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学习动机理论与实证研究2007—2017:回顾与展望

2018-08-27 03:23胡薇
文教资料 2018年8期

胡薇

摘 要: 二语动机理论研究在我国的起步与发展对我国外语学习起到了帮助与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外文网站EBSCOhost与中国知网2007年-2017年9月的学术期刊数据,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和研究思路,对以后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二语学习动机理论 理论与实证研究 回顾与展望

“学习动机(motivation)”是指直接推动人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力量。不同社会和教育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社会学生其学习动机各不相同。学习动机是由各种动力因素组成的复合体,而不是单一结构,其中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的认知、情绪和意志因素等(周德昌,1992)。

1.学术史的梳理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二语学习动机研究逐渐成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Gardner & Lambert(1972)提出的融入型理论(integrative motive),該理论认为,“因为对目标语社团持有真正的兴趣而去学习第二语言的动力(1985:82)”,体现在语言学习动机的社会心理结构的三个层次上,即:①融入性,②对学习环境的态度,③动机,包括学习者对二语学习的愿望、对二语学习的态度及为了学习二语所付出的努力。之后,Gardner又提出了社会教育模式(social-educational model)。社会教育模式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动机和动机倾向(motivational orientation)。前者被定义为“个体学习者为了学习第二语言所做的具有目标导向的努力”(Gardner&MacIntyre;,1992),后者被认为“学习第二语言的一系列原因”(Gardner,1994)。动机倾向包括融入型倾向和工具型倾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Gardner提出的以融入型倾向和工具型倾向为主的社会教育模式几乎成为研究者对二语学习动机的全部认识,其影响力至今还在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英语全球化发展,Gardner的动机理论受到了挑战,其中包括Deci & Ryan(1985;2000)的自我决定动机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和三层次动机理论(D?觟rnyei framework of L2 motivation)。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个体学习者选择执行某一特定活动的原因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自主选择”(Deci&Ryan;,1985),D?觟rnyei(1994;1998)的三层次动机理论包含了外语学习的三个基本要素:二语、学习者和学习情境,同时体现了语言的三个维度:社会维度、个体维度和教育维度。该理论强调外语学习动机的多元特征,并将动机研究与学习情境结合在一起,为之后提高学习者二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二语动机研究由静态探究转向动态研究,D?觟rnyei(2001)提出了二语动机过程导向模式,体现了二语学习动机的时间性和动态性。之后,D?觟rnyei(2005)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体系(L2 Self-motivation Theory),主张在教学中教育者应该将二语学习和学习者的个体核心特征结合在一起,帮助学习者形成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同。

国内二语动机研究起步较晚,以引进或者借鉴国外二语动机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近几年才开始尝试二语动机的本土化研究。

2.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为了更好地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项目组根据以下条件获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成果,并从研究类型、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时间跨度:2007年-2016年间的学术期刊。(2)主要检索关键词:英文为L2 motivation,中文为二语动机。(3)数据库,英文为EBSCOhost,中文为中国知网CNKI中的CSSCI子库。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2.1国内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论文数量与年份分析

如图1所示,尽管有关学术研究论文数量在近几年有所波动,但是不难发现,国外有关二语研究的学术论文总体呈上升趋势,据EBSCOhost显示,2007年国外学术论文为4篇,2016为22篇,2017年为26篇。国内亦是如此,2007年-2016年国内有关二语动机研究的学术论文总共有18篇。其中2007年1篇,2015年为6篇。且从论文数量来看,国内对二语学习动力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国外研究。

2.2国内外研究类型分析

研究类型主要有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混合式研究。量化研究大多采用假设演绎的模式,包括机构方程模型和标准的推断的准确计算;质化研究主要采取观察法、访谈法、档案和文献分析法、视听材料分析法四种方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和处理;混合式研究根本就是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

国外对二语学习动机采取的研究类型为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国内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则偏重于量化研究,鲜有混合式研究。从量化研究来看,国内学者比较偏好结构方程模型(韦晓保,2013;孙蕾,吕中舌,2014;刘凤阁,2015;彭剑娥,2015;葛娜娜,金立鑫,2016),国外学者则偏重推断与统计。从质化研究来看,国内研究比较单一地使用访谈法(赵娜,王俊菊,2010;詹先君,洪民,2015),国外学者采用的质化研究手段更为丰富,有个案研究、课堂观察、回归研究等。

2.3国内外研究对象分析

研究对象根据其教育层次可以分为:(1)基础教育、(2)中等教育、(3)高等教育、(4)成人教育四大类。从教育层次来看,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对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都有所涉及。图2显示,国内二语动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仅有刘凤阁(2015)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模型在中国不同英语学习者群体中的效度分析》中将研究对象设定为研究生、大学本科生和中小学生。

研究对象根据职业可以分为教师、学生和其他职业三大类。从职业划分看,国内外二语动机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学生两个职业领域中。图3显示国内知网抽样文章中研究对象为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分配。

2.4国内外研究视角分析

经对研究范围内的国内外期刊论文研究的主题进行合并、提炼,项目组将国内外二语动机研究的视角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形成研究视角的两级编码,其中一级编码为(1)实证研究;(2)理论构建研究。二级编码为(1)同质行样本研究;(2)异质性样本研究;(3)动机策略研究;(4)动机结构模型研究。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3.研究述评

综合研究文献和成果,发现已有研究针对二语学习动力研究提出了不少具有理論和实践价值的建议,为本课题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但是,从总体上讲,以上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从国际比较看,英文版的数据库显示,对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早,近十年来研究成果显著;我国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是远远落后于国外水平,基本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从研究类型比较看,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将会成为二语学习动力研究的一种趋势,它会让二语动机研究更具有科学参考意义。从研究对象比较看,国内的研究对象都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大学生中,对儿童二语学习动力研究几乎为零。从研究的视角比较看,视角比较单一,缺乏本土的实时性。随着经济与语言的全球化发展和我国二语学习低龄化的现状,怎样以更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国家提出的“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二语学习动力进行本土研究急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

参考文献:

[1]Gardner, D. & Miller, L..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2nd ed.)[M].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2001.

[3]Cameron, L.. Teaching Languages to Young Learn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Pinter, A.. Teaching Young Language Learner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5]Zoltan Dornyei.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龚亚夫.英语教育新论:多元目标英语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7]徐智鑫,张黎黎.二语动机:理论综述与案例分析[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8]刘凤阁.“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模型在中国不同英语学习者群体中的效度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1).

[9]孙蕾,吕中舌.“二语理想自我”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从重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J].外语研究,2014(6).

[10]韦晓保.大学生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与自主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2013(5).

[11]韦晓保.大学生二语课堂目标结构感知、二语自我和动机行为的关系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6).

[12]赵娜,王俊菊.中学英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6).

[13]王欣,戴炜栋.基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二语动机策略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5(11).

[14]詹先君.中国情境中的理想二语自我多群组验证[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7).

文章系湖南省2018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结题成果《基于“核心素养”的儿童二语学习动机激励与保持研究》课题编号XSP18YBC070解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