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打造生态循环畜牧业

2018-08-24 08:31王云赓四川省梓潼县农业局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种养粪污资源化

文│王云赓(四川省梓潼县农业局)

近年来,四川省梓潼县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种定养、以养定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以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带动为发展方向,构建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尤其是“1+3”零风险生猪代养模式和在其基础上探索出的“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新模式,更是将梓潼县带上了一条集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绿色畜牧产业发展之路。

1.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梓潼县已不再审批传统养殖场的建设,而是着重支持规模养殖场发展生态养殖,提高现代化、集约化、自动化养殖水平,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新建的畜禽养殖场,严格按照环保要求,严格审批相关手续,严格把关选址建设工作,要求符合梓潼县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同时,必须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的原则,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严格要求畜禽养殖场建设雨污分流、干稀分离等系统,配套足够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和消纳利用土地,采取铺设灌溉管网到地或运输的方式实现种养循环,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实践中,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一是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优化畜牧业生产布局。二是建立“为种而养、为养而种,以种定养、以养定种”机制,打通畜禽粪污还田利用通道,实现种养结合、化污为宝、生态循环。“为种而养”即在现有种植园附近建设养殖场,为种植园提供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为养而种”即在养殖场附近配套发展种植园,消纳养殖粪污,降低粪污处理和运输成本,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确定按照5头猪匹配1亩地的标准以种定养、以养定种,并将百万头生猪产业链和20万亩蜜柚种植纳入种养结合体系,按照1栋生猪代养场配套种植260亩蜜柚的标准,协调发展种植园和养殖场规模。

3.推广三种循环模式,整县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坚持循环利用的思路,全面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一是“大型规模养殖场+有机肥厂”的市场循环模式。利用已建成的有机肥厂收购大型规模养殖场产生的粪污用于生产有机肥,实现零污染、零排放。二是“养殖场+沼气池+果园”的合作循环模式。引入沼气服务站社会化服务,在养殖场与柚子园之间统一建设管网设施、统一经营管理,实现种植与养殖无缝衔接。三是“分散农户+户用沼气池+种养循环”的家庭微循环模式。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户用沼气池,在种植园内建设储粪池,实现种养平衡。

4.多措并举提高政府效能,切实加强引导和监管。为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结合当前畜禽养殖发展趋势,政府一方面致力于技术引导,另一方面严格监管措施,实现了生态循环型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依托生猪、蛋鸡两大成熟的全产业链模式,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该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圣迪乐公司采取“1个顶级有机农庄+1个现代化工业园区+3个养殖园区”的“1+1+3”模式,建成450万只高品蛋鸡全产业链;生猪代养场已建设180余栋,年新增出栏生猪40余万头,助推了百万头生猪产业链的建成。二是贯彻落实了各级人民政府关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一套长效的工作机制,落实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县级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定期对畜禽养殖场开展环保督查工作。按照“谁养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落实养殖业主的主体责任,让养殖业主按要求配套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猜你喜欢
种养粪污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