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金融开放

2018-08-27 06:19石东
金融理财 2018年4期
关键词:金融业外资金融机构

石东

金融开放的过程中,本土金融机构自然会遭遇外资的挑战和竞争,但是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却是值得拥抱和期待的。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决策层扩大金融开放。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条举措和时间表。金融机构循序渐进的对外开放,将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新的渠道,在实体经济之外,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将逐渐增强。金融开放的过程中,本土金融机构自然会遭遇外资的挑战和竞争,但是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却是值得拥抱和期待的。

之所以值得拥抱,首要的是中国金融机构具备强大实力,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引狼入室”现象。历史已经证明,“土狼”不会比“洋狼”差。互联网企业是开放最充分、竞争最激烈的,我们不也成长起来了吗?所以,一点也不用怕。我们过去的发展很多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所以,进一步的改革、进一步的开放,是中国整体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最好方式。要相信我们自己的企业,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去竞争,去“与狼共舞”。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金融机构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实力。十几年前,我们最主要的金融机构是几家大银行,那个时候都陷入了不良资产的困境。在十几年之后,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他们的体量已经在全世界最大的银行之列了。

再者,从市场和监管两面看,中国都能应对。从市场主体看,中国加入WTO之后,金融方面的开放措施逐步地在推进。从以往的经验看,并未出现“狼来了”的局面,而且国内机构的创新、应对能力比较强,金融开放并不可怕;从监管上看,2015年底以来,金融监管改革力度颇大,金融监管也能够应对自如。中国金融市场经过多年发展,竞争能力已比加入WTO之前好很多,逐步开放、引入竞争,不会有太大的负面冲击,正面影响更大,有利于提高金融业服务的质量。

从整个宏观层面看,金融开放会表现出化压力为动力的效果,目前中国金融业抗击能力较之前好很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释放金融业开放红利的同时,我们要最大限度防范金融风险。尽管中国金融业扩大开放是优化资源配置,助力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人民对金融服务不断提升的需求,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中长期看,这将倒逼国内金融机构提升金融供给效率,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短期看,金融业扩大开放或对国内金融业造成一定冲击。

为此,中国金融机构既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又要密切关注和防控金融风险。国内金融业练好内功,抵御外来冲击能力自然强。目前,国内仍处于降杠杆、防风险阶段。今后,仍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抓紧解决影子银行、地方政府隱性债务等突出问题,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还要要尽快补齐金融监管短板。完备监管制度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也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金融业外资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PYRAMID PAINS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