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贵安新路

2018-08-25 07:42孙登峰
当代贵州 2018年26期
关键词:贵安新区文明

文_孙登峰

贵安新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倾力打造山水之都、田园之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贵安智慧和力量。

贵安新区作为19个国家级新区中唯一一个被赋予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使命的新区,肩负绿色发展的时代重任。新区设立以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扎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奋力走出一条“白”“富”“美”协同并进的绿色崛起之路,为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打造可复制可借鉴的贵安样板。

“生态留白”走新路

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制度管控,“生态留白”走新路。贵安新区93%的面积位于贵阳市红枫湖、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等主要饮用水源上游,生态环境敏感。新区始终坚持既要经济发展,更要环境保护,推动高起点规划、高强度保护、高水平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留足空间。一是绿色规划强指引。坚持生态文明引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立足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200多项,形成以总体规划为基石的“三级、五类”规划体系,科学构建“一核两区”空间结构,划定占比46%、33%、21%的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分区强化空间管制,打造最具特色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二是绿色模式强保护。坚持道法自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坚持低冲击开发建设,坚持产城景文融合互动, 根据资源和环境约束确定发展规模、控制投资强度,城市建设围着山转、跟着水走、显山露水, 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不“摊大饼”,只“蒸小笼”,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感性的自然、理性的城市”,“一城山水全城景”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三是绿色制度强保障。精心编制《贵安新区直管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实施方案》,并以该方案为主导,相继出台《贵安新区直管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贵安新区直管区生态环境负面清单制度》《贵安新区直管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办法(试行)》等九大制度,以“1+9”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使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产强民富”作示范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产强民富”作示范。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建设生态经济体系示范区。一是全力发展大数据引领的高科技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四大产业集群,构建“车+端+屏+芯”绿色发展现代产业新体系,突出抓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初步构建集“发电端—储能端—配售电端—制造端—充电端—后服务端”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着力推动三大运营商、华为、苹果、腾讯等“6+N”大中型数据中心建设,力争2020年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达250万台,建成中国最大的绿色数据中心聚集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超前布局人工智能,加强超算、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合作和攻关,着力发展金融、生物医疗、地理空间等大数据,积极培育呼叫、信息外包等数字经济服务业态,引进企业140余家,新经济为生态产业发展壮大持续发力。二是大力发展绿色服务业。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服务贸易、现代物流、总部经济、要素市场等新型业态,加快建设绿色金融港、汽车文化未来城、贵安国际物流港以及城市综合体等产业载体,着力引进一批知名企业、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加快打造一批商业街区,逐步培育城市商圈,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近三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2.3%。三是着力发展幸福产业。以完善配套和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大力发展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医养、教育培训等为重点的幸福产业,加快丰富产业业态,积极打造集旅游、休闲、度假、疗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康养基地”“生活福地”。在旅游等产业带动下,新区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7年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较托管前分别增长1.7倍和2.3倍。

“山川秀美”树样板

筑牢绿色本底、绘就生态画卷,“山川秀美”树样板。狠抓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山上、天上、水里、地里多维度生态环境建设空间,厚植生态优势,提高绿色发展水平。一是实施“青山行动”。全面启动安平生态区规划建设,积极探索生态高敏感地区绿色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绿色贵安行动计划、“五区八廊百园”、“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每年开展各类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加强林地管护,新区成立以来累计新增绿地面积20万亩,建成总长212公里的城市道路绿廊,绿化率提升了9个百分点。二是实施“蓝天行动”。淘汰燃煤锅炉54台139.5蒸吨,率先在全省全面淘汰燃煤锅炉。大力推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建成燃气管道300余公里,基本实现直管区范围内燃气管道全覆盖。大力推动“绿色出行”,投入使用的公交车、出租车全部为新能源汽车。加强扬尘污染防治,重点抓好建筑扬尘污染防控。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入选全球避暑名城,“爽爽新城”成为贵安又一靓丽名片。三是实施“碧水行动”。大力实施“十河百湖千塘”生态水系工程,全面畅通河湖水系,形成“一环、两河、十四湖”水系布局。在辖区所有河流湖库全面施行“河长制”,高标准建成5座污水处理厂。大力推进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完成投资32.14亿元,加快打造“会呼吸的城市”。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依法拆除松柏山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建筑5.7万平方米,取缔关停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企业60家。2017年地表水主要河流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四是实施“净土行动”。建设“清洁家园”工程,加快完善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实现新区86个村(居)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积极开展土壤修复,对长期影响环境的污染源和陈年垃圾场进行重点清理整顿,对脏、乱、差问题较为突出的沟道、河渠、背街小巷、农贸集市等地段进行综合治理。确定核实土壤污染重点监测行业企业8家,开展农用地详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依法关闭畜禽养殖禁养区内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孙登峰(前左一)现场了解污水处理情况。(贵安新区新闻中心供图)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贵安新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倾力打造山水之都、田园之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贵安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贵安新区文明
宜宾市三江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贵安国际数字经济论坛举行
对不文明说“不”
贵安新区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贵安新区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