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中的问题与措施

2018-08-24 06:45王特
新农村 2018年5期
关键词:补奖草畜牧民

王特

近年來,我国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国家也是采取了一定的政策措施来对草原生态进行保护,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就是针对草原保护而产生的一个主要的政策机制。在我国新疆哈密地区,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实施也一定程度的促进了草原生态的恢复,但是,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下面,本文就针对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措施。

1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中的现状和问题

1.1造成了牧民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的变化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牧民和牧畜是主要的活动群体,其对草原生态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实施,对于哈密地区草原牧民来说,也对其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造成了影响。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是出于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牧民的畜牧行为进行了限制,其一般采用禁牧或者草畜平衡的方式进行管理,对于这种方式来说,牧民就需要改变其畜牧的时间和方式,这对其生产方式是有影响的,他们对于这种生产方式还需要进行适应,这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生产习惯,以致于在实际的管理中,牧民可能还会出于传统放牧的习惯为进行不符合要求的放牧转移,另外,对于牧民的收入结构来说,生态补奖机制对牧民的经济收入的影响又增加了政策因素,而政策影响进而对于畜牧情况进行影响,需要他们减少放牧的数量和规模外,还需要他们选择其他的收入方式。

1.2草畜平衡的推广难度比较大

对于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来说,其针对不同地区的畜牧情况而采取机制补贴是不一样的,对于人均牲畜差异比较大的地区和一些草畜平衡地区的补贴是有一定差别的,这就会造成草畜平衡推广的难度增加,而即使采用了同一标准,这一矛盾仍然还存在,这也是草畜平衡推广中的难题。在哈密地区来说,这种矛盾同样存在,这就需要国家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推动机制的执行,但是对于国家奖补资金和牧民实际牺牲情况之间存在的不适应情况,并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进行规范性约束和管理,因此,这就会造成牧民对于这种机制的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则就会导致对于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1.3机制实施的延续性遭到质疑

在对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中,想要实现草原生态的有效保护,其需要具有长时间的机制实施周期,经过长期的草原生态保护研究,对于草原生态的保护需要5年的禁牧期才能具有效果,并且这种草原生态保护得到一定效果后,还需要对其二次使用进行控制,才能起到实质的草原保护和建设目的。在实际的政策落实中,一般在经过一个5年的规划和实施期之后,对于后续的规划实施和落实情况就没有了保证,或者出现了后续规划的终止,这就会导致牧民对其实施的延续性产生质疑,进而就会导致牧民对于政策实施的规范性和落实性产生信任危机,从而也会影响他们草原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2加强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措施

2.1做好草原禁牧的全面补贴

在进行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时候,势必会对牧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草原生态的补奖机制就是针对草原牧民的生活生产影响而采取的一种补贴措施,在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保生态、调结构、惠民生”的原则来进行,然后根据实际的草原情况进行机制的开展和落实,同时还要对牧民民众的想法和意愿进行了解,从而建立有效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加大投入的力度,来规范机制实施,另外,作为草原生态保护的管理工作者,还要充分发挥我们的职能作用,落实禁牧的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有效的草原生态保护管理。

2.2建立机制修复制度

对于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来说,其经历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其机制的内容却是十分繁多和复杂,因此,在草原生态保护机制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的脱离实际情况或者补奖漏洞的情况,这就对草原生态保护机制的权威性造成了影响,为了保证其有效的进行,作为草原生态保护管理工作者,就需要对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实施落实情况进行掌握和反映,从而帮助政府制定有效的机制修复制度,当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则机制修复制度就会得到启动,进而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合理可行的奖补方法和措施,同时还可以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来对不配合管理的牧民进行一定的惩罚。

2.3做好牧民的转移安置工作

在草原生态保护奖惩机制的实施中,为了促进其有效的进行,有效实现草原保护的效果,就需要从民生角度来进行工作的考虑和实施,其中就需要做好对牧民的转移安置工作。对于牧民的转移安置来说,是实现草原生态保护的最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来引导转移安置的牧民进行观念的转变,并促进他们就业和创业观念的形成,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实现牧民身份的转变,同时还可以通过培训以及扶持的方式来促进转移安置牧民的再就业和创业,实现对草原的长期保护。

2.4做好草原生态补贴长效机制的执行和落实

在草原生态的保护中,草原生态保护补贴是其重要的实施基础,并且草原生态保护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草原生态补贴来说,也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通过建立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可以对牧民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同时采取对其进行有效的补奖措施,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牧民的投机心理的产生。对于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来说,其周期可以延长到10-15年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作为草原生态保护者,要严格草原生态保护的要求和标准,并做好相应的补贴工作,对每5年一个周期进行各项工作质量和效果的汇报。

国家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十分重视,为了实现对草原生态的有效保护,也是建立了草原生态保护的奖补机制,为了实现草原生态的有效保护,就需要其奖补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作为草原生态保护管理者,我们要对实际的奖补机制落实情况进行掌握,对实施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猜你喜欢
补奖草畜牧民
国内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文献综述
宋尚有局长在甘南调研草畜平衡等工作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
浅谈原州区草畜产业发展情况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边疆牧户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态度分析
商人买马
河南省优质草畜品种选育推广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宁夏海原县草畜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