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秉学:待尽乡亲一片情

2018-08-28 05:43王开TextbyWangKai
今日辽宁 2018年2期
关键词:营子老百姓小米

◎文/王开 Text by Wang Kai

2018年3月初,料峭的春风中,一大批干部打起背包,收拾行囊,纷纷走出机关大院,奔赴到基层去,入驻村屯中。他们,就是辽宁省选派的首批到经济困难乡村任第一书记,帮助乡村发展经济的带头人。

心中燃着一团火

一爿火炕,连着一个小泥炉,炉子里燃着红彤彤的柴禾柈子,炉子上的水壶黑漆漆的,和堆在炕上的薄被一样,衬托出满屋子的空荡和寂寞——这是下派到辽西北阜蒙县哈达户稍镇工作的省直机关干部的生活场景。

季秉学在贫困户家走访

虽然条件简陋,下派干部并不以为苦。如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助理季秉学所言,其实早想到农村工作生活一段时间,真真正正地体验一下,换一换脑筋。再说,农村也有农村的好处,空气好,环境好,吃的都是绿色食品,累身不累心。

季秉学是首批选拔下派的省管干部之一,他挂职的地方,是阜新市阜蒙县哈达户稍镇雅头营子村。

从3月初驻村开始,季秉学几乎没有适应期,直接进入了角色。到达镇里的第一天,他就开始去雅头营子村里摸情况,走农家,探贫弱,一口气走了一百五十多户。通过坐炕头唠家常,季秉学还真摸出不少情况,轻重缓急有了底数,这心里边,也就暗暗盘算开了,自己应该先抓哪些事情。

季秉学说,“雅头营子村能人可不少呢,很多擅长养驴养牛的,也有很多头脑灵活的人做一些专业加工。我和他们谈的时候,他们也愿意带着贫困户一起发展养殖。比如一个叫包全球的养牛大户,他爷爷原来就是一个著名的蒙古族人大代表,曾经在1957年进京,受到毛主席接见。我和他聊天,他就问我,我现在愁规模小啊,你是省里来的干部,能不能帮我谋划谋划,怎么做得更大一些?”

“你看看,这不就是群众的需求吗?我们下来,就得帮他们这样的忙。”

“据我了解,雅头营子村的种植业情况也类似养殖业,这里的杂粮,像小米啦,大豆啦,绿豆啥的都有,品质都不错。可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品牌,也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形不成规模,就吃了亏,老百姓的东西卖不出好价钱。这不行,这方面的工作得做。”

与哈达户稍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接工作

季秉学一番话,让我想起阜新小米,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阜新所产的小米胜于其他地区,金色的米粒,煮熟后光滑柔软,不涩不散,口感极好。也一直惋惜这么好的小米没有实现自己的更大价值。因此,我衷心地希望,借着“季秉学”们这次下派帮扶,阜新小米能成为真正的黄金米。

心底无私肝胆照

没有一个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就等于失去我们党的桥头堡。如何尽快强化村一级党组织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做到精准扶贫,打赢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场硬仗,成为季秉学深入走访之后最为挂心的问题。

季秉学说,“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乡村干部在扶贫的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的认识等方面缺乏一些必要的思想和准备,包括一些技术、知识储备,都还是缺乏的。这个脉把准了,基层组织干什么的目标就明确了。说到底,无非就是要把群众组织起来,让支部强起来,让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寻找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口。我们雅头营子村有能人,主要缺规模。政策和资金真正能落地的,也是有限的,靠一家一户打拼闯荡市场难度太大。我们村的贫困户主要也还是因病因智造成的,这些人的精准扶贫,还得靠基层党组织来抓。我想驻村之后,立即着手推动基层组织向下延伸,实行支部委员抓党小组长,党小组长抓本组党员,党员负责对群众,特别是对困难群众实行传帮带,开展对接活动。事实上,这件事我已经在开始推,但是真正操作起来,与想法愿望还是有距离的,不过这也急不得,慢慢来吧。毕竟我在这里有三年时间,够我敞开胸怀干了。”

季秉学在参加村“两委”会议

季秉学组织村两委成员除雪

话说到此,我对季秉学如此清晰娴熟的农村工作思路表示惊讶,他诚恳地说,“这倒不是我多精明,而是我以前在广电局的时候分管过扶贫,算得上了解农村的事情吧。不过,分管不是直接上手,现在一竿子插到底啦,没别的,哈腰干呗。如果农村党组织难以施展拳脚,一个乡村组织不起来,产业品牌的推广、策划等等就是天方夜谭了。”

有人说,想做好农村工作,你得有几分匪气,还得带几分侠气,生的熟的圆的扁的都能接住才行。但季秉学认为一句话就能诠释,“忠诚肝胆照,无私天地宽”。

“咱们是省里的下派干部,担的就是这个职责,紧紧依靠党组织,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不信搞不好。你心清如水,老百姓也不是傻子,他知道你真心真意做事情,当然也配合你,接纳你。我访谈过的农户中,有的人本身不是党员,但是特别拥护咱们这次下派,有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过江老兵叫何国明,今年87岁了,老伴儿身体不好,子女多,家里的房子和邻居比也差一截儿,可我和他聊天时,他始终对党、对国家的关怀心怀感激,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也不拿功劳说事儿,这多让人感动!一个村子里,有这样的村民,是咱的福分啊。咱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做工作,让这样的老军人过上好日子?”

“所以在我看来,这次下来,既有乐趣又是很艰巨的政治任务,一定要完成好。不负群众的一片热忱。”

做一个“五不”村书记

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季秉学告诉我,刚来时他暂住镇里,马上就要驻村了,

房子已经租好,自己花的钱,搬过去以后,自己做吃的喝的。既来之,则安之。你要守住心,扎下根,老百姓才信服你,喜欢和你相处。

我佩服季秉学的乐观精神。季秉学说,下派干部到农村肯定会遇到一些麻烦,对男同志无所谓,女同志可能有一定难度。换个角度说,麻烦是用来克服的。

召开村党支部支委会,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在第一次召开的村两委会上,我就作出了明确的承诺:三年任职期间,我不占集体一分钱,不收乡亲一份礼,不喝百姓一滴酒,不蹭群众一顿饭,不谋个人分毫私。我的这个承诺,请村两委会和干部群众给予监督。”

我相信季秉学的自定原则不是务虚作秀,而是出于他对任职地区的人民的真情实感。这是他看到了老百姓的现状,想到了老百姓的困难,触摸到了老百姓的体温,自然生发出的自我约束。若在上升一点高度,那就是,下派干部们代表着省直机关的作风和形象,代表着八千万党员的形象,他下来不是唱高调的,而是力求通过几年的工作,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不忘初心,不负使命。愿季秉学和更多的“季秉学”们三年“赶考”,能够交出自己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营子老百姓小米
传递
内蒙古下田家营子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研究
内蒙古喀喇沁旗安家营子金矿蚀变及其分布研究
再谈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乡高锶天然矿泉水特征与开采量估算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张北—围场地层小区红旗营子岩群变质岩时代及接触关系探究
杜小米的夏天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福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