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 长飞三十而立:中国光通信正青春

2018-08-25 09:24高超
通信产业报 2018年19期
关键词:光通信光缆光纤

高超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中国光通信的领军企业——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自己的30岁生日。

在5月30日举行的长飞公司30周年庆典上,长飞公司董事长马杰表示,30年来,长飞公司聚焦核心技术、坚持自主创新,从一个“技术靠引进的制造工厂”成长为先锋,实现了从行业追随者到行业领军者的完美蜕变,品牌影响力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提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长飞人的奋力拼搏与不懈坚持。未来,长飞公司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为指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向着“行业领袖”的目标迈进,与全球合作伙伴、社会各界共创美好新未来。

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原建设部副部长、武汉市市长赵宝江,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纷纷致辞,回顾了长飞公司的起步—发展—腾飞历程,并祝愿长飞公司未来能够不断突破、继续向前、再铸辉煌,为中国光通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长飞智能制造研究院也在同一天成立。

据介绍,该院由长飞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制造装备数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工业系统工程学院联合设立,将基于三方在光纤光缆制造技术、智能装备开发技术及大数据系统集成技术上的资源优势互补,着重研究智能制造在光纤光缆行业的创新性应用以及相关人才培养。智能制造研究院将立足于光纤光缆行业,以具体研发项目为载体,实现核心工艺、设备的智能化和生产过程的全流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逐步实现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自动化,打造数字化车间,有序构建完整的智能工厂体系。

同时,合作三方将以智能制造研究院为基地,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如联合培养、在职培训等,为高校学生提供技术实践的平台,为优秀技术人才提供继续深造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三方人才的共同成长。还将以智能制造研究院为载体,加强三方合作及学术交流,通过定期组织各类学术会议或论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光纤光缆行业旧貌换新颜,期间涌现出了大量有实力的光通信企业,而长飞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这一身份并非是天然具备的,而是与中国所有高科技企业一样,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全球化的助力,一点点换来的。

坚持自主创新

自1988年成立以来,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长飞公司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了解,截至目前,长飞公司已获得三百多项国家授权专利和多项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外发明专利及PCT授权,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型企业、全国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全国质量奖等权威奖项,并成为光纤光缆制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以及国际电联ITU-T和国际电工IEC标准制定的重要成员之一。

长飞公司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不仅与改革开放40年国家综合实力逐渐提高一脉相连,更与长飞公司长期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息息相关。

中国光纤光缆技术研发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关科技成果开始形成生产力。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中国通信网络建设用原材料逐渐从电缆向光缆过渡,一系列干线光缆工程也陆续开工建设,比如长途干线架空光缆示范工程、原邮电部建设的“八纵八横”光缆干线工程等。

随着光缆干线网络的大规模敷设,国内光纤光缆需求量也是水涨船高。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国产光缆可以逐步替代进口,可是中国光通信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技术实力,均与美日巨头存在着较大差距,光纤绝大部分还是要依赖进口。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答案是只能靠引进,然而技术引进没那么容易。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也曾有十余个单位先后从国外引进光纤预制棒生产设备30多套,光纤拉丝生产线20余条。但由于当时对光纤光缆产业认识不足,以及资金实力不足,引进的设备规模小,达不到盈亏平衡,且未能成套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等诸多因素,最终未能建立起中国民族光纤光缆产业。

不过,中国还是新兴的光通信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因而康宁、NTT等国外巨头很愿意向中国出口光纤光缆产品,只是这些厂商拒绝与中国进行技术方面的合作。

天无绝人之路,在经过漫长的谈判之后,西安电缆厂于1986年与日本古河合资成立了西古光纤光缆有限公司;1988年,邮电部、武汉市与飞利浦三方合资成立了长飞公司,且后者获得了飞利浦部分技术授权。

也正是三方的这次合作帮助长飞公司获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毕竟与国内其他早期成立的光纤光缆厂相比,该公司从一开始就掌握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此后的自主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获得技术授权并非万事大吉。长飞公司虽然获得了国外先进的技术支持,但是与中国众多产业刚刚起步一样,工厂里的第一批生产线完全需要从国外进口,哪怕是一颗螺丝钉。

可见当年产业落后,不仅仅是产品研发实力的落后,生产装备制造水平同样落后,因此在与外国人“谈判”的过程中,中方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

面对这样的窘境,当时实力并不强大的长飞公司痛下决心,从21世纪伊始,投入大量资金,开始自主研发设备。经过十年的艰苦卓绝,长飞公司终于苦尽甘来,实现了光缆光纤整套设备的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不再受制于人。

此后的长飞公司再接再厉,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快,逐步从“追赶者”变成了“引领者”。2003年起,长飞公司先后开发出国际领先的大、小尺寸光纤预制棒,并实现量产。2017年,随着长飞潜江工业园正式投产,长飞公司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光纤预制棒三大制造工艺技术的光通信企业,同时也是全球行业内产品最全、产业链最长的企业之一,其产品多次获得湖北省和国内大奖。

长飞公司所取得的荣誉不仅仅代表自己,更是中国光通信产业崛起的缩影。事实上,在长飞公司成长的30年里,在改革开放大潮的促进下,亨通、中天、法尔胜、富通等光通信企业纷纷成立,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国内、乃至全球主要的光纤光缆供应商。

如今,在这些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光纤光缆总体技术水平已达到,甚至领先于国际;光纤预制棒的研发水平也比以前有了巨大的进步,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光通信产业的自主创新未来可期。

质量高于一切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拓,产品质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光纤光缆又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产品,不仅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信息通信载体,通信网络的生命线,更是“宽带中国”、“互联网+”以及“网络强国”的基础保障,其使用寿命一般超过20年,这意味着光纤光缆一旦铺设下去,必须保证未来二三十年的通信畅通。显然,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死存亡,而且还会影响到国家战略的持续实施。正因此,包括长飞公司在内的国内大多数光通信企业都将产品质量置于第一位。

据了解,长飞公司、亨通、中天等国内光通信巨头都导入了卓越管理绩效,以此为指导,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上接第5版)

特别是,長飞公司经过3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科学而严明的管理体系和用户利益第一的经营哲学,也积淀出了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以及“精益求精 品质卓越”的质量文化精髓。

而这一文化底蕴形成的转折点就发生在2012年。当年,为了捍卫“长飞制造”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来之不易的质量信誉和整体形象,保证长飞公司的长远发展,该公司管理层决定在2012年开展“长飞质量年”活动,并为此向长飞公司所有合营公司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在这封公开信中,长飞公司强调,提高产品质量是每一位长飞员工的事情。所有员工都要意识到光纤光缆市场激烈的竞争,意识到“质量是生命”的重要性,意识到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不进则退”的道理。长飞公司及各合营公司的管理层要充分认识质量的重要性,要在“长飞质量年”工作中对各项相关活动给予充分的支持;要提供足够的人、财、物用于活动的开展。

不仅如此,为了监控产品、服务、经营等公司综合质量表现,长飞公司在内部建立了质量目标管理制度,通过将涵盖生产、质量、设计开发、产品测试等全过程共79个质量指标和目标值,固化成《长飞集团质量目标》文件。

为了给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长飞公司还制订了严格的过程控制和检验程序。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从售前、售中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都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

通过30年的不懈努力,长飞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全球各大质量评价组织的认可。据悉,自2012年起,长飞公司先后获得国际权威质量评价组织B.I.D.颁发的国际质量管理奖金奖、欧洲国际质量白金奖,美国WORLDCOB公司颁发的管理和质量奖项——THE BIZZ 2015。此外,长飞公司还加入欧洲质量基金会,获得了欧洲这一质量管理权威组织的肯定。

更为重要的是,长飞公司还于2017年以总分第一名问鼎“中国质量奥斯卡”——全国质量奖,成为中国光纤光缆行业首家荣获此奖项的企业。

获得国内外重量级质量类奖项的肯定,意味着长飞公司产品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优质的产品质量换来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部主任王光全表示,中国联通与长飞公司在新型光纤光缆应用研究、光纤光缆可靠性测试等方面联合开展了大量工作,彰显了长飞公司领先的技术实力,以及用户和质量至上的理念,为中国联通高品质通信网络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然,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段永刚表示,未来,中国质量协会将会对更多的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估,以支持像长飞公司这样真正的、优秀的中国企业。

或许正是中国光纤光缆产业越来越成熟,另一家国内光通信巨头——中天科技也正在积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冲击全国质量奖。显而易见,随着国内光通信企业对产品质量越来越重视,中国光通信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亦会水涨船高,将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从开始的完全依赖进口,到基本能够自给,再到如今的“走出去”,中国光通信行业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中国光通信企业步入了集体出海的时代,无论是东南亚、中亚,还是非洲、南美洲,甚至是欧洲,都打上了中国光通信的烙印。

据了解,包括长飞公司在内,中国排名前五位的光通信厂商均已在海外投资设立光纤光缆制造工厂,甚至还有企业在国外开启了并购之路,这样的成绩无不述说着中国光通信企业度过了“引进来”的时代,开始大踏步地“走出去”。

摊开世界地图,长飞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从印尼起航,历经南非、泰国、以色列、菲律宾等,一路走来,其在海外的布局不仅仅涉及光纤光缆的销售和制造,还不断将新业务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显然长飞公司已经不再满足光纤光缆制造商的定位,而是在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回首过去30年,长飞公司通过不懈的努力,从一家白手起家的光缆制造厂,逐步发展成今天集光通信产品研发、制造与服务一体的多元化、国际化企业,成为光通信行业的“引领者”。

不仅如此,通信专家、《通信产业报》总编辑辛鹏骏指出,长飞3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以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揭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30年,中国光通信从几乎一张白纸,发展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生产能力,形成从棒到纤到缆到器件到网络的全球最大产业生态集群布局,实现了“物美价廉”的全球光通信产业供给,“多快好省”地支撑了中国乃至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长飞30年的最大启示,就是证明了“自主创新+全球协作”的双轮驱动,应该是中国信息通信高科技领域实现崛起的一个基本规律。

猜你喜欢
光通信光缆光纤
FIBBR King-A系列HDMI光纤线
铺条长长的海底光缆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一条光纤HDMI线的诞生长飞/长芯盛FIBBR工厂走访实录
全国产1550nm 窄脉宽光纤放大器
基于Optiwave仿真平台的光通信系统仿真分析
气吹法光缆敷设
无卤阻燃光缆及防蚁光缆
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
无卤阻燃光缆及防蚁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