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学硕士培养:业界的视角

2018-08-28 03:14李晓静朱清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智媒被访者硕士

■ 李晓静 朱清华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不断向媒体行业渗透,并逐渐改变着传媒业的运作方式和产业格局。比如,在新闻生产领域,机器学习技术正在助力机器人采写与分发新闻内容,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腾讯的Dreamwriter等写作机器人已得到广泛采用;各种编程语言被用于新闻叙事、预测判断以及可视化呈现的新闻报道;移动智能技术使得信息传播渠道走向移动化和多端化;机器翻译、自动配图、自动剪辑视频等技术日渐改变着媒体的运作方式;智能算法技术实现了对受众的精准新闻推荐,进而也改变着受众的新闻消费习惯。

在此背景下,全球新闻传播业都在纷纷谋求改革和转型,新闻传播教育也面临着迫切的调整需要。①以美国高校为例,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传播系、雪城大学公共传播学院等在内的一批顶尖新闻传播院校在近五年内都进行了教学改革举措,促进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能顺应新媒体时代变革的需要。②新闻传播学硕士是当前及未来进入媒体与传播等相关行业的主流后备力量。面对智能媒体时代的大势所趋,我国的新闻传播院校应培养怎样的硕士人才?该如何培养?他们需具备哪些核心专业技能?新闻传播专业在当前及未来应该教什么、如何教?这无疑是本学科亟需回应的重要现实议题。

以往相关研究大多关注学界的声音,从学者视角来解读新媒体格局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本文则尝试立足传媒业界的现实诉求,考察一线从业者基于实际工作情境对智媒时代新闻传播硕士人才培养问题的认知和判断。来自业界的声音,将对新闻传播院校的育人理念和教学实践提供更接地气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设计

为深入了解从业者对智媒时代人才培养问题的看法,且便于归纳分析和比较,本文采用了结构式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通过立意抽样的方式,本文从传媒业的不同细分领域(包括新媒体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传统媒体、传媒文化、图书出版、广告、传媒教育机构以及金融/地产/零售等其它行业的公关/市场部门等)选取了24位从业者作为研究样本。表1呈现了本文的样本结构:

表1 深度访谈样本构成

(续表)

在24位被访者中,男性占9人,女性为15人。年龄主要分布于25岁到45岁之间,平均年龄31.96岁。21位被访者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平均从业年限为7.83年。总体来看,受访样本具有良好的教育水平和从业资历,行业分布也基本能涵盖当前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的主要就业去向。

本文的深度访谈围绕五个维度展开,包括:1)智能媒体的技术特性及其对传媒业的关键影响;2)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硕士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3)新闻传播学硕士的核心专业技能;4)智媒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硕士课程体系设置;5)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下文将从这五个方面来解读本研究发现。

二、智媒时代背景

智能媒体的技术特质以及由此而来对传媒业造成的影响,是研究当下新闻传播学科育人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针对智媒的技术特点,本文采用了控制联想法来获取被访者的意见。在给每位被访者的白纸上呈现“智能媒体”的词语,要求他写出5个关键词来描述所想到的智能媒体的“技术特性”。随后,再对被访者进行追问,访谈他对该词的具体思考和理解。最后由研究者收齐24份答题纸,对其进行词频统计和访谈内容分析。结果显示,被访者所理解的智媒技术特性集中体现在5个关键词上:

一是“智能交互化”。24位被访者中,有21位提及智能媒体的交互性,其中19位被访者将其排在前三个关键词中。在访谈中,有受访者提出,“强交互性是智能媒体最重要的特点,一方面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身份互换、随时随地互动;另一方面人和媒体终端也可以实现智能交互,比如现在的语音输入、机器翻译、算法推荐等,互动准确度都蛮高”。这种说法也体现在其他受访者的思考和回应中。

二是“内容个性化”。19位被访者提到了当前智能媒体通过算法推荐而实现媒介内容的精准推送、高度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特点,“内容个性化”被提及的绝对词频为19次。被访者提到,“像今日头条这种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媒体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通过数据反馈分析用户资料、得到用户画像、精准定位用户的内容偏好,这大概是智能媒体在传送内容方面最明显的特质。”

三是“渠道移动化/多端化”。12位被访者提到了当今智能媒体传播渠道趋于移动化、多端化的特质。如同在传统媒体就职的被访者所言,“现在的受众已经今非昔比,无论报纸、网站、电视哪种传媒机构,必须正视绝大多数受众只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看新闻的事实。我们的传播渠道必须适应智能媒体时代,着眼于用户在移动中使用媒体的习惯,实现传统媒体、智能手机、电脑等不同屏幕终端的互联互通,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四是“形态多元化”。智能媒体“传播形态多元化”的特点被提及7次。有3位被访者都谈到,以往的纸媒、电视等只能局限于文字、图片或视频、音频的形态,呈现方式较单一。而现在许多传统媒体开始积极利用智能技术拓展媒体形态,使其更加多元、交互和立体,比如一些传统媒体客户端在两会期间推出了AI两会、机器写稿等。另一方面,在已有的图文、音频、视频形态不断融合之外,一些智能化的沉浸式媒体技术也层出不穷,比如3D、VR、AR、H5等技术,大幅拓展了媒体传播的形态。

五是“时空虚拟化”。5位被访者还提到了传播场景的时空虚拟化特点。和上文沉浸式智媒技术的兴起相关,在访谈中,有2位被访者表示,这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媒介技术将成为未来主流的传播场景。在时间和空间不断被虚拟化、真实和虚幻日益融合化的背景下,智能媒体也许会进一步触达所有的媒体传播环节和人类的实体生活。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以深度访谈法考察了智能媒体对传媒行业的影响。从研究发现来看,从业者对此问题的回应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传媒内容的生产与分发层面,机器写作、新闻可视化、算法推荐等智能技术不断融入媒体行业,这在为传媒业内容运作提供新契机的同时,也对今后传媒硕士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次是信息传播方式层面,智媒时代的信息传播越来越注重多元化、交互化、沉浸式的传播形态,在传播渠道上也更加侧重多界面传播、移动端传播的用户体验,这完全改变了过往传媒业在单一平台上、用单一形态传播的方式和理念;再次是媒体产业格局层面,智能媒体的技术发展不断推动着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公司、文化产业乃至各行业与传媒产业的跨地区、跨行业合作,这促进了媒体产业格局的转型与升级。

三、人才培养目标

在探讨了媒体从业者对智媒时代背景的认知后,本文将重点考察他们对智媒时代新闻传播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看法。也就是说,新闻传播专业在智媒时代究竟应培养怎样的硕士人才?要如何定位?本文先使用二手资料研究法,采集了包括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在内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据此归纳出当前国内一流新闻传播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集中体现于表2的6个维度上。其次,本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分别测量24位受访者对这6个维度的重要性程度(1=不重要,5=很重要)的打分,以此衡量从业者对高校新闻传播硕士育人目标的看法,表2呈现了6个维度的得分情况。最后,再用深度访谈法获知被访者对这些育人目标的具体解释。

表2 新闻传播学硕士人才培养目标调研数据

表2的数据显示,受访者在国内新闻传播院校的6大育人目标中,最认同“适应智媒时代的业务实践”(M=4.75,SD=0.44)和“培养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M=4.71,SD=0.55)两条。在随后的访谈中,有不少从业者表示,硕士生是未来进入传媒业的主流群体,在实操层面能“与时俱进”非常重要,高校应培养对新兴媒体技术有娴熟的实践能力和敏感的学习能力的人才。而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与新闻价值观,被受访者认为是传媒人才的灵魂所在,技术实践能力只是从事传媒工作的工具,而服务社会、引导公众才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

之后是理论与方法层面的3个育人目标,包括“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视野”(M=4.58,SD=0.72)、“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基础”(M=4.58,SD=0.58)以及“用户研究与数据分析能力”(M=4.5,SD=0.72),三者得分与排序十分接近。换言之,本专业基础理论和跨学科的理论视野,以及数据研究方法素养,也被从业者高度认可。13位受访者不约而同地表示,相较于本科阶段以通识为主的育人理念,硕士阶段则应注重在理论和方法层面训练其研究素养,这种研究素质在今后的传媒工作中很需要,比如能提出有意义的真问题、对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的深层分析等,都源自于理论积累和方法训练。排序第6的“熟练掌握专业外语”的育人目标,则被受访者认为相对次要(M=4.29,SD=0.75)。如2位被访者所言,现在的硕士生英语水平普遍较高,他们自己也十分注重英语学习,而且机器翻译等智能技术的发展会使外语能力在今后的重要性趋于下降,所以在高校的传媒人才培养目标中毋须优先强调。

随后,本文还针对新闻传播专业与信息技术、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区别,对从业者进行了深度访谈。总的来说,24位被访者对此问题的看法比较一致,集中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工科和设计院系的人才培养更偏向“术”,而新闻传播专业则偏向“道”。19位被访者都提到,信息技术等工科院系定位于对信息传播技术层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设计专业则侧重信息形式和媒体形态的呈现方式,二者都更强调媒体的工具性,培养的人才都是为媒体传播方式和载体服务的;而新闻传播人才则主要在媒体内容和运营管理层面作出贡献。

二是工科和设计院系的人才培养更趋于“微观”,而新闻传播专业则偏向“中观”。前者多聚焦某具体媒介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其人才处于传播价值链上的某一节点;而新闻传播人才在价值链上属于产业型人才,立足对产业的整体认知,贯穿价值链的始末,需要具备产业的全局视野和贴近内容及前端的专业技能,属于中观层面的人才。

同时被访者也指出,工科专业的逻辑思维和技能训练对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育很有帮助,例如反馈抑制结构以及科技媒体等知识。但归根结底,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能把媒介技术实践、理论、方法等运用于实际传媒问题和传播情境的人才。

四、核心专业技能

在当前及未来,新闻传播学硕士应具备哪些核心专业技能?这是不少学者思考和研究过的议题。祝建华用英语、统计语言、编程语言等3种语言以及9项软硬技能来概括新闻传播学生在数据时代应具备的专业技能。③胡正荣指出,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是本专业学生最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④蔡雯、邵国松等学者全面地从口头及文字沟通能力、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快速应变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概括了传媒人才的核心技能。⑤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提炼出了新闻传播学人才应具备的核心技能,体现于表3中的10个维度上。接下来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分别测24位受访者对这10个维度的重要性程度(1=不重要,5=很重要)打分,再用深度访谈法获知被访者对这些核心技能的具体看法。表3第3、4列显示了10项技能的重要性得分均值和标准差情况: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被访者认为,本专业硕士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学习能力(M重要性=4.87,SD重要性=0.34)、口头文字表达能力(M重要性=4.71,SD重要性=0.46)、创新能力(M重要性=4.67,SD重要性=0.56)、新媒体业务实践能力(M重要性=4.5,SD重要性=0.66)等。对此,从业者表示,洞察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硕士人才的理论、方法等研究素养密切相关,“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尤其重要,不然根本无法洞察和提出有社会意义的真问题,也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智媒时代。这就要求传媒硕士必须具备扎实、宽广的理论功底和方法素养。”对于采写编评等口头文字沟通能力、拍摄播传等新媒体业务实践能力,被访者则谈到,“这都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必备基础功,其重要性不用多说”。由此可见,得分较高的这四项专业技能,与从业者在前面提到的适应智媒时代的业务实践、理论方法层面的研究素养等人才培养目标的看法较为吻合。

表3 新闻传播学硕士人才核心专业技能及业内实际表现调研数据

较意外的是,外语、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力在被访者反馈中得分较低。部分被访者提到,“与表中其他专业技能相比,工具性技能属于加分项”“高校的硕士人才培养应让他们懂得数据分析,有基本的数据方法素养,但未必需要十分精通,在工作中有专门学工科的数据分析师来做这些事,我们的职责是给他们提要求、提问题”。

为深入了解当下传媒硕士从业者在这些核心专业技能上的实际表现,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本文还让24位被访者针对上述10项核心技能,在李克特五级量表上回应“你所认识的传媒行业硕士从业者在这些技能上的实际表现如何,请勾选你的看法”一题。表3的第5、6列显示出当前新闻传播硕士的实际表现情况:在口头文字沟通、团队合作等技能上,实际表现的得分较高;而在被访者十分看重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新媒体业务实践技能等方面,当下业内硕士的表现并不理想,尤其创新能力(M业内实际表现=3.17,SD业内实际表现=0.76),得分排在倒数第二;表现最差的是数据分析能力(M业内实际表现=2.46,SD业内实际表现=0.72),尽管它并非受访者最看重,但这也反映出当前新闻传播硕士的数据方法教育十分薄弱,如2位被访者所言,“虽然不用很精通,但也不能对数据毫无敏感度、对统计一窍不通吧”。

结合被访者对于新闻传播学核心专业技能重要性程度的评价,以及当前硕士人才在业内实际表现的情况,不难发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新媒体业务动手能力以及数据方法技能,是当前及未来新闻传播院校培育人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五、教学内容设置

在明确了育人目标和核心技能后,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的新闻传播院校在当前及未来要教什么?教学内容应如何设置才能顺应时代需求?针对此问题,本文同样先用二手资料研究法,采集了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硕士课程体系,据此归纳出当前国内一流新闻传播院校的主要课程模块,体现在表4的7大模块上。其次,本文用排序法,让24位受访者针对这7大模块,依次排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3个模块,再汇总统计分析,表4的第3列呈现出7个课程模块的重要性排序得分。最后,再用深度访谈法,让被访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对高校的课程设置给出具体意见,以及特别建议开设什么课程。

在二手资料分析后,本文发现,当下国内新闻传播院校的硕士课程设置集中体现在7大模块上,包括3个史论模块(新闻传播史模块、新闻传播基础理论模块、交叉前沿理论模块)、1个研究方法模块、2个业务模块(新闻传播业务实践模块、媒介运营管理模块)和1个英语模块。基于此,本文让被访者根据自己所理解的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出最重要的前三个模块。排第一序位的,在汇总统计中可得3分,排第二的得2分,排第三的得1分,没被排到则得分为0。表4呈现了最终各课程模块的排序得分情况:

表4 新闻传播学硕士课程模块重要性排序得分

统计结果显示,与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专业技能的评价相近,被访者最看重的是新闻传播业务实践课程模块。如同一位资深媒体从业者所言,“业务实践是我们的专业门槛,是保证传媒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分界线,新闻传播教育应通过这一课程模块构建专业壁垒。”排在随后的交叉前沿理论模块和研究方法模块,则同样体现出从业者对理论视野和方法素养等研究类课程的重视。至于新闻传播史模块,被访者则表示,“虽然历史感很重要,但传媒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以及变化多端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更应该教给学生顺应时代的课程和前瞻性的知识,而不能把历史类课程放在首位。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过去的新闻史对现在的参考意义比较有限。”

对于特别建议开设的课程,被访者在深度访谈中给出了如下见解:

一是可在课内学习和毕业实习之间增设更为深入的模拟实战类课程——实训环节。让学生进入实训平台有利于增强实操能力,熟悉传媒行业的真实运作,比如模拟参与新闻从采访、撰写、排版到发布的全过程;模拟参与前沿新媒体公司的实际运营;模拟设计企业策划方案等,让学生在实训中得到历练,并最好能获得来自业界的效果反馈。

二是交叉理论模块可增设社会心理学类课程。被访者表示,“智媒时代的传播特点之一就是交互性、个性化增强,大量的传播热点都运用到心理学知识,所谓爆款内容一定对人心、人性有着深刻洞察。社会心理学类课程对今后从事媒体内容或市场运营工作都会很有帮助。”

三是加强数据处理方法类基础课程的比重,如统计学、基础编程、新闻制图、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等。与被访者在前面谈及的育人目标、核心技能上的看法一脉相承,他们认为,虽然本专业人才未必需要很精通数据分析,但在智媒时代,具备数据理念和基本的数据处理能力却是十分必要的。表3第5列数据已揭示,目前国内新闻传播硕士表现最差的专业技能就是数据分析和方法素养,这表明,今后高校的课程体系亟需加强基础的数据方法教育。

六、教学模式创新

在讨论完“该教什么”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该如何教”?从已有文献来看,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做过深入探讨。比如,祝建华从师资建设的角度,提出从业界“请进来”和从学院“派出去”两种路径模式;⑥顾理平、胡德才等学者则从教学平台建设和校企合作的视角,主张媒体和高校可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实现对口定点合作,共建新媒体实验室教学和实习实训平台等。⑦本文结合学者们的观点,主要从如何建设师资队伍、如何共建媒体实践平台、如何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这三个维度,用开放式访谈法对被访者在新闻传播院校教学模式上的具体建议进行了调研。

第一,在师资建设层面,大部分被访者都很赞成校企师资共建的模式,实际操作中可请进全职或兼职业界导师,或者派高校教师到业界挂职学习锻炼。在这方面,被访者还给出了几点具体意见:一是在共建师资的企业选择上可拓展视野,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大型媒体机构,智媒时代背景下,媒体行业的边界不断延伸,许多新型的媒体科技公司、自媒体平台、营销市调、制作公司等都属于媒体从业机构。二是应明确兼职业界导师的教学及人才培养任务,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不仅仅是挂名授课,也要对其培养学生的职责做更多的约定,真正帮助到学生。三是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学院应重视与校友及校友企业的对接与合作。

第二,在教学平台层面,被访者力推产学研结合的智能媒体教学平台建设。比如,有3位资深从业者谈到,可借助云计算技术,将高校的学生媒体实训平台与一线媒体机构的融媒体平台对接起来。一方面可打通高校教学中采、写、编、拍、摄、播、传等各环节相互分离的局面,另一方面,可让学生在求学期间就能身临其境般地真正参与到一线传媒工作中,配合课堂学习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快速提升专业技能,从而能提高大学教学的实际效率。在技术架构上,高校的学生媒体实训平台应包括前端的内容汇聚平台,中端的内容生产编辑系统及在线资料库,后端的内容发布平台如演播室直播、移动端发布、网络电视仿真发布等,打破媒体运营各环节之间的藩篱。此外,还有3位被访者建议打造前瞻性的虚拟仿真媒体教学平台,因为“沉浸式新闻、体验交互式媒体是今后传媒业的大势所趋”。

第三,在教学方式层面,许多被访者都建议高校以校企合作项目或学术课题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这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触和亲历学术和业界的前沿所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迁移应用;而且对高校和媒体机构双方而言,能实现学术理论研究和解决业界问题的双赢。被访者还针对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在当前存在的问题给予了两个提醒:一是高校需完善可操作化的合作制度设计,被访者谈到,“与高校合作最麻烦的就是流程不清晰且僵化繁琐,缺乏持续的良性发展机制,实质性合作有待推进。”二是身为媒体和企业在项目式教学中的职责和参与方式问题,被访者指出,“现有的教学合作常常是单次授课或讲座的形式,缺乏全程性、持续性的参与,导致我们也没办法对学生的创意进行深入指导,建议今后能以学年为单位进行合作教学。”可见,简化和完善合作机制设计,明确校企双方长期性的教学及研究职责,是今后新闻传播院校在项目式教学上的努力方向。

七、结论与建议

智能科技的进步正在推动未来的媒体朝着更加智能化、交互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⑧如同前文所讨论,智媒时代带给传媒业的影响不论在媒体内容的生产与分发,或是传播渠道和传播形态的多元与交互,又或是媒体产业格局的升级与转型上,都是空前深远的。为此,中国的新闻传播院校在培育人才(尤其是作为从业主力军的硕士人才)方面,应该做出怎样的回应和调整?在此问题上,本文跳出了既往研究中的学者视角,针对一线从业者的实际工作诉求展开深度访谈与调研,得出了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结论:

首先,从育人目标定位和人才核心竞争力来说,高校应着重培养硕士生适应智媒时代的业务实践能力、多学科理论视野,以及数据和研究方法素养。从业者普遍认为,与信息技术、经管、设计等其它相关专业相比,新闻传播人才贯穿传媒业价值链的始末,需兼具产业全局视野和贴近前端的专业传播技能,总体定位属于中观层面。因此高校培养人才一要注重面向智媒时代、锻炼他们对最新智媒技术的动手能力,这是传媒人才的安身立命之本;二要训练学生扎实、开阔的理论视野,创新意识,以及基础的数据和研究方法素养。与高校学者观点不同的是,从业者并不认为新闻传播学硕士要很精通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而更多建议从方法基础角度去理解数据、培养数据敏感度,能洞悉和发现数据背后的问题。

其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高校应侧重业务实践模块、交叉前沿理论模块和方法数据模块,适当降低新闻传播史模块的比重。在具体课程的开设上,如同从业者所建议,可增设模拟实战类的专业实训课程、社会心理学课程以及统计学、基础编程、可视化等数据方法类基础课程,这些都是目前在国内新闻传播院校的硕士培养方案中较为短缺的课程,而在未来的智媒时代,却又是十分有用、甚至必需的。

再次,在教学方式上,今后可考虑校企师资共建、智能媒体平台化教学、合作项目式教学等新模式。在高校现有业界师资不足的情况下,聘请优秀的兼职业界导师不失为上策,在这方面要用好校友资源、并明确兼职业界导师的教学及人才培养任务。智媒教学平台、包括虚拟仿真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应是当前新闻传播院校的硬件建设重点,这不仅能从技术架构层面,而且能从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层面打破媒体运作各环节之间的界限,真正实现智媒化、融媒化的专业训练,是未来教学平台的大势所趋。此外,将校企合作项目带入课堂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但如何简化和改进合作机制、明确校企双方长期性的教学及研究职责,是亟需努力完善的方向。

(本文系上海交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智媒教育中的学习与媒体效果”〔项目编号:16JXRZ04〕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李晓静、韩羽昕:《欧美新媒体传播硕士课程教学分析与反思》,《新闻记者》,2018年第5期。

② 陈昌凤、王宇琦:《互联网时代的融媒教育:美国经验及其启示》,《传媒》,2017年第21期。

③⑥ 祝建华:《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专业设置、学生技能、师资来源》,《新闻大学》,2013年第4期。

④ 胡正荣、冷爽:《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现状及难点》,《新闻战线》,2016年第11期。

⑤ 蔡雯、翁之颢:《融合转型的传媒业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才?——对近年传媒业人才需求状况的观察与分析》,《新闻记者》,2016年第12期。

⑦ 顾理平:《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支撑与融通》,《现代传播》,2016年第8期。

⑧ 胡正荣:《智能化: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现代传播》,2017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智媒被访者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智媒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智媒时代,新技术如何为新闻报道赋能——新华社AI合成主播在新媒体报道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智媒趋势下新闻编辑视觉素养培育的文化维度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智媒高速”在天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应用设计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一个保洁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