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英雄》的当代意义

2018-08-23 11:11周藤
东方教育 2018年22期

摘要:“多余人”一词源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他们属于贵族知识分子,但既不满足于自己的上流社会,又不能跳出这种生活的小圈子与人民结合。俄国著名作家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毕巧林是“多余人”系列形象的其中之一。在“多余人”形象系列中,毕巧林是一个影响比较大的人物:他之所以被称作“多余人”,是因为赫尔岑曾经说过:“他既不会站在政府方面,也不会站在人民方面;他在他的范围内是多余的。了解“多余人”形象及意义,“有助于人民认识沙俄专制制度的罪恶,也能帮助读者洞察到贵族青年知识分子身上的严重缺陷。”

关键词:毕巧林;多余人;当代英雄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著名作家和诗人。1840年,莱蒙托夫发表著名长篇小说《当代英雄》,这部作品一经出版便引起巨大轰动,它是俄国文学中最出色和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莱蒙托夫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当代英雄》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部有关心理描写的作品,小说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在于作家成功地塑造了毕巧林这个“多余人”的典型形象。小说主嬰描写贵族出身的青年军官毕巧林在高加索的生活和经历。“毕巧林”这一一艺术人物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先河。“多余人” 是19世纪上半期俄国追求进步的贵族的代表,他们大多受到良好的教有和西方资产阶级先进理念的熏陶,既不满足于现状而又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由于所处阶级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大多远离人民, 远离实际,缺乏耐心,最终导致失败的悲剧命运。这是对当时俄国一代贵族进步青年的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一、时代背景

俄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起步较晚,整个十八世纪还处于对西方文学艺术成就的模仿阶段。然而在19世纪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开,许多著名的俄国作家在这一时期创作了享誉世界的文学作品,塑造了许多成功和典型的文学形象,其中"多余人"形象最为突出,它是精神世界文学画廊中独开的一支奇葩。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这一形象的时代特征和任务心理特点进行了独到的理解和把握,不仅在当时引起的轰动,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們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高尔基曾经说过:“ 反动势力的沉重乌云浮游在国家上空,希望的明灯熄灭了,忧郁和苦闷压抑着青年的心,黑暗势力血捏的手迅速编织起奴役的网。”以上这段著名大文豪对沙皇俄国的描写反映的正是菜蒙托夫所生活的时代以及《当代英雄》中所影射的俄国社会。这一时期也是俄国历史上统治最黑暗和最腐朽的年代。1825 年12月14日这一天,十二月党人起义被残酷镇压并血洗被得堡参议院广场,许多具有进步思想的贵楔青年纷纷遭到迫害,而莱蒙托夫短暂的一生就是在这种残酷血腥的高压统治之下度过的,而他的创作历程则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

二、特征及意义

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主要着笔墨刻画毕巧林这一“小人物”或者“多余人”形象,他说:你们既然相信一切悲剧和恋爱故事中的坏人都可能存在,那你为何不相信毕巧林的真实性呢?如果你们欣赏更为可怕的谎谬的凭空臆造,为什么这个人物,纵然是向壁虚构的,在你们心中就得不到宽容呢?是不是因为他的真实性超过了你们所希望的?……由此可见,“多余人”的形象是真实的,甚至是常见的,赫尔岑在看了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之后曾经说过:“像奥涅金这样的人在俄罗斯每走一步路就会碰见他。”毕巧林也是如此。

作者在序言中提到:“当代英雄确实是一幅肖像:这是一幅由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充分滋生开来的种种毛病所构成的肖像。”而当时的读者也因为作者“把当代英雄这样不道德的人树立为他们的典范”而感到委屈。毕巧林这幅肖像,如同奥涅金一样,出身高贵、天资聪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原本可以造就美丽的人生,却由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绝望而找不到自己的出路,以至于碌碌无为、荒度青春。然而,不一样的是,毕巧林对社会的意义不仅仅是“多余”,甚至在某些方面上来讲是有害的。他从来都是一幅玩世不恭的样子,不尊重他人的情感甚至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可以因为一时兴起而勾搭玛丽公主,却在别人付出感情之后无情厌弃;他千方百计得到了贝拉,而在兴致过后却同样感到厌烦,他的种种手段害的贝拉家破人亡、红颜殒命;当马克西姆·马克西米奇一腔热情地准备和他这个老朋友拥抱的时候,他却仅仅伸出了礼貌而疏离的右手;他轻贱生命,往往为了寻求刺激进行无意义的冒险……为了取悦自己无聊的生活,他不断为他人造成不幸,自己也加倍的痛苦,损人而不利己。

这样一来,所谓“当代英雄”无疑是一种辛辣的讽刺。可毕巧林并非天性如此,他也曾有过一颗善良的心,也曾不懈追求人生目标,与命运抗争。他的一切叛逆的行为只是源于社会带给他的压迫和绝望,正如他向玛丽公主坦白的那样:“我准备去爱全世界,可谁也不理解我,于是我学会了憎恨。我平凡的青春年代是在跟自己、跟世界做斗争中流失的;我最美好的情感,因怕别人讥笑,我便把它埋藏在我心灵的最深处,它们在那里死去。我说真话,没有人相信我,我便开始骗人。在深深懂得了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后,我成了一个熟悉人生学问的内行,我看到那些一窍不通、不学无术的人是那么幸福,我看到那些不劳而获者在享受我曾努力不懈才获得的财富。那时,我心里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情绪,冰冷无力的绝望情绪……我成了一个道德观念不健全的人。”这就使矛盾的焦点指向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现实社会的黑暗迫使他精神幻灭、走向自我堕落。“我曾经多少次充当命运手中的斧头,砍在姑娘的头颅上,不知怜惜。我的爱从不曾给她们带来幸福,我欲壑难填地吞咽着她们的爱情、温柔、痛苦,我仿佛因为饥饿昏昏欲睡,忽见山珍海味,便狼吞虎咽,然而一觉醒来,幻景消失……剩下的只有加倍的饥饿与绝望。”

“多余人”不单纯是一种文学现象、一种参照体系,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在宣传先进思想、启蒙青年人方面业绩非凡,正如屠格涅夫在谈到他塑造的罗亭这个“多余人”形象时所说,“谁有权利说他无用,说他的话不曾在青年人的心中播下了良好的种子?!”“多余人”们的思想力量和悲剧命运对于后世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其存在的意义是广泛而深远的。它揭示了旧的社会体制的内在矛盾和深刻危机,同时也在人们心中树立了道德的标尺,时刻警示着现代敏感的青年一代。系列“多余人”形象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具有超越时空和国界的普遍社会意义。关于“多余人”的意义,赫尔岑说过:“全靠有了那个时代的“多余人”,新的一代才没有成为多余的。”

参考文献:

[1][俄]莱蒙托夫著,余振、顾蕴璞、翟松年译.莱蒙托夫诗选,当代英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俄]赫尔岑著,巴金、臧仲伦译.往事与随想[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9.04

[3]桑淑钧.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J].济南大学学报, 2002, (12): 23.

[4]卡普斯金.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8, 115.

[5]储诚意著.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09

作者简介:周藤(1996-),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