更大的收获在于,和一群不同经历、阅历、年龄的人在一起,开拓了眼界和思维。

12强选手喜欢在酒店里凑一起玩狼人杀。一群高智商的人在一起,大家都很会玩。这12强中,有来自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也有杨易这样的数学老师。杨英豪有时候会请教他们学习上的问题,有时候只是静静听大家聊天,每个人的生活都像一个故事、一本书。视野开阔后,他觉得自己“性格放开了点、胆子变大了点”。

他甚至自己总结说:“每个人擅长的地方不一样,我感觉自己在计算机上有一点点天赋。”如今,和父母商量后,他主动退掉了奥数班,因为“不是真心喜欢奥数”,现在每周都去上计算机课,越上越喜欢,成为程序员、创立一家微软那样的公司是他的未来梦想。

中国从1978年开始超常教育,北大、清华、中科大原本都有少年班,反倒是现在正渐渐萎缩。

其实微软亚洲研究院前院长张亚勤、哈佛大学的年轻教授庄小威、360总裁周鸿祎等等,正是来自当年这些少年班。

然而并不是所有天才都会百分之百成才。美国也走过一条弯路,从最开始只强调智力,到后面强调综合能力,比如伦朱利的三环模型,指智力、创造力、积极的任务使命感这三项的综合。

在信息时代和创新时代,国家间的比拼往往是人才的比拼,而且是顶尖人才的比拼。尤其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年轻人口增长放缓,刘嘉强调说:“未来,我们不能只是强调人海战术,而不强调领军人才,那会吃大亏。”

而在天才的培养过程中,不断研究哪些品质是好的、哪些教育方式是对的。最终,是让天才变得更厉害,让普通人变得更好。

猜你喜欢
周浩最强大脑英才
永川:“逐浪奔永”汇聚八方英才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弃北大读技校 自定别样人生
弃北大读技校,自定别样人生
放弃北大读技校
“最强大脑”哪家强
木牌指路
批判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