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消防兵的那点事

2018-08-29 03:41周建华
消防界(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消防队氯气部队

今年的“八一节”,也许是现役消防部队的最后一个作为现役军人的节日,今后,消防部队变成了消防队伍。值此国家应急管理部业已成立、公安武警消防部队转隶转编改制之际,回顾一下消防队的往事,也是蛮有味道的。在“八一建军节”这一特殊的日子里,我从警20年的消防部队的工作、生活,便又一次清晰的浮现在眼前,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一次入伍前的露天晚餐

1979年冬,由于我国西南边境战事爆发,当年11月份,在地方上征兵人数增加,当时老衢县包括龙游、柯城,衢江范围,好像第一批有千把来名地方青年应征入伍参了军,但要求保家卫国积极参军的人更多。我第一批没有遂愿,被刷了下来,但作为预备兵源予以保留。于是,到了12月份,公安现役部队增征兵员,我便被公安消防部队征用入伍。那时的消防兵也称之为消防民警,与陆军部队不同的是战士们着装为上绿下蓝的军装,军装上衣为四个兜袋的海陆空“三军”部队的“干部服装”,大家为此引以为豪。军装上衣虽说应为“四个兜袋”的标准服,但由于当年是扩征,可能是一时间“标准”的服装不够用,少量的便用“二只兜”的标准服暂时替代。我发到的是两个口袋尺码偏小的军装,而恰恰同期入伍的一位老乡,个子很小却发了一件肥大的“四个兜”的军装,于是“顺理成章”的便与我换了装,后来他五年服役期满正常退了伍,至今说来,有时还有一些“耿耿于怀”“愤愤不平”,说是我后来在部队由战士提升为排长提了干,与此件事有关,虽为笑话,但我也心存感激之情。

接到入伍通知书后,到当时的衢县城关镇人武部领取了服装,离集结的时间还有几天。于是便走亲访友进行入伍前的辞别,家里也摆上了欢送宴,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共享这喜悦的时刻,亲朋好友们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地要我在部队好好干。到了集合的日子,在亲朋好友的欢送下,我们来到了位于现市区蛟池街口教堂位置的衢县城关镇,入伍的老乡们穿着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拖着大棉鞋集合,先是点名,然后宣布有关纪律,继而集中开饭。当时的饭堂便放在城关镇的大院子里,院中间支起了一口锅,烧了两个菜,一个是红烧肉,一个是青菜。当时大家生活艰辛,吃肉那是过年过节的事,为此大家吃的非常开心,至今想来仍然满口流油满嘴留香。吃完晚饭后,便与亲人们一一告别,大家集中住在位于上街的军人接待站。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晨,50来号人心怀报效祖国的愿望,便乘坐汽车经过一天的奔波,前往目的地―温州市消防部队,进入了紧张的“新兵连”生活。

两段手握钢枪的日子

当初要去当兵,认为当兵就要“扛枪打炮”,保卫祖国。因为我们只知道来带兵的是公安部队,所以,当部队带兵的同志在入伍前来我们家进行家庭走访时,我们便问去当兵能不能扛上枪?带兵的首长便回答我们说:枪是有的,而且不止一种枪。到后来我们知道了,他所说的枪那是消防水枪!不过在我20年的部队生涯中也确实有过两个时期是手握钢枪的日子。

第一次是到了新兵连分班以后,便进入了基本军事训练和业务训练:队列、基本枪械使用、消防水带操、消防车出水供水等基本功训练。一到新兵连新兵们便上岗执勤,起初上岗执勤的阶段,执勤哨兵手握一支半自动步枪,枪里没有子弹。后来经过军事训练,掌握了用枪的技术和要求要领,每次执勤配发了三颗子弹(例入移交)外加一个闹钟。轮到执勤,前后哨兵要进行交验手续,先是验枪,证明枪已退膛,枪里没有子弹,然后交接子弹和步枪。每岗2个小时,24小时轮回。时值冬天,气温很低,遇到下雪的日子夜里更加难受,一些“调皮聪明”的战友老乡,故意把闹钟向前拨快点,叫醒接岗的战友起床接班,自己钻进暖暖的被窝,后被值班连长发现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经过了几个月紧张的新兵连生活,战友们便各自分配到了各个消防中队,开始了新的部队生活。

另一个手握钢枪的时期,是在进入浙江省消防教导大队集训期间。除了还是进行半自动步枪训练以及实弹演习以外,因为是战士转为干部提干前的培训,所以增加了手枪的训练科目。在此期间我认真刻苦地进行训练,最后都以双双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实弹射击考核。

在消防部队的二十年里,主要还是以把握“水枪”为主,也就是消防的业务老本行“防和消”。而我在温州泰顺和衢州衢县所从事的主要消防工作是防火监督宣传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中期,依托农村的粮食、供销系统及大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在各个乡镇组建了近百支农村义务消防队伍,配备了百支水枪和手台机动泵,在当时的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的情况下,解决了“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困境,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衢县的航埠、上方、杜泽等地的义务消防队,都是一些赫赫有名立下显赫战功的群众消防队伍,当地民房发生火灾,待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时,火都已被当地的义务消防队扑灭,他们为当地的消防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次在“鬼门关”前徘徊

消防部队除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辛苦负重重复枯燥的日常训练外,还随时面临着与死神打交道,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和挑战。部队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消防部队却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肩负着抢险救灾的重任,承受着“血与火”的考验,全国每年都有消防战士牺牲。我身边也不乏其人,我的一位家住衢州市钟楼底的姓严的战友兄弟,到部队后不久,在一次实战演练中壮烈牺牲了!后来,他的弟弟接替了大哥的班,也去当了一名消防兵。我自己也曾有过几次身临危险的境地。

1985年的夏天,温州市泰顺县城罗阳镇发生一起民居火灾,消防队接警后,我也随车前往火场,我主动担任一号水枪手,爬上与发生火灾的建筑毗邻的房屋屋顶,准备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地进行射水灭火。由于给我水枪供水的消防车现场临时发生供水故障,火势迅速蔓延开来,火已烧至我所站立的房屋位置,屋脊栓木开始失去支撑,我双脚开始坠落,幸亏双手及时撑住,在旁边战友的帮助下,终于没有坠入屋内火堆中,险些成为“烤鸭”。事后,与来队探亲的“准老婆”说起这一惊险的一幕,着实让她吓的不轻。

1987年端午节,衢县峡川镇举办一场演练人工手压泵(水龙)的古老灭火机械―“水龙会”,我到现场指导。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演习取得圆满成功,市县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单位还为此专题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骑着三轮摩托车返回途中,可能过于劳累加上路况复杂,在砂石公路上一处急弯头与迎面而来的大型拖拉机发生相撞,我驾驶的摩托车把手折不过弯来,车子直接冲向拖拉机拖斗的前轮胎,弹出又折回撞向后轮胎,所幸是车速不快加上撞击上轮胎加面上,摩托车没有钻进拖拉机车底,拖拉机也及时刹住了车。无奈“肉包铁”怎耐撞得过“铁牛”?!结果还是人受伤车受损。那时的摩托车还属稀罕之物,由于碰撞受损,还让车主单位的领导当地的派出所所长心痛了一阵子。

氯气,化学式为Cl2。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如PVP)、合成纤维、染料、农药、消毒剂、漂白剂溶剂以及各种氯化物。

1992年8月,衢州的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发生了一起氯气泄露事故。当时我正在衢北的乡下进行防火检查,听到对讲机里传出全市消防部队集合赶往巨化公司事故现场的命令,我也立刻拉响警笛快速赶往现场。现场落围很大,我是从现场指挥部的另一边进入事故现场的,在临近死一般宁静的事故现场,已看见现场上空淡黄色的雾气弥漫,由于不熟悉道路线路,只是朝着事故现场方向前行,一路只感觉到鼻喉难受,嗅闻到了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令人作呕的气味扑鼻而来,事后,喉咙发炎,难过咳嗽了好多天;半个月后,发现汽车外壳多处部位生锈严重。后来想想,难怪我所穿越的区域这么冷清,原来我是穿越了毒雾扩散区,好在不是正下风向,要是我再“正”点,误闯入重度弥漫区域,那我可能也就“挂”了。

到了现场集合地,各级领导、各县调集来的消防力量、有关企业的专职消防队、公安、气体防护等以及其他的各路人马都已经聚集。现场的各项抢险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紧张进行着,多支水枪向发生事故的车间进行喷射水雾,稀释氯气,降低剧毒气体对周边所产生的危害和影响,发起最后“总攻”的时间也已来临!我向现场指挥部报到请命后,被安排在维持秩序组工作。

此时,市直中队的一名姓裘的队长已主动请缨担任敢死队队长,队员也已组成,正准备进入事故发生点,将泄露氯气的阀门“关上”,阻止气体继续外泄。经过短暂的战场动员和战前交待,裘队长和其他战友们带着凝重的神情、穿戴好面具防护服、迈着坚定的步伐,毅然决然地向“死神”走去。“生死一瞬间”,到事故点上,凭借着平时训练扎实的功底,艺高、胆大、心细,很快处置好了漏气,返回指挥部。大家给敢死队员们送上了祝贺,同时大家也都重重地舒松了一口气。裘队长和其他敢死队员们在“战评”中都立了大功受到嘉奖,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当前,消防顺应体制改革,消防部队归属发生了变化,从公安武警转归应急管理部,人员身份也将“军转民”,但我相信,消防部队和消防队员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责任,担当”,始终不会变!

猜你喜欢
消防队氯气部队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淬炼铁血丹心 践行使命担当——天津港集团公司企业专职消防队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氯气的制备实验探究
老部队
厦门的“奶奶”消防队
微型消防队
低浓度氯气综合利用的探讨