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业提质增效引领“美丽黔南”发展

2018-08-25 07:42唐德智
当代贵州 2018年26期
关键词:花卉苗木黔南康养

文_唐德智

以林业提质增效引领新时代“美丽黔南”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久久为功、善做善成,争做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先锋队”。

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覆盖率是考量空气环境的客观标准,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黔南州森林覆盖率逐年稳步提升,截至2017年底达到63%,位居全省第二,高于全省近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逾41个百分点。数字令人欢欣鼓舞,成绩凝结心血汗水,但“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量变之后期待质变,更高的森林覆盖率理应不懈追求,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是迫在眉睫。

党的十九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上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再次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开启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在学懂、弄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的同时,我们着力在做实上下功夫,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狠抓落实的行动计划和方案,《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是其中最美的一抹亮色,也是以林业为重点突破口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黔南宣言”。

今后三年,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根本遵循,以满足全州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点,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守底线、建金山、创品牌”和“调结构、添景观、增效益”为路径,以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为目标,着力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全域多彩生态景观,发展林业“五大产业”,建设林业“十大基地”,加快形成绿色生态走廊和绿色产业体系。

加强林业生态系统保护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

着力推进林业生态红线守护行动,深化林业综合执法改革,赋予森林公安独立执法权,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性诉讼工作,探索林业生态恢复性司法机制,建立生态文明律师服务团。

持续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努力构建森林防火“六大体系”,全面推行“以村为主”的森林防火管理模式,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应急防控,建立县级人民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将“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综合指数”纳入目标考核内容,确保到2020年,全州林地面积保有量不低于2600万亩,森林面积不低于222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7000万立方米,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率100%,森林覆盖率达到65%。

以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100万亩森林资源增量工程,实现25度以上坡耕地、15至25度重要水源地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加大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恢复”的原则,积极推进工程创面生态修复工程,三年内全面完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重要旅游通道沿线可视区域及城镇、旅游景区、工业园区周边可视区域废弃矿山与工程创面植被复绿、弃土弃渣场植被覆盖。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生态林业特色产业

实施刺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扎实推进《黔南州刺梨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力争三年后全州刺梨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建成加工产业园区5个,加工企业50家,打造刺梨生态文化康养基地5个,刺梨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右一)在都匀市三江堰湿地公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张航进 / 摄)

实施特色商品林提质增效工程,优化结构布局,加大基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度,确保2020年实现全州生态茶园基地100万亩、林下中药材基地40万亩、精品水果基地100万亩、食用油料林40万亩、优质用材林基地100万亩,综合年产值达180亿元。

实施林下经济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大力推进“森林+”,积极发展林禽、林蜂、林菌、林药、林菜及林下特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加快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特色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林下种养殖规模达200万亩,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20个以上,产值100亿元。

实施花卉苗木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制定出台花卉苗木产业支持扶持政策,培育花卉苗木龙头企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模式,推进花卉苗木科研、生产、销售深度融合,推动花卉苗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支持都匀、惠水、龙里、贵定等县市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建立花卉苗木专业市场,做大做强花卉苗木产业,三年内全州发展花卉苗木基地面积达20万亩,总产值20亿元以上。

实施森林康养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创新森林康养产品,提升服务接待能力,实施森林康养品牌战略,打造黔南森林康养地理品牌和地域品牌。

到2020年,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各8个以上,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5个以上,各县(市)拥有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小镇、森林康养示范基地2个以上,森林康养林基地规模达100万亩,森林康养产业年综合收入达100亿元。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多彩黔南幸福家园

加快提升重要通道、河流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今年启动实施厦蓉等9条通车高速公路彩化工程,明年启动实施都匀剑江等重要游览地段沿岸和通车高速铁路沿线彩化工程,2020年初步建成千里多彩生态廊道。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大力实施多彩森林村寨建设工程,着力打造100个彰显花果景观、农民增收致富、体现林业特色的多彩森林村寨,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格局。

围绕打造区域综合旅游目的地,推进中国(黔南)绿化博览园、荔波大小七孔景区、平塘大射电天文望远镜景区等十大景区多彩森林景观建设,让景区四季花开、长年见彩,打造绿化、美化、香化相结合的最美景区。

按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的目标,在12县(市)城市规划区、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驻地、中国(黔南)绿化博览园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驻地周边500米可视范围内,打造十万亩多彩景观林,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着力打造十二个多彩森林城市,确保到2020年,全州中心城镇建成区树冠覆盖率达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乡(镇)政府驻地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12个县(市)成为省级森林城市,创建黔南国家森林城市。

“千年大计”,须下常长之功;千里之行,步步始于足下。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定力,以林业提质增效引领新时代“美丽黔南”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久久为功、善做善成,争做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先锋队”,努力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黔南新贡献。

猜你喜欢
花卉苗木黔南康养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谱写赶超跨越、繁荣发展新篇章
山水黔南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浅谈花卉苗木病虫害防治中农药的合理使用
德江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前景的探讨
花卉苗木冬季病虫害防治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黔南: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