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成长,不要等

2018-08-23 04:30王治明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8年8期
关键词:老二肚子旅行

嘉宾简介:王治明,新闻行业工作者。自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后,先后进入《解放日报》《新闻晨报》任记者、编辑,采访过若干总统,走访过许多国家,现任新闻报社办公室副主任。

热爱旅行,去过27个国家和地区。热爱生活,育有两娃,业余时间撰写旅行个人公众号“治明路书”,一直在发现美好、记录美好的路上。

今年我的大女儿12岁,小女儿5岁。初中班主任在《学生手册》上给我最经典的评语是——“要摆正学习和玩的关系”,一语就点破了我人生一直在努力平衡的各种和“玩”之间的对立关系。

回过头来看这些年的足迹,坦白地说,带孩子去旅行不是为了孩子,而是自己贪玩,不得不带着她们而已。当然因为要带着孩子一起旅行,旅程的安排就会尽力兼顾大小的需要。旅行是为了身心愉悦,我也不想让自己身心俱疲。说白了,有了娃,就是换个风景好点的地方带娃。

把孩子装在肚子里去旅行

她们是在肚子里就跟着我旅行的孩子。

2005年,怀着老大的时候,我在美国中部生活。那年夏天,怀孕初期浑然不知的我,从阿肯色飞去纽约玩,还不知道什么是妊娠反应的我,每天在华尔街、联合国、大都会博物馆、帝国大厦、第五大道、自由女神踩点,纽约的地标都双腿实地测量了一圈,还坐了几小时车在暴雨中去了美加边境的尼亚加拉瀑布。

经历几番折腾,还安然无恙的老大,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这孩子身体好,能带着跑。于是在怀孕5个月的时候,我决定用感恩节的假期去拉斯维加斯和大峡谷看看,加上共同旅行的朋友是有着丰富产科经验的医生,我更像是吃了一个定心丸。她的理论让我一直非常受用——流产是一种自然优胜劣汰,质量高的胚胎一定会牢牢留在肚子里,留不住的不必可惜。

如果那一年,你在拉斯维加斯,看到一个挺着大肚子还穿梭在各酒店的孕妇,那个人应该就是我了。幸好拉斯维加斯之旅并没有给胎教留下任何负面影响,哈哈。

有了怀着老大旅行的经验,怀老二的时候就更从容了。2012年秋天去德国自驾的行程在春天就已经计划好了,夏天老二没打招呼就在肚子里了,我们并没有因为她的到来而改变原来的旅行计划。

我们当时牵着6岁的老大,怀着孕期4个月的老二,从上海飞到德国,开始了从从法兰克福—维尔茨堡—罗腾堡—奥格斯堡—菲森—新天鹅堡—慕尼黑—乌尔姆—斯图加特—海德堡—科隆—波恩—法兰克福约1700公里的自驾之行。

这一次旅行中,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在慕尼黑的博物馆里,6岁的老大睡着了,爸爸全程抱着50斤重的老大逛完博物馆那个辛苦的感受。比起每天挺着20斤肚子过日子的各种辛苦,真是小巫见大巫吧。

不过,生过孩子的都知道,落地的娃真比在肚子里的时候操心多了,有时候恨不得塞回肚子去。

把娃挂在胸前去旅行

现在回想起来,两个孩子出生6个月的时候,我都带她们经历过哺乳期的长途旅行,感觉自己作为一个人体奶瓶也是挺强大的。

母乳喂养的医学好处我就不赘述了,想强调是,旅行期间母乳喂养最大的好处是方便,一方面减少了奶瓶、奶粉、消毒等装备所占的体积,另一方面只要有一条“哺乳毯”,在喂养的时间和空间方面争取了很大的自由度。另外,租车自驾,也为奶娃旅行提供了一個相对私密的空间,对于哺乳换尿布等事务来说,增加了很大的便捷性。

2006年的秋天,老大6个月,我们计划从美国飞温哥华旅行。有了在美国一个人带娃还管家务做饭的经验,我觉得带娃旅行也未尝不可,加上温哥华有多年未见的闺蜜,刚好同期生了孩子,住在她家一切婴儿设施皆备,于是决心尝试一下带着老大在哺乳期旅行。

时过七年,又是一个秋天,带着两个女儿(大的7岁,小的7个月)从上海飞到旧金山,沿着1号公路一路向南开往圣地亚哥,再折返洛杉矶飞回上海,8天的行程相当具有挑战。真心感谢老大,省心还能给我当帮手。

当然,“老二当猪养”的口号也不是吹吹而已,徒手换尿布,就地哺乳,台盆洗澡更是不在话下。现在再来看看那辆推车,真是只够放棵白菜的大小,孩子一转眼就长大了。

关于断奶这件事情,说来也是在旅行中完成的。老二快一岁的时候决定奶粉喂养,于是我只带着老大,去台湾旅行,“物理隔断”了和老二的接触,也体验了台湾公共场所对于背奶母亲从硬件到软件的人文关怀。

一起成长,不要等

后来的几年里,我们带着两个孩子也陆陆续续出门走走。在香港迪士尼,每过两年到此一游,看看同一个地方的对比照片就觉得十分有趣。

去年我和老大两个人自驾西班牙,她不仅可以成为坐在副驾驶位为我看导航仪地图指路的小帮手,而且还是不厌其烦给老母亲拍摄各种“做作照片”的御用摄影师。从装在肚子里一起旅行的小肉球,到勾肩搭背一起看世界的伙伴,12年,这个姑娘都和我一样高了。

有了孩子以后的12年,偶尔回放过去的旅行照片,有时还是会感叹,为母则强真不是说说而已,作为一个贪玩的妈妈,要是不练就一身带娃玩耍的真功夫,那得熬多久才能放飞自我啊。

“等我的孩子长大懂事了,再带去旅行?”

在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一次在伦敦眼脚下的快餐店,同桌的是一对荷兰来的夫妇,50多岁的样子,和他们闲聊,妻子告诉我,这是他们夫妇结婚后第一次旅行,因为有3个孩子,之前他们一直忙碌于生活,没怎么出来玩过,那年3个孩子终于都出道了,才得以出来走走。当时我就在想,希望将来的自己不会这样“被束缚”。

“等孩子长大了再带她出去旅行。”这句话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我怎么等得及呢?孩子每个年龄都是不同的“trouble”,等她足够懂事了,她也不想跟你玩了。当有了两个娃,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点滴时光都很宝贵,孩子幼小萌呆的时光也很短暂,所以,不要等,一起成长,一起玩耍。

“带着孩子,我怎么能享受旅行呢?”

这句话有一半的道理,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精力带着孩子玩,也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带着孩子旅行。不过在我听来这和“有了孩子,我还怎么发展事业呢?”是一样的。

有了孩子,想在旅途中安静地看会儿书或者安心打个盹确实是奢望了。但如果你视孩子为负担,那么你就体会不到他们是如何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带着孩子旅行是为了孩子?”

说实话,我问两个孩子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带她们去过的这些地方,5岁之前的记忆,99%她们几乎是回忆不起来的,只有在我拿出照片证据给她们看的时候,她们才相互哈哈笑指对方——你看你小时候萌萌的样子。

如果说带着孩子旅行能增长孩子见识拓宽眼界,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要拔高到什么旅行能提高孩子的外语水平,我看就有点扯了。如果短短十多天的旅行能迅速提高外语水平,那新东方就可以关门了吧。

带着孩子旅行到底是为什么?虽然费钱又很累,但我真的享受她们和我共度的每个时光,在这些风景里,有着她们成长的足迹和记忆,对我来说,就很满足了。

猜你喜欢
老二肚子旅行
肚子里有只噗噗叫
肚子里的风
郑老二
借钱
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