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契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2018-08-23 11:11何盈李艳施亚秦玲
东方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应用型研究生

何盈 李艳 施亚 秦玲

摘要:本文对构建契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理念、课程建设制度、课程质量、课程设置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生;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从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承担着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使命。然而,目前应用型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各大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仍有较大改革空间。

一、当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问题

(一)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的理念还需不断强化

据“中国教育在线”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十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基本维持6%左右,很多高校在招生规模扩张中取得了重大突破[1]。然而,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固有的矛盾之一,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招生计划,轻实际培养”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的高校而言,往往集中所有资源用于规模扩张,其研究生教育发展缺乏先导性的调节机制,出现了内涵建设不足,教育质量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忽视了对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及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二)研究生课程建设相关制度有待改进

一方面,部分高校关于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相关制度集中在“研究生课程管理规定”、“研究生课程教学与考核管理办法”及“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管理办法”等教务管理层面,缺失针对具体课程建设的引导制度,大多数课程仍参照本科模式进行建设,课程内容甚至与本科阶段重复,未体现研究生与本科生教育之间的层次关系,缺乏对于课程建设的长期系统规划。另一方面,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单一,缺乏对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考核方式,难以满足研究生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

(三)研究生课程质量有待提高

首先,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缺乏系统性、一致性,课程特色与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缺少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课程差异化设计,部分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分离,导致研究生课程缺乏本科阶段教学作为支撑,课程实施缺乏连贯性。其次,部分课堂仍然采用单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研究生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不高。再次,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脱节。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保证所有培养环节都能对应行业实际需求,鼓励研究生学以致用。

(四)部分课程设置不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是要”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备跨学科的前沿理论、掌握交叉学科综合知识是激发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前提[2]。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课程大多数按照二级学科或专业领域开设,课程内容过于细化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偏窄,导致研究生无法以全局视野进行创新。此外,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目前大多数高校“统一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存在课程设置僵化、课程内容单薄等问题,难以体现培养特色,忽视了对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的关注。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对策

科教融合、产教结合、协同推进已成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常态,高校应充分结合自身现状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3]。

(一)树立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意识

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已进入持续调整、不断优化的新常态,应强化高校的主体责任意识,把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质量作为衡量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各高校一方面应以大数据分析为研究手段,通过课题立项、专家评审等科学方法,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应全方位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组织召开教师、研究生座谈研讨会,结合现状对比研究,不断强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理念、提升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意识。

(二)多维度构建课程体系相关制度

紧密结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构建有利于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课程教学质量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制定“研究生精品课程”相关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长远、系统规划,积极鼓励任课教师切实改进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转变只重科研忽视课程的实际倾向,加强研究生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与监督。建立开放的课程设置申请机制、灵活的选课机制、良好的教学机制与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三)全方位突出实践课程设置

应用型创新人才要求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并且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应开展涉及前沿或交叉学科的课程、不断推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数字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扩充课程资源,建立研究生教育案例库,将最新科研成果及行业前沿讯息转化为优质研究生课程。应加强课程与行业执业资格的有机联系,课程应以行业最新动态或案例为蓝本进行教学,加强实践性和应用型,使课程更加贴近行业、贴近实际[4]。

(四)着眼创新能力提升

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是提升其创新能力的前置条件,应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思维渗透课程(例如,日本高校所开设的“创造心理学”课程)及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例如,英国高校所开设的“应用创新类”课程)。同时,创新研究生教育理念,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营造创新环境,激发研究生个体创新意识,促使研究生形成自主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EB/OL] http://www.eol.cn/html/ky/2018report/page3.shtml.2018-06-23

[2]康若祎, 夏凯.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 2013(12):93-96.

[3]童洪志.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 重庆大学, 2010.

[4]贾东立. 德美两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 2018(5)

作者简介:

何盈(1989-),女,硕士,成都大学研究生处。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李艳(1976-),女,硕士,成都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施亚 (1979-) ,女,硕士,成都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秦玲(1982-),女,硕士,成都大学研究生处。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应用型研究生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